可左右滑动选省市

密封圈自动修边方法及修边装置和生产线发明专利

更新时间:2025-06-01
密封圈自动修边方法及修边装置和生产线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类型:发明专利;
地区:福建-厦门;
源自:厦门高价值专利检索信息库;

专利名称:密封圈自动修边方法及修边装置和生产线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号:CN202211286891.2

专利申请(专利权)人:芯宝半导体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权利人地址: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区万家春路1019-12号

专利发明(设计)人:黄昭雄,雷贵先,兰邦银,张琼花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密封圈自动修边方法及修边装置和生产线,其中密封圈自动修边方法,首先进行上料准备: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分离且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贴近修边平台;然后进行上料:使密封圈套在第一转动轮或第二转动轮外,且密封圈自然平放在修边平台上,然后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复位并匹配夹持密封圈,切割组件的刀片贴着密封圈的飞边连接处;再然后进行修边:驱使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对向转动并带动密封圈转动,使刀片对密封圈的各处进行修边;最后进行下料: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再次分离,取出修边后的密封圈。上述修边方法采用自动修边装置和生产线进行修边,修边精度高且自动化水平高。

主权利要求:
1.密封圈自动修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修边平台、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驱动组件和切割组件,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对向设置,所述第一转动轮与第二转动轮轴线与水平面相垂直,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转向相反,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位于修边平台上表面,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下表面与修边平台上表面之间相贴合或者形成有间隙,所述切割组件位于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之间,所述切割组件位于以第一转动轮圆心和第二转动轮圆心为端点的直线的任一侧,所述切割组件用于对密封圈进行修边;
所述驱动组件位于修边平台内,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第一转动轮远离或靠近第二转动轮或者驱动第二转动轮远离或靠近第一转动轮或者驱动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互相靠近或者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自动修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刀片,所述刀片用于对密封圈进行修边,所述刀片竖直设置,所述刀片数量为一个,所述刀片的刀刃用于对密封圈进行修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自动修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刀片,所述刀片用于对密封圈进行修边,所述刀片数量为两个,所述刀片竖直设置,所述刀片的刀刃用于对密封圈进行修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圈自动修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组件还包括固定体、移动体、导向杆和移动螺杆,所述固定体、移动体、导向杆和移动螺杆位于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上方,其一所述刀片安装在固定体朝向移动体一面,另一所述刀片安装在移动体朝向固定体的一面,所述移动体形成有导向孔和移动螺纹孔,所述导向杆一端与固定体固定连接且穿过导向孔,所述移动螺杆一端与固定体转动连接且与移动螺纹孔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圈自动修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修边装置还包括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驱动所述切割组件上下移动。
6.一种密封圈自动修边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下料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
1‑5任一项的密封圈自动修边装置,所述上料装置位于自动修边装置的输入端一侧,所述下料装置位于自动修边装置的输出端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圈自动修边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理料组件和第一机械手,所述理料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平台和两个导向板,所述导向板长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输送平台的长度,两个所述导向板位于第一输送平台上表面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导向板之间距离可调,所述第一机械手用于夹持第一输送平台上的密封圈放入密封圈自动修边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圈自动修边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包括第二输送平台和第二机械手,所述第二机械手用于夹持修边后的密封圈放入第二输送平台。
9.一种密封圈自动修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上料准备: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分离且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贴近修边平台;
S2、上料:使密封圈套在第一转动轮或第二转动轮外,且密封圈自然平放在修边平台上,然后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复位并匹配夹持密封圈,切割组件的刀片贴着密封圈的飞边连接处;
S3、修边:驱使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对向转动并带动密封圈转动,使刀片对密封圈的各处进行修边;
S4、下料: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再次分离,取出修边后的密封圈。 说明书 : 密封圈自动修边方法及修边装置和生产线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修边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圈自动修边方法及修边装置和生产线。背景技术[0002] 在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缺胶,填充在模腔中的胶料会保持一定的过量,到了模压硫化阶段,胶料迅速充满模腔,其多余的胶料将溢出形成毛边,毛边必须经过修边才能得到完好的产品,以使产品外形整齐、美观。[0003] 目前修边方法包括以下三种:一、手工修边,即操作者手持刀具,沿着产品的外缘,将毛边逐步修去。此类方法费时耗工效率低,容易在产品本体上留下齿痕、缺口造成报废,质量难以保证,并且产品的一致性较差。二、冷冻修边,橡胶在低温下会变硬、变脆,并且因厚度不同而变脆程度不同,因此,在同样的低温条件下,抓住毛边已脆而本体未脆的时间差,对待修边的产品施加外力(弹丸)将毛边去除,而此时产品本体尚处于弹性状态而不受损伤。然而此方法存在着投资大,费用高的问题,并且有一定工艺窗口限制,包含当毛边厚度较厚时难以做到完全去除毛边;因前工序更换产品型号或毛边厚度变化,需调整冷冻温度及时间甚至大小弹丸比例,调整不当容易对产品造成损伤,造成凹坑和麻点。三、机械修边。为了提高效率和质量,出现了机械修边。所用的刀刃需与制品尺寸高度匹配。机械修边的加工精度超过手工修边,效率也有成倍提高,特别对一模多腔的产品而言,可以按照产品的排列与分布,设计出与之匹配的刀具。待产品出模后,可整版套上,一次完成冲切,但对于多产品型号则需准备各种不同刀具,并不适用于多尺寸的密封圈产品。[0004] 有鉴于此,遂有了本方案的产生。发明内容[0005]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圈自动修边方法及修边装置和生产线,它能够对密封圈进行快速修边,且修边精度高。[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密封圈自动修边装置,包括修边平台、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和切割组件,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对向设置,所述第一转动轮与第二转动轮轴线与水平面相垂直,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转向相反,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位于修边平台上表面,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下表面与修边平台上表面之间相贴合或者形成有间隙,所述切割组件位于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之间,所述切割组件位于以第一转动轮圆心和第二转动轮圆心为端点的直线的任一侧,所述切割组件用于对密封圈进行修边。[0007] 进一步,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刀片,所述刀片用于对密封圈进行修边,所述刀片竖直设置,所述刀片数量为一个,所述刀片的刀刃用于对密封圈进行修边。[0008] 进一步,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刀片,所述刀片用于对密封圈进行修边,所述刀片数量为两个,所述刀片竖直设置,所述刀片的刀刃用于对密封圈进行修边。[0009] 进一步,所述切割组件还包括固定体、移动体、导向杆和移动螺杆,所述固定体、移动体、导向杆和移动螺杆位于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上方,其一所述刀片安装在固定体朝向移动体一面,另一所述刀片安装在移动体朝向固定体的一面,所述移动体形成有导向孔和移动螺纹孔,所述导向杆一端与固定体固定连接且穿过导向孔,所述移动螺杆一端与固定体转动连接且与移动螺纹孔相适配。[0010] 进一步,所述自动修边装置还包括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驱动所述切割组件上下移动。[0011] 进一步,所述自动修边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位于修边平台内,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第一转动轮远离或靠近第二转动轮或者驱动第二转动轮远离或靠近第一转动轮或者驱动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互相靠近或者远离。[0012] 一种密封圈自动修边生产线,包括上料装置、下料装置以及密封圈自动修边装置,所述上料装置位于自动修边装置的输入端一侧,所述下料装置位于自动修边装置的输出端一侧。[0013] 进一步,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理料组件和第一机械手,所述理料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平台和两个导向板,所述导向板长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输送平台的长度,两个所述导向板位于第一输送平台上表面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导向板之间距离可调,所述第一机械手用于夹持第一输送平台上的密封圈放入密封圈自动修边装置。[0014] 进一步,所述下料装置包括第二输送平台和第二机械手,所述第二机械手用于夹持修边后的密封圈放入第二输送平台。[0015] 一种密封圈自动修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16] S1、上料准备: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分离且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贴近修边平台;[0017] S2、上料:使密封圈套在第一转动轮或第二转动轮外,且密封圈自然平放在修边平台上,然后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复位并匹配夹持密封圈,切割组件的刀片贴着密封圈的飞边连接处;[0018] S3、修边:驱使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对向转动并带动密封圈转动,使刀片对密封圈的各处进行修边;[0019] S4、下料: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再次分离,取出修边后的密封圈。[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21]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密封圈自动修边方法,采用该方法进行修边工艺步骤简单且修边精度高,密封圈自动修边装置通过将密封圈放入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之间,密封圈的内外圈任一一处被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夹持住,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对向转动带动密封圈转动,密封圈的一个表面或者两个表面会经过切割组件,切割组件会切削掉密封圈表面的毛边。本发明还提供密封圈自动修边生产线,通过上料装置进行进料,上料装置的第一机械手将密封圈送入自动修边装置进行修边,在修边完成的同时,下料装置的第二机械手会将完成的修边的密封圈拿出,且上料装置重新对自动修边装置进行上料,下料装置将完成修边的密封圈放入出料装置,采用本方案进行修边工艺简单且精度高。现有技术中密封圈去毛边的装置包括两个传动轮、多个张紧轮和切割组件,密封圈需要套设在两个传动轮和多个张紧轮的外周面,传动轮起到传动作用,张紧轮让密封圈时刻保持绷紧笔直的状态,传动轮驱动密封圈经过切割组件进行去除毛边,本方案相对于上述现有技术,在去除毛边时,安装密封圈时候步骤不需要那么的繁琐,只需要将密封圈套设在第一转动轮或者第二转动轮上即可,不需要对密封圈进行张紧,夹持由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对向夹持进行控制,转动由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对向转动进行驱动,本方案切边步骤简单且操作方便。而且现在技术中需要准确去除毛边时,需要人工将毛边区域与刀片位置齐平,本发明采用上料装置夹持密封圈并套设在平台上的第一转动轮或第二转动轮上,藉由重力让密封圈处于自然无外力状态落于平台上,因密封圈为弹性体,此时密封圈将恢复到成型后形貌尺寸,毛边也自然平行于修边平台上表面,无须进行人工调整。[0022] 2.设置驱动组件驱动第一转动轮远离或靠近第二转动轮或者驱动第二转动轮远离或靠近第一转动轮或者驱动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互相靠近或者远离,目的是为了方便放入密封圈,使得夹持动作更加容易实现。[0023] 3.本方案中第一转动轮和第一转动电机输出端之间可拆卸连接,第二转动轮和第二转动电机输出端之间可拆卸连接,所以本方案中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的尺寸可根据不同尺寸的密封圈进行更换,使其三者更加适配。[0024] 4.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周面形成有环形带动凹槽,环形带动凹槽的设置是为了限位密封圈的位置和更够使得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更好的带动密封圈转动,第二转动轮直径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转动轮直径,当第二转动轮直径大于第一转动轮直径时,第二转动轮直径大于第一转动轮直径在1‑5mm最佳。在实际工作加工不同尺寸密封圈时,通过更换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实现不同尺寸密封圈的适配,当第一转动轮直径10mm,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配合后,相交处两个环形凹槽竖直截面直径为1.78mm,能适用多数线径1.78mm密封圈;当第一转动轮直径15mm,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相交处两个环形凹槽竖直截面直径为2.62mm,能适用多数线径2.62mm密封圈;当第一转动轮直径30mm,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相交处两个环形凹槽竖直截面直径为3.53mm,能适用多数线径3.53mm密封圈;当第一转动轮直径60mm,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相交处两个环形凹槽竖直截面直径为5.33mm,能适用多数线径5.33mm密封圈;当第一转动轮直径100mm,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相交处两个环形凹槽竖直截面直径为6.99mm,能适用多数线径6.99mm密封圈,最优选的第一转动轮直径为10mm,能够向上适用各密封圈尺寸。附图说明[0025] 图1为本发明密封圈自动修边流水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0026]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自动修边装置刀片位于靠近第一转动轮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7]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自动修边装置刀片位于靠近第一转动轮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0028]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自动修边装置刀片位于靠近第二转动轮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9]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自动修边装置刀片位于靠近第二转动轮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0030]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自动修边装置刀片位于靠近第一转动轮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31]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自动修边装置刀片位于靠近第一转动轮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0032]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自动修边装置刀片位于靠近第二转动轮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33]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自动修边装置刀片位于靠近第二转动轮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0034]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自动修边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35]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自动修边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0036]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自动修边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37]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自动修边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0038]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2和3中承载框架立体和刀片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39] 图中标记:1、第一输送平台;11、导向板;2、第二输送平台;3、第一机械手;4、第二机械手;5、自动修边装置;51、第一转动轮;511、第一转动电机;52、第二转动轮;521、第二转动电机;53、刀片;54、驱动组件;541、第一移动座;542、第一螺杆;543、第一电机;544、第二移动座;545、第二螺杆;546、第二电机;55、环形带动凹槽;56、伸缩油缸;57、刀具安装座;58、承载框架;581、固定体;582、移动体;583、导向杆;584、移动螺杆;59、修边平台。具体实施方式[0040]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0041] 实施例1[0042]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密封圈自动修边生产线,包括自动修边装置5、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0043] 上料装置位于自动修边装置5的输入端一侧,上料装置包括理料组件和第一机械手,理料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平台1和两个导向板11,第一输送平台1的长度不超过70cm,导向板11长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输送平台1的长度,两个导向板11位于第一输送平台1上表面且间隔设置,两个导向板11之间距离可调,具体地,导向板11与第一输送平台1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密封圈的厚度,两个导向板11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手动螺纹调节的方式或者电机驱动的方式进行调节,两个导向板11之间的具体等于1‑1.5倍的密封圈最大直径,第一输送平台1输出端位置每次只经过一个密封圈。第一机械手3用于夹持第一输送平台上的密封圈放入密封圈自动修边装置,具体地,第一机械,3的移动轴至少具有两个。[0044] 下料装置包括第二输送平台2和第二机械手4,第二机械手4用于夹持修边后的密封圈放入第二输送平台2,具体地,第二机械手4的移动轴至少具有两个。[0045] 自动修边装置5包括修边平台59、第一转动轮51、第二转动轮52、伸缩组件、切割组件和驱动组件54。[0046] 修边平台59形成有容置腔室,修边平台59上表面形成有第一移动孔和第二移动孔,第一移动孔和第二移动孔对向设置,第一移动孔和第二移动孔与容置腔室相连通。[0047] 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间隔设置,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转向相反,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位于修边平台59上表面,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下表面与修边平台59上表面相齐平或者具有间隙,优选地,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之间具有间隙为最佳选择,防止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在转动时候与修边平台59上表面产生摩擦,间隙的范围为小于或等于0.5mm,初始设置下选择0.1mm、0.2mm、0.3mm、0.4mm或0.5mm。第一转动轮51下表面形成有第一凸环,第一凸环位于第一移动孔内,第二转动轮52下表面形成有第二凸环,第二凸环位于第二移动孔内,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周面形成有环形带动凹槽,当夹持密封圈时,密封圈会嵌在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的环形带动凹槽55内,带动密封圈转动的同时防止在转动过程中密封圈脱出。[0048] 第一转动轮51通过第一转动电机511控制转动,第一转动电机511的输出端与第一凸环通过螺钉进行连接,第一转动电机511位于容置腔室内,第二转动轮52通过第一转动电机511控制转动,第二转动电机521的输出端与第二凸环通过螺钉进行连接,第二转动电机521位于容置腔室内。[0049] 切割组件包括刀片53和刀具安装座57,刀片53用于对密封圈进行修边,具体地,刀片53竖直设置,刀片53数量为一个,刀片53的刀刃朝向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之间在切割时候与密封圈的周面相切或者刀片53的刀刃朝向密封圈,本实施例中选择刀片53的刀刃朝向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之间。刀具安装座57安装在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的上方,刀片53安装在刀具安装座57的下表面,刀片53朝下设置。[0050] 伸缩组件驱动切割组件上下移动,伸缩组件为伸缩油缸56,伸缩油缸56输出端连接在刀具安装座57的上表面,用于驱动刀具安装座57上下移动,调节刀片53的刀刃与密封圈的上下相对位置。[0051] 当刀片53位于第二转动轮52一侧时,驱动组件54驱动第一转动轮51远离或靠近第二转动轮52,驱动组件54包括第一移动座541、第一螺杆542和第一电机543,第一移动座541形成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杆542与第一螺纹孔相适配,第一电机543驱动第一螺杆542转动,第一螺杆542轴线朝向第二转动轮52,第一转动电机511固定设置在第一移动座541上表面,通过第一螺杆542转动驱动第一移动座541远离或靠近第二转动轮52,从而实现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的夹持。[0052] 当刀片53位于第一转动轮51一侧时,驱动组件54驱动第二转动轮52远离或靠近第一转动轮51,驱动组件54包括第二移动座544、第二螺杆545和第二电机546,第二移动座544形成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杆545与第二螺纹孔相适配,第二电机546驱动第二螺杆545转动,第二螺杆545轴线朝向第一转动轮51,第二转动电机521固定设置在第二移动座544上表面,通过第二螺杆545转动驱动第二移动座544远离或靠近第一转动轮51,从而实现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的夹持。[0053] 工作原理:通过伸缩组件调节刀片53底面与修边平台59上表面之间的距离至合适的位置,第一输送平台1将密封圈输送到第一机械手3一侧,密封圈位于第一输送平台1两个导向板11之间,当刀刃位于第二转动轮52一侧时,第一机械手3夹持住密封圈套,第一螺杆542驱动第一移动座541远离第二转动轮52,第一机械手3将密封圈套设在第一转动轮51上,第一螺杆542驱动第一移动座541靠近第二转动轮52,直至密封圈夹持在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的环形带动凹槽55之间,密封圈的外圈周面与刀刃相接触,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进行对向转动,从而带动密封圈转动,刀片53的刀刃会对密封圈外圈周面进行修边,修边完成后,第一机械手3夹持密封圈,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松开密封圈,刀片53升起,第一机械手3将密封圈套在第二转动轮52上,刀片53降下,刀片53位于密封圈内圈,第一转动轮51靠近第二转动轮52进行夹持,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进行对向转动,密封圈发生转动内圈周面的毛刺被刀片53刮落,完成后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停止转动,第二机械手4夹持住密封圈,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互相远离,第二机械手4将完成修边的密封圈放入第二运输平台,第一机械手3重复上述动作。由上同理可提,当刀刃位于第一转动轮51一侧时操作步骤也是如此。通过本方案的装置对密封圈进行修边,工艺简单,修边精度高。[0054] 实施例2[0055] 如图1、6、7、8、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设置伸缩组件,刀片53的刀刃朝向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之间,驱动组件54结构不同。[0056] 驱动组件54包括第一移动座541、第一螺杆542、第一电机543、第二移动座544、第二螺杆545和第二电机546,第一移动座541形成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杆542与第一螺纹孔相适配,第一电机543驱动第一螺杆542转动,第一螺杆542轴线朝向第二转动轮52,第一转动电机511固定设置在第一移动座541上表面,通过第一螺杆542转动驱动第一移动座541远离或靠近第二转动轮52,第二移动座544形成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杆545与第二螺纹孔相适配,第二电机546驱动第二螺杆545转动,第二螺杆545轴线朝向第一转动轮51,第二转动电机521固定设置在第二移动座544上表面,通过第一移动座541和第二移动座544的相互远离和靠近实现密封圈的松放。[0057] 工作原理:第一输送平台1将密封圈输送到第一机械手3一侧,密封圈位于第一输送平台1两个导向板11之间,当刀刃位于第二转动轮52一侧时,第一机械手3夹持住密封圈套,第一螺杆542驱动第一移动座541远离第二转动轮52,第一机械手3将密封圈套设在第一转动轮51上,第一螺杆542驱动第一移动座541靠近第二转动轮52,直至密封圈夹持在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的环形带动凹槽55之间,密封圈的外圈周面与刀刃相接触,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进行对向转动,从而带动密封圈转动,刀片53的刀刃会对密封圈外圈周面进行修边,修边完成后,第一转动51和第二转动52在第一螺杆542和第二螺杆545的驱动下朝向刀片53移动,使得密封圈发生形变挤过刀片53与修边平台59之间的间隙,此时刀片53位于密封圈内侧,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同向移动进行调节,使得刀片53贴合密封圈的内圈,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对向转动,使得密封圈内圈经过刀片53的刀刃实现内圈的切边,切边结束后,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同向移动,使得密封圈再次挤出刀片53与修边平台59之间的间隙,此时刀片53位于密封圈外侧,第二机械手4夹持住密封圈,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互相远离,第二机械手4将完成修边的密封圈放入第二运输平台,第一机械手3重复上述动作。通过本方案的装置对密封圈进行修边,工艺简单,修边精度高。[0058] 实施例3[0059] 如图1、10、11和1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密封圈自动修边装置5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自动修边装置5包括修边平台59、第一转动轮51、第二转动轮52、伸缩组件、切割组件和驱动组件54。[0060] 切割组件位于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的上方,切割组件包括承载框架58、两个刀片53、固定体581、移动体582、导向杆583和移动螺杆584,固定体581、移动体582、导向杆583和移动螺杆584位于承载框架58内,固定体581与承载框架58固定连接,其一刀片53安装在固定体581朝向移动体582一面,另一刀片53安装在移动体582朝向固定体581的一面,两个刀片53的刀刃朝向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之间在切割时候与密封圈的周面相切或者刀片53的刀刃朝向密封圈,本实施例中选择刀片53的刀刃朝向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之间。移动体582形成有导向孔和移动螺纹孔,导向杆583一端与固定体581固定连接且穿过导向孔,导向杆583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承载框架58上,移动螺杆584一端与固定体581螺纹连接,移动螺杆584另一端与承载框架58转动连接,通过移动螺杆584的转动,控制两个刀片53之间距离,使得两个刀片53能够适配各自线径的密封圈。[0061] 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油缸56,伸缩油缸56输出端与承载框架58上表面固定连接,伸缩油缸56不仅用于控制刀片53刀刃与密封圈上下的相对位置,还用于保证密封圈位于两个刀片53之间,保证内圈能够与靠近第一转动轮51的刀片53的刀刃相切,从而进行修边,且外圈能够与靠近第二转动轮52的刀片53的刀刃相切,从而进行修边。[0062] 驱动组件54包括第一移动座541、第一螺杆542、第一电机543、第二移动座544、第二螺杆545和第二电机546,第一移动座541形成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杆542与第一螺纹孔相适配,第一电机543驱动第一螺杆542转动,第一螺杆542轴线朝向第二转动轮52,第一转动电机511固定设置在第一移动座541上表面,通过第一螺杆542转动驱动第一移动座541远离或靠近第二转动轮52,第二移动座544形成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杆545与第二螺纹孔相适配,第二电机546驱动第二螺杆545转动,第二螺杆545轴线朝向第一转动轮51,第二转动电机521固定设置在第二移动座544上表面,通过第一移动座541和第二移动座544的相互远离和靠近实现密封圈的松放。[0063] 工作原理:第一输送平台1将密封圈输送到第一机械手3一侧,密封圈位于第一输送平台1两个导向板11之间,当刀刃位于第二转动轮52一侧时,第一机械手3夹持住密封圈套,第一螺杆542驱动第一移动座541远离第二转动轮52,第一机械手3将密封圈套设在第一转动轮51上,第一螺杆542驱动第一移动座541靠近第二转动轮52,第二螺杆545驱动第二移动座544靠近第一转动轮51,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互相靠近夹持住密封圈,水平面投影密封圈位于两个刀片53之间,伸缩油缸56驱动刀片53向下移动,移动螺杆584发生转动,两个刀片53间隙缩小,使得两个刀片53分别与密封圈的内外圈相接触,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进行位置修正,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进行对向转动,从而带动密封圈转动,刀片53的刀刃会对密封圈内外圈周面进行修边,完成后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停止转动,第二机械手4夹持住密封圈,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互相远离,第二机械手4将完成修边的密封圈放入第二运输平台,第一机械手3重复上述动作。[0064] 实施例4[0065] 如图1、12、13和1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密封圈自动修边装置5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自动修边装置5包括修边平台59、第一转动轮51、第二转动轮52、切割组件和驱动组件54。[0066] 切割组件位于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的上方,切割组件包括承载框架58、两个刀片53、固定体581、移动体582、导向杆583和移动螺杆584,固定体581、移动体582、导向杆583和移动螺杆584位于承载框架58内,固定体581与承载框架58固定连接,其一刀片53安装在固定体581朝向移动体582一面,另一刀片53安装在移动体582朝向固定体581的一面,两个刀片53的刀刃朝向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之间在切割时候与密封圈的周面相切,移动体582形成有导向孔和移动螺纹孔,导向杆583一端与固定体581固定连接且穿过导向孔,导向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承载框架58上,移动螺杆584一端与固定体581转动连接且与移动螺纹孔相适配,移动螺杆584另一端与承载框架58转动连接,通过移动螺杆584的转动,控制两个刀片53之间距离,使得两个刀片53能够适配各自线径的密封圈。[0067] 驱动组件54包括第一移动座541、第一螺杆542、第一电机543、第二移动座544、第二螺杆545和第二电机546,第一移动座541形成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杆542与第一螺纹孔相适配,第一电机543驱动第一螺杆542转动,第一螺杆542轴线朝向第二转动轮52,第一转动电机511固定设置在第一移动座541上表面,通过第一螺杆542转动驱动第一移动座541远离或靠近第二转动轮52,第二移动座544形成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杆545与第二螺纹孔相适配,第二电机546驱动第二螺杆545转动,第二螺杆545轴线朝向第一转动轮51,第二转动电机521固定设置在第二移动座544上表面,通过第一移动座541和第二移动座544的相互远离和靠近实现密封圈的松放。当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夹持住密封圈后,但是密封圈未位于两个刀片53之间,第一移动座541和第二移动座544会朝着刀片53的位置进行移动,直至密封圈形变进入到两个刀片53之间。[0068] 工作原理:第一输送平台1将密封圈输送到第一机械手3一侧,密封圈位于第一输送平台1两个导向板11之间,当刀刃位于第二转动轮52一侧时,第一机械手3夹持住密封圈套,第一螺杆542驱动第一移动座541远离第二转动轮52,第一机械手3将密封圈套设在第一转动轮51上,第一螺杆542驱动第一移动座541靠近第二转动轮52,第二螺杆545驱动第二移动座544靠近第一转动轮51,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互相靠近夹持住密封圈,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朝刀片53位置进行移动,通过密封圈形变的特性,密封圈通过形变进两个刀片53之间,移动螺杆584发生转动,两个刀片53间隙缩小,使得两个刀片53分别与密封圈的内外圈相接触,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进行位置修正,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进行对向转动,从而带动密封圈转动,刀片53的刀刃会对密封圈内外圈周面进行修边,完成后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停止转动,第二机械手4夹持住密封圈,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互相远离,第二机械手4将完成修边的密封圈放入第二运输平台,第一机械手3重复上述动作。[0069] 一种密封圈自动修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70] S1、上料准备: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分离且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贴近修边平台;[0071] S2、上料:使密封圈套在第一转动轮或第二转动轮外,且密封圈自然平放在修边平台上,然后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复位并匹配夹持密封圈,切割组件的刀片贴着密封圈的飞边连接处;[0072] S3、修边:驱使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对向转动并带动密封圈转动,使刀片对密封圈的各处进行修边;[0073] S4、下料: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再次分离,取出修边后的密封圈。[0074] 步骤(S1)至(S4)采用了实施例1中的密封圈自动修边生产线进行修边,具体工作步骤如下:通过伸缩组件调节刀片53底面与修边平台59上表面之间的距离至合适的位置,第一输送平台1将密封圈输送到第一机械手3一侧,密封圈位于第一输送平台1两个导向板11之间,当刀刃位于第二转动轮52一侧时,第一机械手3夹持住密封圈套,第一螺杆542驱动第一移动座541远离第二转动轮52,第一机械手3将密封圈套设在第一转动轮51上,第一螺杆542驱动第一移动座541靠近第二转动轮52,直至密封圈夹持在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的环形带动凹槽55之间,密封圈的外圈周面与刀刃相接触,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进行对向转动,从而带动密封圈转动,刀片53的刀刃会对密封圈外圈周面进行修边,修边完成后,第一机械手3夹持密封圈,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松开密封圈,刀片53升起,第一机械手3将密封圈套在第二转动轮52上,刀片53降下,刀片53位于密封圈内圈,第一转动轮51靠近第二转动轮52进行夹持,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进行对向转动,密封圈发生转动内圈周面的毛刺被刀片53刮落,完成后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停止转动,第二机械手4夹持住密封圈,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互相远离,第二机械手4将完成修边的密封圈放入第二运输平台,第一机械手3重复上述动作。由上同理可提,当刀刃位于第一转动轮51一侧时操作步骤也是如此。通过本方案的装置对密封圈进行修边,工艺简单,修边精度高。[0075] 步骤(S1)至(S4)采用了实施例2中的密封圈自动修边生产线进行修边,具体工作步骤如下:第一输送平台1将密封圈输送到第一机械手3一侧,密封圈位于第一输送平台1两个导向板11之间,当刀刃位于第二转动轮52一侧时,第一机械手3夹持住密封圈套,第一螺杆542驱动第一移动座541远离第二转动轮52,第一机械手3将密封圈套设在第一转动轮51上,第一螺杆542驱动第一移动座541靠近第二转动轮52,直至密封圈夹持在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的环形带动凹槽55之间,密封圈的外圈周面与刀刃相接触,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进行对向转动,从而带动密封圈转动,刀片53的刀刃会对密封圈外圈周面进行修边,修边完成后,第一转动51和第二转动52在第一螺杆542和第二螺杆545的驱动下朝向刀片53移动,使得密封圈发生形变挤过刀片53与修边平台59之间的间隙,此时刀片53位于密封圈内侧,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同向移动进行调节,使得刀片53贴合密封圈的内圈,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对向转动,使得密封圈内圈经过刀片53的刀刃实现内圈的切边,切边结束后,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同向移动,使得密封圈再次挤出刀片53与修边平台59之间的间隙,此时刀片53位于密封圈外侧,第二机械手4夹持住密封圈,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互相远离,第二机械手4将完成修边的密封圈放入第二运输平台,第一机械手3重复上述动作。通过本方案的装置对密封圈进行修边,工艺简单,修边精度高。[0076] 步骤(S1)至(S4)采用了实施例3中的密封圈自动修边生产线进行修边,具体工作步骤如下:第一输送平台1将密封圈输送到第一机械手3一侧,密封圈位于第一输送平台1两个导向板11之间,当刀刃位于第二转动轮52一侧时,第一机械手3夹持住密封圈套,第一螺杆542驱动第一移动座541远离第二转动轮52,第一机械手3将密封圈套设在第一转动轮51上,第一螺杆542驱动第一移动座541靠近第二转动轮52,第二螺杆545驱动第二移动座544靠近第一转动轮51,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互相靠近夹持住密封圈,水平面投影密封圈位于两个刀片53之间,伸缩油缸56驱动刀片53向下移动,移动螺杆584发生转动,两个刀片53间隙缩小,使得两个刀片53分别与密封圈的内外圈相接触,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进行位置修正,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进行对向转动,从而带动密封圈转动,刀片53的刀刃会对密封圈内外圈周面进行修边,完成后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停止转动,第二机械手4夹持住密封圈,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互相远离,第二机械手4将完成修边的密封圈放入第二运输平台,第一机械手3重复上述动作。[0077] 步骤(S1)至(S4)采用了实施例4中的密封圈自动修边生产线进行修边,具体工作步骤如下:第一输送平台1将密封圈输送到第一机械手3一侧,密封圈位于第一输送平台1两个导向板11之间,当刀刃位于第二转动轮52一侧时,第一机械手3夹持住密封圈套,第一螺杆542驱动第一移动座541远离第二转动轮52,第一机械手3将密封圈套设在第一转动轮51上,第一螺杆542驱动第一移动座541靠近第二转动轮52,第二螺杆545驱动第二移动座544靠近第一转动轮51,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互相靠近夹持住密封圈,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朝刀片53位置进行移动,通过密封圈形变的特性,密封圈通过形变进两个刀片53之间,移动螺杆584发生转动,两个刀片53间隙缩小,使得两个刀片53分别与密封圈的内外圈相接触,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进行位置修正,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进行对向转动,从而带动密封圈转动,刀片53的刀刃会对密封圈内外圈周面进行修边,完成后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停止转动,第二机械手4夹持住密封圈,第一转动轮51和第二转动轮52互相远离,第二机械手4将完成修边的密封圈放入第二运输平台,第一机械手3重复上述动作。[007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专利地区:福建

专利申请日期:2022-10-20

专利公开日期:2024-06-18

专利公告号:CN115609644B


以上信息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方更正!
该专利所有权非本平台所有,我方无法提供专利权所有者联系方式,请勿联系我方。
电话咨询
到底部
搜本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