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边缘采集历史模块基于缓冲事件的断点续传方法及系统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申请号:CN202210848328.3
专利申请(专利权)人:国能信控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权利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技城英才北二街9号国电新能源院301号楼6层618、619号房间
专利发明(设计)人:王小光,吉云,吴菲,吴长东
专利摘要:边缘采集历史模块基于缓冲事件的断点续传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利用事件循环监听、回调为基本机制的缓冲事件技术实现了边缘采集系统间采集服务与历史服务间在实时服务模块异常退出后,保证采集数据不丢失,从而继续将数据发送给正常模块的技术;解决了以往断点缓存技术中无法将实时数据进行路径选择,进而送出到尚且健康的服务中去,并由该健康服务继续对数据进行处理及其入库操作,从而保证了系统在关键组件下线状态仍旧可以进行数据稳定传输与处理;该过程大大减少了历史服务与实时服务的通信开销及延时,可以满足大批量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处理,该实现是显著增强采集系统的可获得性及传输性能的实现方法。
主权利要求:
1.边缘采集历史模块基于缓冲事件的断点续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历史服务的测点数据;
步骤2,实时采集的测点数据经由采集模块发送至实时服务模块,历史服务模块全量订阅实时服务模块的全部测点数据,实时服务模块的全部测点数据通过实时数据通道发送到历史服务模块,并将测点数据存入数据库;
步骤3,测点数据在数据链路上传送过程中,当步骤2的实时服务模块下线中断当前数据链路后,采集模块中断实时服务模块的测点数据传输,启动断点续传通道向历史服务模块发送实时测点数据,同时对不能及时发出的实时测点数据存入缓存池模块;
其中,首先将实时测点数据尝试直接发送到历史服务模块的内部缓存模块,若发送成功,将实时测点数据直接发送到历史服务模块;
若实时测点数据发送失败,将实时测点数据暂存到缓存池模块;
当缓存池模块连通历史服务模块后,进入步骤4;
步骤4,当缓存池模块中的测点数据大于上限阈值时,测点数据被发送至历史服务模块,并存入数据库,其中上限阈值为缓存池模块的最大读取测点数据设定值;
步骤5,实时数据通道重新上线后,历史服务模块将同时保持断点续传通道与实时数据通道,等待断点续传通道无历史测点数据接收至历史服务模块后,转向完全接收实时服务模块发送过来的实时采集的测点数据,将实时采集的测点数据存入数据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采集历史模块基于缓冲事件的断点续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历史服务模块对断点续传数据通道进行初始化,同时初始化数据接收端缓存事件设置及缓存阈值,建立监听机制为事件回调机制,设置回调函数调用时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缘采集历史模块基于缓冲事件的断点续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历史服务模块还包括内部缓存模块,用来存储断点续传通道传输的测点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缘采集历史模块基于缓冲事件的断点续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步骤3中,实时服务模块故障中断后,采集模块将建立断点续传通道将实时测点数据传送至历史服务模块,此时采集模块调用数据发送接口对回调函数返回值进行判断,当返回值出现异常时,尝试对断点续传通道进行不大于5次的重连尝试,其中,历史服务模块网络中断,返回值为异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边缘采集历史模块基于缓冲事件的断点续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当断点续传通道5次重连失败后,启动缓存事件初始化程序,同时启动缓存池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缘采集历史模块基于缓冲事件的断点续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对存入缓存池模块中的测点数据设置标志、序列化。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缘采集历史模块基于缓冲事件的断点续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历史服务模块接收到缓冲池模块中的测点数据后,将接收数据进行拆包解析,重现出采集模块发送的测点数据信息。
8.利用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边缘采集历史模块基于缓冲事件的断点续传方法而实现的边缘采集历史模块基于缓冲事件的断点续传系统,所述断点续传系统包括:采集模块,历史服务模块,实时服务模块,实时数据通道,缓存池模块,数据库,断点续传通道,其特征在于,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测点数据;采集模块发送测点数据至实时服务模块;
实时服务模块,用于通过实时数据通道把测点数据发送至历史服务模块,并通过实时数据通道将测点数据存入数据库;
当实时服务模块下线,采集模块中断实时服务模块的测点数据传输,采集模块通过断点续传通道将实时测点数据传送至历史服务模块,此时采集模块调用数据发送接口对回调函数返回值进行判断,若历史服务模块网络中断,返回值为异常,对断点续传通道进行不大于5次的重连尝试,当断点续传通道5次重连失败后,启动缓存事件初始化程序,同时启动缓存池模块;将不能及时发出的测点数据存入缓存池模块;当缓存池模块中的测点数据大于上限阈值时,测点数据被发送至历史服务模块,并存入数据库;
实时数据通道重新上线后,历史服务模块将同时保持断点续传通道与实时数据通道,等待断点续传通道无历史测点数据接收至历史服务模块后,转向完全接收实时服务模块发送过来的实时采集的测点数据,将实时采集的测点数据存入数据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边缘采集历史模块基于缓冲事件的断点续传系统,其特征在于,测点数据包括:采集点表,测点属性,测点特征信息。 说明书 : 边缘采集历史模块基于缓冲事件的断点续传方法及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数据采集技术领域,涉及边缘采集历史模块基于缓冲事件的断点续传方法及系统。背景技术[0002] 随着科技发展,“数字化”越来越被广泛提及,从生产到经营管理都与数据息息相关。数据作为各个行业业务发展的核心资产,已成为企业进行科学决策、市场预判、调度协同、智能生产、价值创造的源动力,随之而来的首先就是边缘侧海量数据的有效整合和管控手段问题。近年来随着业务应用场景的增加、准确、高效的数据成为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掣肘,对边缘侧的数据采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多种数据库和数据采集协议被同时应用时,对数据采集发生异常及时进行断点续传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数据采集断点续传问题的研究集中以边缘采集某个具体的特定模块中断的应用场景为目标进行的。[0003] 针对多种处理断点续传问题方法的研究也有很多,但大部分数据采集异常研究都聚焦单一场景,在断点续传能力上存在一定的不足。[0004] 现有技术文件1(CN114500559A)公开了“断点续传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实时检测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的有线通信通道的通信状态;若检测到有线通信通道的通信状态为断开,则记录断点位置;根据断点位置确定断点后的数据,并将断点后的数据由第一节点通过无线通信通道发送给第二节点。现有技术文件1的不足之处在无线通道数据带宽及延时不满足本发明场景。本发明为有线通道的服务间无缝切换。[0005] 现有技术2(CN104754012B)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数据传输系统”,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向服务器发送上传请求,上传请求中包括上传文件总长度,以使服务器判断文件是否上传完毕;确定第一次批量上传的第一数据包数量和第一数据包大小;对上传文件进行拆包,并按照第一数据包大小,将第一数据包数量的数据包上传至服务器;确认当前网络连接正常后,确定第二次批量上传的第二数据包数量和第二数据包大小,按照第二数据包大小,将第二数据包数量的数据包上传至所述服务器,直至将上传文件总长度对应的文件上传完毕。本方案实现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批量数据传输,并具有断点续传功能。现有技术2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服务端密切配合发送端,并记录相应信息保证数据完整性。本发明无需服务端记录发送端信息,发送端自行保证数据完整性,降低了实现难度,提升效率。发明内容[0006]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缘采集历史模块基于缓冲事件的断点续传方法及系统,解决了以往断点缓存技术中先缓存再发送的常用模式,通过切换实时路径,进而送出到尚且健康的服务中去,并由该健康服务继续对数据进行处理及其入库操作,从而保证了系统在关键组件下线状态仍旧可以进行数据稳定传输与处理,保证了历史数据恢复与实时数据同步传输彼此独立,在除所有关键模块下线的情形下,实现了敏感实时数据始终不下线的特性。[0007]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0008] 边缘采集历史模块基于缓冲事件的断点续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09] 步骤1,采集历史服务的测点数据;[0010] 步骤2,实时采集的测点数据经由采集模块发送至实时服务模块,历史服务模块全量订阅实时服务模块的全部测点数据,实时服务模块的全部测点数据通过实时远程过程调用框架通道发送到历史服务模块,并将测点数据存入数据库;[0011] 步骤3,测点数据在数据链路上传送过程中,当步骤2的实时服务模块下线中断当前数据链路后,采集模块中断实时服务模块的测点数据传输,启动断点续传通道向历史服务模块发送实时测点数据,同时对不能及时发出的实时测点数据存入缓存池模块;[0012] 步骤4,当缓存池模块中的测点数据大于上限阈值时,测点数据被发送至历史服务模块,并存入数据库,其中上限阈值为缓存池模块的最大读取测点数据设定值;[0013] 步骤5,实时远程过程调用框架通道重新上线后,历史服务模块将同时保持断点续传通道与实时远程过程调用框架通道,等待断点续传通道无历史测点数据接收至历史服务模块后,转向完全接收实时服务模块发送过来的实时采集的测点数据,将实时采集的测点数据存入数据库。[0014] 优选地,步骤3中,历史服务模块对断点续传数据通道进行初始化,同时初始化数据接收端缓存事件设置及缓存阈值,建立监听机制为事件回调机制,设置回调函数调用时机。[0015] 优选地,步骤3中,历史服务模块还包括内部缓存模块,用来存储断点续传通道传输的测点数据。[0016] 当步骤3中,实时服务模块故障中断后,采集模块将建立断点续传通道将实时测点数据传送至历史服务模块,此时采集模块调用数据发送接口对回调函数返回值进行判断,当返回值出现异常时,尝试对断点续传通道进行不大于5次的重连尝试,其中,历史服务模块网络中断,返回值为异常。[0017] 步骤3中,当断点续传通道5次重连失败后,启动缓存事件初始化程序,同时启动缓存池模块。[0018] 步骤3中,首先将实时测点数据尝试直接发送到历史服务模块的内部缓存模块,若发送成功,将实时测点数据直接发送到历史服务模块;[0019] 若实时测点数据发送失败,将实时测点数据暂存到缓存池模块;[0020] 当缓存池模块连通历史服务模块后,进入步骤4。[0021] 步骤3中,对存入缓存池模块中的测点数据设置标志、序列化。[0022] 优选地,步骤4中,历史服务模块接收到缓冲池模块中的测点数据后,将接收数据进行拆包解析,重现出采集模块发送的测点数据信息。[0023] 边缘采集历史模块基于缓冲事件的断点续传系统,包括:采集模块,历史服务模块,实时服务模块,实时数据通道,缓存池模块,数据库,断点续传通道,其中,[0024]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测点数据;采集模块发送测点数据至实时服务模块;[0025] 实时服务模块,用于通过实时数据通道把测点数据发送至历史服务模块,并通过实时数据通道将测点数据存入数据库;[0026] 当实时服务模块下线,采集模块中断实时服务模块的测点数据传输,采集模块通过断点续传通道将实时测点数据传送至历史服务模块,此时采集模块调用数据发送接口对回调函数返回值进行判断,若历史服务模块网络中断,返回值为异常,对断点续传通道进行不大于5次的重连尝试,当断点续传通道5次重连失败后,启动缓存事件初始化程序,同时启动缓存池模块;将不能及时发出的测点数据存入缓存池模块;当缓存池模块中的测点数据大于上限阈值时,测点数据被发送至历史服务模块,并存入数据库;[0027] 实时数据通道重新上线后,历史服务模块将同时保持断点续传通道与实时数据通道,等待断点续传通道无历史测点数据接收至历史服务模块后,转向完全接收实时服务模块发送过来的实时采集的测点数据,将实时采集的测点数据存入数据库。[0028] 优选地,测点数据包括:采集点表,测点属性,测点特征信息。[002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0030] 本发明可根据边缘采集历史模块基于缓冲事件的断点续传方法在边缘采集系统采集数据入库过程中,在数据链路多种可能的故障中进行数据多线程并发续传与恢复,并发实时历史链路彼此独立,互不影响。[0031] 本发明为数据断点续传方法提供了新思路,针对不同的异常场景,能够有效处理数据不丢失的问题,比传统断点续传机制具有更好的效果。[0032] 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当部署拓扑图增加不同服务模块如报警,计算时,仅需将该缓冲事件机制封装API在不同服务模块进行简单注册后即可启用。[0033] 本发明大大减少了不同服务间使用传统缓存文件的通信开销及延时,可以满足大批量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处理,从而显著增强采集系统的可获得性及传输性能。附图说明[0034] 图1是本发明边缘采集历史模块基于缓冲事件的断点续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0035] 图2是缓冲数据续传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3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0037] 实施例1。[0038] 边缘采集历史模块基于缓冲事件的断点续传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0039] 步骤1,采集历史服务的测点数据;[0040] 步骤2,实时采集的测点数据经由采集模块发送至实时服务模块,历史服务模块全量订阅实时服务模块的全部测点数据,实时服务模块的全部测点数据通过实时数据通道发送到历史服务模块,并将测点数据存入数据库;[0041] 步骤3,测点数据在数据链路上传送过程中,当步骤2的实时服务模块下线中断当前数据链路后,采集模块中断实时服务模块的测点数据传输,启动断点续传通道向历史服务模块发送实时测点数据,同时对不能及时发出的实时测点数据存入缓存池模块;[0042] 历史服务模块对断点续传数据通道进行初始化,同时初始化数据接收端缓存事件设置及缓存阈值,建立监听机制为事件回调机制,设置回调函数调用时机。[0043] 历史服务模块还包括内部缓存模块,用来存储断点续传通道传输的测点数据。[0044] 实时服务模块故障中断后,采集模块将建立断点续传通道将实时测点数据传送至历史服务模块,此时采集模块调用数据发送接口对回调函数返回值进行判断,当返回值出现异常时,尝试对断点续传通道进行不大于5次的重连尝试,其中,历史服务模块网络中断,返回值为异常。[0045] 当断点续传通道5次重连失败后,启动缓存事件初始化程序,同时启动缓存池模块。[0046] 首先将实时测点数据尝试直接发送到历史服务模块的内部缓存模块,若发送成功,将实时测点数据直接发送到历史服务模块;[0047] 若实时测点数据发送失败,将实时测点数据暂存到缓存池模块;[0048] 当缓存池模块连通历史服务模块后,进入步骤4。[0049] 对存入缓存池模块中的测点数据设置标志、序列化。[0050] 步骤4,当缓存池模块中的测点数据大于上限阈值时,测点数据被发送至历史服务模块,并存入数据库,其中上限阈值为缓存池模块的最大读取测点数据设定值;[0051] 历史服务模块接收到缓冲池模块中的测点数据后,将接收数据进行拆包解析,重现出采集模块发送的测点数据信息。[0052] 步骤5,实时数据通道重新上线后,历史服务模块将同时保持断点续传通道与实时数据通道,等待断点续传通道无历史测点数据接收至历史服务模块后,转向完全接收实时服务模块发送过来的实时采集的测点数据,将实时采集的测点数据存入数据库。[0053] 实施例2。[0054] 边缘采集历史模块基于缓冲事件的断点续传系统。包括:采集模块,历史服务模块,实时服务模块,实时数据通道,缓存池模块,数据库,断点续传通道,[0055]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测点数据;采集模块发送测点数据至实时服务模块;[0056] 实时服务模块,用于通过实时数据通道把测点数据发送至历史服务模块,并通过实时数据通道将测点数据存入数据库;[0057] 当实时服务模块下线,采集模块中断实时服务模块的测点数据传输,采集模块通过断点续传通道将实时测点数据传送至历史服务模块,此时采集模块调用数据发送接口对回调函数返回值进行判断,若历史服务模块网络中断,返回值为异常,对断点续传通道进行不大于5次的重连尝试,当断点续传通道5次重连失败后,启动缓存事件初始化程序,同时启动缓存池模块;将不能及时发出的测点数据存入缓存池模块;当缓存池模块中的测点数据大于上限阈值时,测点数据被发送至历史服务模块,并存入数据库;[0058] 实时数据通道重新上线后,历史服务模块将同时保持断点续传通道与实时数据通道,等待断点续传通道无历史测点数据接收至历史服务模块后,转向完全接收实时服务模块发送过来的实时采集的测点数据,将实时采集的测点数据存入数据库。[0059] 测点数据包括:采集点表,测点属性,测点特征信息。[0060] 实施例3,采用ModbusTcpServer作为采集源类型中的数据源,缓冲事件采用bufferevent库,序列化采用protobuf库,采用VeStore数据库作为存储数据库。[006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边缘采集历史模块基于缓冲事件的断点续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0062] 步骤1:采集系统初始化过程,采用分布式方式,包括历史服务的各个采集模块加载由配置服务维护的采集ModbusTcpServer点表、VeStore测点属性、测点特征信息后,采集系统历史服务初始化并得以进入准备就绪状态;[0063] 步骤2:根据步骤1的系统就绪状态进入采集系统运行时,数据经由采集服务发送至实时服务,历史服务全量订阅实时服务的全部测点数据,经由数据实时发送到历史服务,并入VeStore数据库;[0064] 步骤3:ModbusTcpServer数据在数据链路上传送过程中,当步骤2的实时服务下线中断当前数据链路后,采集服务中断实时服务数据传输,转向对历史服务发送实时数据即断点续传,同时对不能及时发出的实时数据进行缓存;[0065] 当步骤3中实时服务模块故障中断后,采集模块将建立新通道将实时数据传送至历史服务,此时采集服务调用数据发送接口对返回值进行判断,如果返回值出现异常时,尝试对该通道进行最多5次的重连尝试;[0066] 当多次重连失败后,当重连次数n>5时,启动缓存事件初始化程序,同时启动本地缓存服务;[0067] 首先将数据尝试直接发送到缓存事件的内部缓存,若缓存事件发送成功,说明可以将实时数据直接发送到历史服务的VeStore驱动程序;[0068] 若缓存事件发送失败,说明缓存事件没有与历史服务成功建立连接,进而调用本地缓存异步队列,将数据缓存到本地磁盘;[0069] 当缓存事件联通历史服务后,事件中缓存数据自动发送到历史服务,同时缓存到本地的异步队列数据出队,启动恢复线程将异步队列中的历史数据发送至历史服务,这时历史服务并行接收历史数据及实时数据,并将数据入库。[0070] 在图2中,本续传方案除了具有上述特征外,还具有如下特征:[0071] 当数据库端下线宕机后,历史服务除了延续实时服务的断点续传外,还需要具备本地缓存功能,即历史服务提供本地缓存,当数据库恢复连接后,历史服务将断点续传的数据再次从异步队列缓存中取出发送给数据库,进一步增强了数据关键链路的关键节点中的可获得性,从而保证数据稳定传输而不丢失。[0072] 步骤4:定义缓冲区事件即缓冲区属性参数等,并关联事件回调函数。[0073] 步骤401:客户端创建缓冲事件缓冲区evbuffer,初始化缓冲区,将缓冲区关联至缓冲事件bufferevent,建立事件连接循环eventloop,对缓冲事件参数进行设置,包括下限阈值,上限阈值,最大写入设定值,定义发送回调函数;[0074] 步骤402:服务端创建接收缓冲区,初始化缓冲区,将缓冲区关联至缓冲区事件,建立事件监听循环,对缓冲事件参数进行设置,包括下限阈值,上限阈值,最大读取设定值,定义接收回调函数read_cb;[0075] 步骤5:对数据包进行标记、protobuf序列化后,发送数据包到下一节点模块;[0076] 步骤501:对缓冲区内数据进行包标记设置,利用第三方序列化工具protobuf对数据块进行网络传输序列化;[0077] 步骤502:发送缓冲区根据步骤401的bufferevent设置的阈值对缓冲区进行监控,当数据溢出该阈值时,缓冲区事件调用发送回调函数程序将数据发送出去;[0078] 步骤6:服务端数据处理机制定义,对数据拆包,反序列化技术进行封装,数据包的错误处理。[0079] 步骤601:当服务端缓冲事件循环监听到缓冲区数据后,调用步骤402定义的回调函数对数据块进行处理;[0080] 步骤602:将数据块从接收缓冲中取出到内存块中,解析发送数据包标记,数据缓冲处理完毕后的缓冲清理;[0081] 步骤603:若数据包标记正确,开始对数据块进行反序列化解析,循环处理解析出的数据测点信息,若数据包标记错误,放弃该包数据重新监听下包数据;[0082] 步骤7:对拆包数据进一步处理,对基于缓冲事件数据存储策略进行预定义。[0083] 步骤701:对解析的数据进行入库前准备,判断数据时间戳是否包含步骤1中配置服务定义的毫秒标记,对于支持毫秒的数据入库前进行毫秒转换处理;[0084] 步骤702:对解析的数据进行入库前准备,判断数据测点是否包含步骤1中配置服务定义的存储策略,对于定时存储测点判断上次入库时间,对与没有超出该时间的测点跳过不入库,否则入库;对于变化存的测点判断上次入库数值及死区定义,当超过死区定义时对该测点进行入库,否则不入库;[0085] 步骤8:保持数据传输链路传输稳定,并对缓冲事件的接口调用参数进行评估与设置,使得数据发送方与数据接收方使用相同方言就行握手通信。[0086] 保持断点续传持续稳定的数据链路,需要对等接口调用技术支持,即发送端使用的发送缓冲定义,与接收端使用的接收缓冲定义保持等价;[0087] 当发送缓冲使能读写双向功能时EV_READ|EV_WRITE,接收缓冲才能正确读取发送缓冲数据,接收缓冲收到数据后将数据块立即存储至服务端数据链表队列中,同时启动数据处理线程对数据块队列进行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处理数据,启动锁机制对共享资源进行同步;[0088] 步骤9:描述方中断的采集模块恢复后,数据链路自动重新恢复。[0089] 步骤901:实时服务中断恢复后,采集服务重新连接实时服务,当连接成功后,将实时数据发送至实时服务VeStore入库驱动;[0090] 步骤902: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从属与不同技术的通道,实时服务采用数据,历史服务采用缓冲事件机制bufferevent;[0091] 步骤903:数据无论从哪个通道到达历史服务,均被并发处理,同时采用压缩及解压缩ZLIB技术,根据步骤702的方式解析入库;[0092] 本发明可根据边缘采集历史模块基于缓冲事件的断点续传方法,在边缘采集系统采集数据入库过程中,在数据链路多种可能的故障中进行数据续传与恢复。[0093] 本申请为数据断点续传方法提供了新思路,针对不同的异常场景,能够有效处理数据不丢失的问题,比传统断点续传机制具有更好的效果。[009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0095] 本发明可根据边缘采集历史模块基于缓冲事件的断点续传方法在边缘采集系统采集数据入库过程中,在数据链路多种可能的故障中进行数据续传与恢复。[0096] 本发明为数据断点续传方法提供了新思路,针对不同的异常场景,能够有效处理数据不丢失的问题,比传统断点续传机制具有更好的效果。[0097] 本发明大大减少了历史服务与实时服务的通信开销及延时,可以满足大批量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处理,从而显著增强采集系统的可获得性及传输性能。[0098] 本发明申请人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示例做了详细的说明与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实施示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详尽的说明只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精神,而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相反,任何基于本发明的发明精神所作的任何改进或修饰都应当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专利地区:北京
专利申请日期:2022-07-19
专利公开日期:2024-06-18
专利公告号:CN11527772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