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菌包开袋工艺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号:CN202210591904.0
专利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祺安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权利人地址: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新民大道西塘村大厝里348号
专利发明(设计)人:庄宗钦,黄金鹏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包开袋工艺,涉及菌菇养殖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S1、取盖,将菌包的盖子取下;S2、截袋,利用截袋机构对菌包袋口处的袋体进行截断,并在袋口处预留出高度高于菌包培养料的翻折袋体;S3、撑袋,驱动撑袋件伸入袋口内,通过撑袋件将菌包袋口处的翻折袋体撑开并保持;S4、翻折袋口,驱动撑袋件下降,以带动撑住的翻折袋体下降并使其与翻折袋体未被撑袋件撑住的部分形成翻折,直至翻折后的袋口高度满足菌包出菇环境要求。本发明通过对袋口支撑后下压形成翻折,使得菌包开口自动化翻折形成折边,无需人工介入,具有提高其生产效率的效果。
主权利要求:
1.一种菌包开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取盖,将菌包放置流水线上,使得菌包输送至取盖机构处,利用自动化取盖机构将菌包上的盖子自动化取下;
S2、截袋,待开盖后的菌包随流水线输送至截袋机构处后,先利用夹持件对菌包套环进行夹持定位,再利用截袋机构伸入菌包袋口处,并沿菌包套环内壁进行环切,以将菌包套环内壁的袋体截断,使得截断后的菌包袋口处预留出高度高于菌包培养料的翻折袋体,以便于进行翻折使用;在截断后,同步驱使取环机构,利用取环机构将截断的袋体随同套环自动化从菌包上取下;
S3、撑袋,先将翻折袋体由上而下依次划分为撑袋部与自然部,通过升降件驱动撑袋件下降并伸入袋口内,并对位于翻折袋体的撑袋部处,张开撑袋件,使其将菌包袋口处的翻折袋体撑开并保持,使得撑袋部撑开并绷紧,以使自然部连接于撑袋部的位置内折,以便于撑袋部相对自然部向外倾斜撑开,进而使得撑袋部下压时能够相对于自然部向外形成翻折;
S4、翻折袋口,通过升降件进一步驱动撑袋件下降,以带动撑住的翻折袋体的撑袋部下降,并使其相对于自然部向外形成翻折并套接于自然部外侧,从而与翻折袋体未被撑袋件撑住的自然部形成翻折,直至翻折后的袋口高度满足菌包出菇环境要求;
S5、撑开翻折后的袋口使其成型,控制升降件使得驱动撑袋件上升,并将撑袋件进行收缩后,再次驱使撑袋件下降并伸入翻折后的袋口内,即可控制撑袋件往复展开至少一次,以对翻折后的袋口进行撑开成型,并在翻折后的袋口成型后,将撑袋件收缩并由升降件上升脱离袋口外,完成菌包开袋过程;
其中,截袋机构包括转动体以及设于转动体上的切刀片,转动体传动连接有电机,通过电机驱使转动体转动,进而使得切刀片转动,使其沿菌包套环内壁进行环切,切刀片可替换为热熔器,以通过热熔将袋体进行截断;
撑袋件为能够相对于其轴心径向展开与收缩的伸缩结构,以在撑袋时将翻折袋体撑至环形;撑袋件支撑于翻折袋体的部分设为支撑面;支撑面为自其底端向顶端朝外倾斜的倾斜面,以使其抵触于翻折袋体时引导支撑的翻折袋体向外倾斜撑开,进而使得撑袋部受支撑时,撑袋部与自然部之间形成夹角;
撑袋件包括升降件、定位座、升降块以及若干个撑袋爪;升降件为升降气缸,将升降气缸安装于定位座上,且其活塞杆与升降块连接,以驱动升降块升降活动;升降块升降活动穿设于定位座上;各个撑袋爪沿定位座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并与定位座铰接;各个撑袋爪的一端与升降块连接,并与升降块位于同一轴心,使其跟随升降块升降,另一端分别朝轴心收拢或径向展开,能够在升降块升降时朝轴心收拢或径向展开;通过升降气缸驱动升降块升降,使得升降块带动撑袋爪的一端升降,进而使得撑袋爪在定位座上摆动,以驱使各个撑袋爪远离升降块的一端同步进行展开或收缩,控制升降气缸驱动升降块升降,即可控制撑袋爪伸缩,方便自动化控制撑袋爪伸缩,提高撑袋作业的便捷性;在撑袋件撑袋后,由升降气缸驱使撑袋件升降,能够同步带动各个撑袋爪下降,进而实现翻折袋口作业。 说明书 : 一种菌包开袋工艺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菌菇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菌包开袋工艺。背景技术[0002] 随着食用菌的普及,对于食用菌的栽培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一般是通过菌包来栽培食用菌,菌包由透明塑料袋包裹着培养料进行养育,前期栽培过程中,需要将袋口收口,然后将套环套接于收口处,并利用盖子塞入套环内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将菌包袋口封闭,提供一封闭的空间给食用菌培育;当食用菌菌包在准备出菇时,需要将菌包袋口打开,并使打开后的袋口高度要高于培养料一定高度,以保持菌包内的养殖环境,提高菌包出菇成型效果。[0003] 传统的菌包在开袋时,通常是人为将菌包上的盖子与套环取下,然后对袋口进行手动翻折多次形成多层折边,并使得翻折后的袋口折边高度高于菌包培养料一定高度,以进行菌菇的进一步养育,然而人为取盖、取环以及翻袋的过程中效率过低,并且长时间工作容易疲劳,费时费力,需要极大的人力成本。因此,现有技术中改进了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开袋,通过自动化机构将菌包上的盖子与套环取下,然后再手动翻折多层袋口形成折边,直至折边高度满足菌菇出菇要求,但是始终需要人为手动折边,并且折边要折叠多次才能达到高度需求,十分麻烦,工作效率较低;或者在取盖取环后将袋口沿菌包顶部培养料直接进行切断,然后在套一塑料环,以利用塑料环的高度给培养料提供一定的培养高度,但是套环需要人为操作,并且需要额外生产塑料环,不仅增加工艺,还提高了生产成本,对于菌包的开袋而言,影响经济效应。发明内容[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包开袋工艺,能够将菌包开口自动化翻折形成折边,无需人工介入,具有提高其生产效率的效果。[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0006] 一种菌包开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0007] S1、取盖,将菌包的盖子取下;[0008] S2、截袋,利用截袋机构对菌包袋口处的袋体进行截断,并在袋口处预留出高度高于菌包培养料的翻折袋体;[0009] S3、撑袋,驱动撑袋件伸入袋口内,通过撑袋件将菌包袋口处的翻折袋体撑开并保持;[0010] S4、翻折袋口,驱动撑袋件下降,以带动撑住的翻折袋体下降并使其与翻折袋体未被撑袋件撑住的部分形成翻折,直至翻折后的袋口高度满足菌包出菇环境要求。[001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菌包经过自动化取盖后,通过截袋机构自动化将菌包袋口处的袋体截断,并预留出翻折袋体,即可利用撑袋件撑开袋口后下压一次性进行翻折,完成对菌包袋口的翻折处理,使得翻折后的袋口满足菌包出菇环境需求,无需人为进行翻折,实现自动化翻折形成折边的效果,具有提高其生产效率的效果。[0012] 进一步设置:步骤S3中,撑袋前将翻折袋体由上而下依次划分为撑袋部与自然部,撑袋件撑袋时支撑于撑袋部处。[001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撑袋件伸入袋口内的高度位置对应于撑袋部设置,保证支撑位置位于折边袋体上方,进而在下压时能够具有足够的袋体高度进行折边,且折边后的高度能够通过撑袋件的下降高度控制,具有较大的调控范围,满足多种菌包出菇的环境需求。[0014] 进一步设置:步骤S3中,所述撑袋件撑住撑袋部时,所述撑袋部撑开并绷紧,以使所述自然部连接于撑袋部的位置内折,所述撑袋件下降时,所述撑袋部绷紧并随同下降,并能够相对于自然部向外形成翻折并套接于自然部外侧。[001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撑袋部受支撑时向外撑开,而袋口自然部自然向内立着,使得撑袋件下压时,撑袋部向自然部外壁翻折形成折边,以提高折边成型效果。[0016] 进一步设置:步骤S3中,所述撑袋件支撑于袋体的部分设为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为自其底端向顶端朝外倾斜的倾斜面,以使其抵触于袋体时引导支撑的袋体向外倾斜撑开。[001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撑袋件支撑时由倾斜设计的支撑面抵触于菌包袋口的袋体内壁上,使得支撑的袋体向外倾斜撑开,方便撑袋件下降折边时向外翻折,提高一次性折边成型效果。[0018] 进一步设置:还包括步骤S5,驱动撑袋件再次伸入翻折后的袋口内,并使其往复展开至少一次,以对翻折后的袋口撑开成型。[001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菌包袋口折边后的袋体进一步撑开成型,以提高折边后的袋体的成型效果,减少褶皱,避免对菌包培养料形成遮挡,保证出菇环境。[0020] 进一步设置:步骤S3中,撑袋件通过升降机构驱使其升降,以使撑袋件能够往复伸入菌包袋口内,进而在执行步骤S4后,通过升降机构驱使撑袋件上升后再执行步骤S5作业。[002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撑袋件自动化升降,方便执行步骤S3、S4以及S5,以便于快速对袋口袋体折边成型,提高翻折袋口成型效果以及速度,提高生产效率。[0022] 进一步设置:所述撑袋件为能够相对于其轴心径向展开与收缩的的伸缩结构。[002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撑袋件撑开袋体时能够将袋体撑至圆环形,进而在下压翻折袋口时均匀下翻,无边角干预,能够减少折边成型褶皱,提高袋体翻折成型效果。[0024] 进一步设置:所述撑袋件包括升降件与若干个撑袋爪;所述升降件为升降气缸、液压缸或电动丝杆中的任意一种;各所述撑袋爪的一端均连接于升降件的伸缩端上,并与其位于同一轴心,另一端分别朝轴心收拢或径向展开。。[002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撑袋爪形成圆周方向展开或收缩,方便利用升降件同时驱动各个撑袋爪展开进行撑袋,以便于将袋体支撑至圆形,并且便于同时驱使各个撑袋爪收展,提高自动化控制的便捷性。[0026] 进一步设置:步骤S2中截袋时,利用截袋机构伸入袋口内并沿菌包套环内壁环切,以将菌包套环内壁的袋体截断,即可取下截断的袋体以及套环。[002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截袋时通过套环内部形成内切,使得截袋组件能够沿套环内壁进行环切,保证袋体彻底截断,避免造成部分截断不到位的情况,提高截断效果,进而方便自动化取下截断的袋体与套环,提高自动化生产的便捷性。[0028] 进一步设置:步骤S2截袋时,在菌包套环外利用夹持件对套环进行夹持定位,再从套环内壁对袋体进行截断处理。[002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截袋机构进行截袋时,套环处于稳定状态,使得截袋机构环切过程始终能够保持截袋处的准确接触,提高截袋的完整性,进一步避免截断不到位的情况发生。[00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0031] 1、通过截袋机构对菌包开口处的袋体进行截断,既方便取下束缚的套环,亦可以保证截断后的袋口状态便于撑袋件进行撑袋操作,有利于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0032] 2、通过撑袋件对袋口的翻折袋体进行支撑后,直接驱动撑袋件下降,即可带动支撑住的部分翻折袋体下降并使其与未支撑部分形成翻折,自动化翻折形成折边,利用撑袋件自动化折边,无需人为进行翻折,并且翻折后直接形成培养菌菇的折边高度,无需再额外增加套环,简化工艺以及生产成本,且自动化进行,具有提高其生产效率的效果;[0033] 3、截袋时沿菌包套环内壁环切,使截袋后预留的翻折袋体满足翻折高度需求,并且方便断掉的袋体随同套环直接由自动取环机构取下,简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0034] 图1为本发明菌包开袋工艺的流程示意图;[0035] 图2为本发明中截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36] 图3为本发明中撑袋件的结构示意图。[0037] 图中:1、截袋机构;11、转动体;12、切刀;2、撑袋件;21、升降气缸;22、定位座;23、升降块;24、撑袋爪。具体实施方式[0038] 参照图1至图3对菌包开袋工艺做进一步说明。[0039] 一种菌包开袋工艺,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0040] S1、取盖,将菌包放置流水线上,使得菌包输送至取盖机构处,利用自动化取盖机构将菌包上的盖子自动化取下;[0041] S2、截袋,待开盖后的菌包随流水线输送至截袋机构1处后,先利用夹持件对菌包套环进行夹持定位,再利用截袋机构1伸入菌包袋口处,并沿菌包套环内壁进行环切,以将菌包套环内壁的袋体截断,使得截断后的菌包袋口处预留出高度高于菌包培养料的翻折袋体,以便于进行翻折使用;在截断后,同步驱使取环取袋机构,将截断的袋体随同套环利用取环机构自动化从菌包上取下,以便于进行下一步的撑袋作业;[0042] S3、撑袋,先将翻折袋体由上而下依次划分为撑袋部与自然部,通过升降机构驱动撑袋件2下降并伸入袋口内,并对位于翻折袋体的撑袋部处,即可张开撑袋件2,使其将菌包袋口处的翻折袋体撑开并保持,使得撑袋部撑开并绷紧,以使自然部连接于撑袋部的位置内折,以便于撑袋部相对自然部向外倾斜撑开,进而使得撑袋部下压时能够相对于自然部向外形成翻折;[0043] S4、翻折袋口,通过升降机构进一步驱动撑袋件2下降,以带动撑住的翻折袋体的撑袋部下降,并使其相对于自然部向外形成翻折并套接于自然部外侧,从而与翻折袋体未被撑袋件撑住的自然部形成翻折,直至翻折后的袋口高度满足菌包出菇环境要求,一般预留高度差为1mm~5mm,使得翻折后的袋体与菌包培养料形成较佳出菇环境,高度最利于菌包出菇需求;[0044] S5、撑开翻折袋口使其成型,控制升降机构使得驱动撑袋件2上升,并将撑袋件2进行收缩后,再次驱使撑袋件2下降并伸入翻折后的袋口内,即可控制撑袋件2往复展开至少一次,以对翻折后的袋口进行撑开成型,并在翻折袋口成型后,将撑袋件2收缩并由升降机构上升脱离袋口外,即完成菌包开袋过程。[0045] 如图2所示,其中,截袋机构1包括转动体11以及设于转动体11上的切刀12片,转动体11传动连接有电机,通过电机驱使转动体11转动,进而使得切刀12片转动,使其沿菌包套环内壁进行环切,方便自动化截断袋体,既方便取下束缚的套环,亦可以保证截断后的袋口状态便于撑袋件2进行撑袋操作,有利于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其中,切刀12可根据需求替换为热熔器,以通过热熔将袋体进行截断。[0046]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撑袋件2为能够相对于其轴心径向展开与收缩的的伸缩结构,以在撑袋时将袋体撑至环形;同时,撑袋件2支撑于袋体的部分设为支撑面;支撑面为自其底端向顶端朝外倾斜的倾斜面,以使其抵触于袋体时引导支撑的袋体向外倾斜撑开,进而使得撑袋部受支撑时,能够便于撑袋部与自然部之间形成夹角,提高翻折袋口成型效果。[0047] 具体的,撑袋件2包括升降件21、定位座22、升降块23以及若干个撑袋爪24;升降件21为升降气缸、液压缸或电机驱动中的任意一种,采用电动驱动时,可采取电机加丝杆配合提供升降驱动作用;本实施例中以升降气缸21举例,将升降气缸21安装于定位座22上,且其活塞杆与升降块23连接,以驱动升降块23升降活动;定位座22或升降气缸21与升降机构的驱动端连接,以使得升降机构驱动撑袋件2进行升降移动;升降块23升降活动穿设于定位座22上;各个撑袋爪24沿定位座22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并与定位座22铰接;各个撑袋爪24的一端与升降块23连接,并与升降块23位于同一轴心,使其跟随升降块23升降,另一端分别朝朝轴心收拢或径向展开,能够在升降块23升降时朝轴心收拢或径向展开。通过升降气缸21驱动升降块23升降,使得升降块23带动撑袋爪24的一端升降,进而使得撑袋爪24在定位座22上摆动,以驱使各个撑袋爪24远离升降块23的一端进行同步进行展开或收缩,只需控制升降气缸21驱动升降块23升降,即可控制撑袋爪24伸缩,方便自动化控制撑袋爪24伸缩,提高撑袋作业的便捷性。同时,在撑袋件2撑袋后,由升降机构驱使撑袋件2升降,能够同步带动各个撑袋爪24下降,进而实现翻折袋口作业,方便自动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具体的,升降机构采用气缸、液压缸或者电机驱动中的任意一种,以便于带动撑袋件2升降,采用电动驱动时,可采取电机加丝杆配合提供升降驱动作用。[0048] 工作原理:通过对菌包袋口处利用截袋机构1自动化截断,便于自动化切袋,并能够方便将菌包上的套环随同被截断的袋体直接取下,实现自动化取环,无需人为进行取环作业;接着,由撑袋件2配合升降机构对袋口进行撑开并下压,使得菌包袋口处的翻折袋体在撑开后随同撑袋件2的下压即可进行翻折,实现自动化翻折袋口的效果,无需人为翻袋,并且使得翻折的袋口高度依据撑袋件2的下压高度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化,并使得预留的袋口高度满足一次性翻折要求。[004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专利地区:福建
专利申请日期:2022-05-27
专利公开日期:2024-06-18
专利公告号:CN11525083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