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管接头轴向精准压装工具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号:CN202210286763.1
专利申请(专利权)人:禧阅航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权利人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业盛路188号A-522室
专利发明(设计)人:孟丽莉,夏智明,尹昱力,任广言,陈琳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接头轴向精准压装工具,包括第一压接套安装座、第二压接套安装座、压接套移动座以及驱动装置,第二压接套安装座一端连接第一压接套安装座,第二压接套安装座另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位于驱动装置侧的第二压接套安装座上设置压接套移动座;第一压接套安装座上设置用于安装挤压环工件的固定压接套,压接套移动座上设置用于安装接头体工件的活动压接套,固定压接套与活动压接套正对设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压接套移动座在第二压接套安装座上朝第一压接套安装座方向移动,第二压接套安装座内还设置有驱动复位组件。本发明保证了可与挤压环工件、接头体工件大接触面积压装,定位准确,精度高;压装过程不会出现不正、压装不到位情况。
主权利要求:
1.一种管接头轴向精准压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接套安装座、第二压接套安装座、压接套移动座以及驱动装置,第二压接套安装座一端连接有第一压接套安装座,第二压接套安装座另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位于驱动装置侧的第二压接套安装座上设置压接套移动座;第一压接套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挤压环工件的固定压接套,压接套移动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接头体工件的活动压接套,固定压接套与活动压接套正对设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压接套移动座在第二压接套安装座上朝第一压接套安装座方向移动,第二压接套安装座内还设置有驱动复位组件,驱动复位组件一端与第一压接套安装座相连,驱动复位组件另一端与压接套移动座相连;
所述第二压接套安装座内设置有U型滑槽,第二压接套安装座的U型滑槽两侧设置有导向键;压接套移动座包括下滑块、上安装块,上安装块设置于下滑块上方,上安装块与下滑块之间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下滑块与第二压接套安装座内U型滑槽两侧的导向键配合滑动连接,导向键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安装于第二压接套安装座内两侧;所述上安装块上设置有第一压接套放置槽、第一插管槽,第一压接套放置槽与第一插管槽连通,第一压接套放置槽内安装活动压接套;活动压接套包括两个独立的半圆形套体,两个半圆形套体对接组成活动压接套,半圆形套体内侧设置有用于与接头体工件配合卡接固定的定位凸起;
所述第一压接套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压接套放置槽、第二插管槽,第二压接套放置槽与第二插管槽连通,第二压接套放置槽内安装固定压接套;固定压接套上方开设有切口,固定压接套内设置有用于与挤压环工件配合卡接固定的环体卡接位,第一压接套安装座与第二压接套安装座之间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采用液压驱动,包括驱动缸体、转接头座、转接头,转接头通过转接头座与驱动缸体连接,驱动缸体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安装于第二压接套安装座上;驱动缸体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与第二压接套安装座内的下滑块相抵接;所述活塞与驱动缸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包括挡圈、第一O型橡胶密封圈,活塞上设置有第一密封槽,挡圈、第一O型橡胶密封圈安装于第一密封槽内;所述转接头座与驱动缸体之间设置有第二O型橡胶密封圈,驱动缸体上设置有第二密封槽,第二O型橡胶密封圈安装于第二密封槽内;
所述驱动复位组件包括弹簧压盖、弹簧及压紧力调节螺栓,弹簧压盖设置于第一压接套安装座与第二压接套安装座连接处下部,弹簧一端连接于弹簧压盖的轴肩上,弹簧另一端连接于压接套移动座的下部,压接套移动座的下部设置有与弹簧端部配合的卡槽;所述压紧力调节螺栓螺纹穿接于第一压接套安装座下部并与弹簧压盖相接,弹簧压盖上设置有与压紧力调节螺栓端部配合的嵌槽,所述弹簧采用矩形螺旋弹簧;通过旋转压紧力调节螺栓,使压紧力调节螺栓向第二压接套安装座内移动,进而压紧力调节螺栓可带动弹簧压盖向压接套移动座方向移动,进一步压缩弹簧,实现了调整弹簧的压紧力。 说明书 : 一种管接头轴向精准压装工具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压装工具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航空航天用管接头的压装,具体地是涉及一种管接头轴向精准压装工具。背景技术[0002] 目前,国内航空航天用管接头的压装方式较多采用径向压装,通过径向压装管接头将两根管连接在一起;有时管与管的连接也需要进行轴向压装管接头,现有轴向压装工具,在压装航空航天用管接头时,存在如下缺点:压接面积过小;压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压不正、压装不到位等情况;定位不准确,压装精度不高。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管接头轴向精准压装工具。[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5] 本发明为一种管接头轴向精准压装工具,包括第一压接套安装座、第二压接套安装座、压接套移动座以及驱动装置,第二压接套安装座一端连接有第一压接套安装座,第二压接套安装座另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位于驱动装置侧的第二压接套安装座上设置压接套移动座;[0006] 第一压接套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挤压环工件的固定压接套,压接套移动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接头体工件的活动压接套,固定压接套与活动压接套正对设置;[0007]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压接套移动座在第二压接套安装座上朝第一压接套安装座方向移动,第二压接套安装座内还设置有驱动复位组件,驱动复位组件一端与第一压接套安装座相连,驱动复位组件另一端与压接套移动座相连。[000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压接套安装座内设置有U型滑槽,第二压接套安装座的U型滑槽两侧设置有导向键;压接套移动座包括下滑块、上安装块,上安装块设置于下滑块上方,上安装块与下滑块之间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下滑块与第二压接套安装座内U型滑槽两侧的导向键配合滑动连接。[0009]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键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安装于第二压接套安装座内两侧。[0010]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安装块上设置有第一压接套放置槽、第一插管槽,第一压接套放置槽与第一插管槽连通,第一压接套放置槽内安装活动压接套;活动压接套包括两个独立的半圆形套体,两个半圆形套体对接组成活动压接套,半圆形套体内侧设置有用于与接头体工件配合卡接固定的定位凸起。[0011]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压接套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压接套放置槽、第二插管槽,第二压接套放置槽与第二插管槽连通,第二压接套放置槽内安装固定压接套;固定压接套上方开设有切口,固定压接套内设置有用于与挤压环工件配合卡接固定的环体卡接位。[0012]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接套安装座与第二压接套安装座之间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0013]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采用液压驱动,包括驱动缸体、转接头座、转接头,转接头通过转接头座与驱动缸体连接,驱动缸体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安装于第二压接套安装座上;驱动缸体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与第二压接套安装座内的下滑块相抵接。[0014] 更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与驱动缸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包括挡圈、第一O型橡胶密封圈,活塞上设置有第一密封槽,挡圈、第一O型橡胶密封圈安装于第一密封槽内;所述转接头座与驱动缸体之间设置有第二O型橡胶密封圈,驱动缸体上设置有第二密封槽,第二O型橡胶密封圈安装于第二密封槽内。[0015]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复位组件包括弹簧压盖、弹簧及压紧力调节螺栓,弹簧压盖设置于第一压接套安装座与第二压接套安装座连接处下部,弹簧一端连接于弹簧压盖的轴肩上,弹簧另一端连接于压接套移动座的下部,压接套移动座的下部设置有与弹簧端部配合的卡槽。[0016] 更进一步地,所述压紧力调节螺栓螺纹穿接于第一压接套安装座下部并与弹簧压盖相接,弹簧压盖上设置有与压紧力调节螺栓端部配合的嵌槽,所述弹簧采用矩形螺旋弹簧。[0017] 本发明有益效果:[0018] 本发明所提供的管接头轴向精准压装工具,通过所设置的固定压接套与活动压接套对挤压环工件、接头体工件固定安装,再在驱动装置与驱动复位组件的配合下,实现了对挤压环工件、接头体工件与管之间的压接装配;所述固定压接套、活动压接套所设置的结构形式,保证了可与挤压环工件、接头体工件大接触面积压装,定位准确,精度高;压装过程不会出现不正、压装不到位情况,解决了现有轴向压装工具存在的缺点。附图说明[0019] 图1是本发明一种管接头轴向精准压装工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0] 图2是本发明一种管接头轴向精准压装工具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之一。[0021] 图3是本发明一种管接头轴向精准压装工具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之二。[0022] 图4是图3中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0023] 图5是图3中的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0024] 图6是图3中的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0025] 图7是图3中的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0026] 图中标记:1为第一压接套安装座、2为第二压接套安装座、3为弹簧压盖、4为弹簧、5为下滑块、6为导向键、7为活塞、8为挡圈、9为第一O型橡胶密封圈、10为驱动缸体、11为第二O型橡胶密封圈、12为转接头座、13为上安装块、14为活动压接套、15为固定压接套、16为转接头、17为U型滑槽、18为环体卡接位、19为挤压环工件、20为定位凸起、21为接头体工件、22为第二压接套放置槽、23为第一压接套放置槽、24为第一插管槽、25为第二插管槽、26为压紧力调节螺栓、27为卡槽、28为轴肩、29为驱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0027]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0028] 结合图1至图7所示,一种管接头轴向精准压装工具,包括第一压接套安装座1、第二压接套安装座2、压接套移动座以及驱动装置29、驱动复位组件。[0029] 所述第二压接套安装座2一端与第一压接套安装座1连接,第二压接套安装座2另一端与驱动装置29连接,位于驱动装置29侧的第二压接套安装座2上设置压接套移动座;第一压接套安装座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挤压环工件19的固定压接套15,压接套移动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接头体工件21的活动压接套14,固定压接套15与活动压接套14正对设置;驱动装置29用于驱动压接套移动座在第二压接套安装座2上朝第一压接套安装座1方向移动,驱动复位组件设置于第二压接套安装座2内,驱动复位组件一端与第一压接套安装座1相连,驱动复位组件另一端与压接套移动座相连。[0030] 所述第二压接套安装座2内设置有U型滑槽17,第二压接套安装座2的U型滑槽17两侧设置有导向键6;压接套移动座包括下滑块5、上安装块13,上安装块13设置于下滑块5上方,上安装块13与下滑块5之间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下滑块5与第二压接套安装座2内U型滑槽17两侧的导向键6配合滑动连接;所述导向键6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安装于第二压接套安装座2内两侧。[0031] 所述上安装块13上设置有第一压接套放置槽23、第一插管槽24,第一压接套放置槽23与第一插管槽24连通,第一压接套放置槽23内安装活动压接套14;活动压接套14包括两个独立的半圆形套体,两个半圆形套体对接组成活动压接套14,半圆形套体内侧设置有用于与接头体工件21配合卡接固定的定位凸起20。[0032] 所述第一压接套安装座1上设置有第二压接套放置槽22、第二插管槽25,第二压接套放置槽22与第二插管槽25连通,第二压接套放置槽22内安装固定压接套15;固定压接套15上方开设有切口,固定压接套15内设置有用于与挤压环工件19配合卡接固定的环体卡接位18;所述第一压接套安装座1与第二压接套安装座2之间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0033] 所述驱动装置29采用液压驱动,包括驱动缸体10、转接头座12、转接头16,转接头16通过转接头座12与驱动缸体10连接,驱动缸体10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安装于第二压接套安装座2上;驱动缸体10内部设置有活塞7,活塞7与第二压接套安装座2内的下滑块5相抵接。[0034] 所述活塞7与驱动缸体10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包括挡圈8、第一O型橡胶密封圈9,活塞7上设置有第一密封槽,挡圈8、第一O型橡胶密封圈9安装于第一密封槽内;所述转接头座12与驱动缸体10之间设置有第二O型橡胶密封圈11,驱动缸体10上设置有第二密封槽,第二O型橡胶密封圈11安装于第二密封槽内。[0035] 具体地,所述挡圈8、第一O型橡胶密封圈9的设置,保证了驱动缸体10与活塞7之间的密封性;所述第二O型橡胶密封圈11的设置,保证了驱动缸体10与转接头座12之间的密封性。[0036] 所述驱动复位组件包括弹簧压盖3、弹簧4及压紧力调节螺栓26,弹簧压盖3设置于第一压接套安装座1与第二压接套安装座2连接处下部,弹簧4一端连接于弹簧压盖3的轴肩28上,弹簧4另一端连接于压接套移动座的下部,压接套移动座的下部设置有与弹簧4端部配合的卡槽27。[0037] 所述压紧力调节螺栓26螺纹穿接于第一压接套安装座1下部并与弹簧压盖3相接,弹簧压盖3上设置有与压紧力调节螺栓26端部配合的嵌槽,所述弹簧4采用矩形螺旋弹簧。[0038] 使用前,先将本发明的管接头轴向精准压装工具置于平整的平台表面上,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用于提供液压动力的压装驱动泵与转接头16连接牢固;再将挤压环工件19置于固定压接套15内,用活动压接套14夹紧接头体工件21后,分别将安装有挤压环工件19的固定压接套15置于第二压接套放置槽22内、将安装有接头体工件21的活动压接套14置于第一压接套放置槽23内;再将要挤压的管经第一插管槽24插入接头体工件21内,之后打开压装驱动泵的阀门,压装驱动泵将液压动力从转接头16内通道流入驱动缸体10,进而推动驱动缸体10内的活塞7向前移动,活塞7会推动压接套移动座向前移动,从而带动压接套移动座上的活动压接套14前移,在活动压接套14内侧的定位凸起20作用下,将接头体工件21压入挤压环工件19,在过盈连接挤压变形作用下,使接头体工件21紧紧箍在管外表面上;从而实现了挤压环工件19、接头体工件21与管的轴向压装。压装完成后,液压动力撤销,在弹簧4的作用下,活塞7复位,将压装完成的工件卸下,继续进行下一次压装。[0039] 另外,弹簧4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弹簧4的弹力会减小;此时,通过旋转压紧力调节螺栓26,使压紧力调节螺栓26向第二压接套安装座2内移动,进而压紧力调节螺栓26可带动弹簧压盖3向压接套移动座方向移动,进一步压缩弹簧4,实现了调整弹簧4的压紧力。[0040] 本发明为了保证压装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所述的固定压接套15、活动压接套14在结构上做了如下设计:所述固定压接套15采用切口结构形式,可保证与挤压环工件19端面有尽可能大的接触面积;所述活动压接套14采用两个独立的、设置有定位凸起20的半圆形套体组成,可在保证压装定位准确的前提下,增大压装的接触面积。[0041]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压装过程中,各个工件不会出现跑偏、歪斜等现象,压装质量高;(2)定位准确,压装精度高。[0042]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专利地区:上海
专利申请日期:2022-03-23
专利公开日期:2024-06-18
专利公告号:CN11463323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