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及装置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号:CN202111300290.8
专利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权利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1号
专利发明(设计)人:杨艳,马静艳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在分布式网络架构中,解决越区覆盖的问题,合理的使用频谱资源,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有效提升网络质量,包括:在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获取下一TTI对应的目标信息,目标信息包括目标上行数据对应的信息,目标上行数据为下一TTI待发送的数据;在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将下行信令进行解析,在解析得到第一信息时,获取目标信息;将目标信息加入到目标信令中,并发送目标信令。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在分布式网络架构中进行天线角度自适应调整的场景中。
主权利要求:
1.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无线节点和中央处理器CPU,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时,所述无线节点接收当前TTI对应的第一封装数据,并解析得到终端的业务需求评估信息和位置信息;
所述无线节点获取节点所支持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并将所述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终端列表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所述终端列表包括多个终端信息,所述天线角度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天线下倾角、天线水平角;
所述无线节点通过信令的方式将所述第二封装数据发送至所述CPU;
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时,所述CPU从所述第二封装数据中获取所述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无线节点位置信息、终端下行吞吐量、终端位置信息、拟服务的无线节点ID;
所述CPU对所述无线节点进行天线角度参数配置计算,确定所述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并将所述天线角度参数发送至所述无线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节点获取节点所支持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并将所述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终端列表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包括: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所述无线节点获取节点所支持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所述无线节点位置信息;
将所述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所述无线节点位置信息、终端上行吞吐量、终端下行吞吐量、终端位置信息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节点获取节点所支持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并将所述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终端列表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包括:在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所述无线节点获取节点所支持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所述无线节点位置信息;
将所述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所述无线节点位置信息、终端位置信息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PU对所述无线节点进行天线角度参数配置计算,确定所述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并将所述天线角度参数发送至所述无线节点,包括:所述CPU根据所述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生成遍历列表,并根据所述无线节点的位置信息和天线角度参数,计算所述无线节点的平均干扰,确定当前最小干扰所对应的终端的拟吞吐量;
根据全部终端的拟吞吐量确定所述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PU从所述第二封装数据中获取所述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第二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所述CPU对从核心网获取的目标下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数据需求轮廓信息,所述数据需求轮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下行吞吐量和所述终端上行吞吐量。
6.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无线节点和中央处理器CPU,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获取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时,所述无线节点接收当前TTI对应的第一封装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解析得到终端的业务需求评估信息和位置信息;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所述无线节点获取节点所支持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终端列表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所述终端列表包括多个终端信息,所述天线角度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天线下倾角、天线水平角;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所述无线节点通过信令的方式将所述第二封装数据发送至所述CPU;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时,所述CPU从所述第二封装数据中获取所述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无线节点位置信息、终端下行吞吐量、终端位置信息、拟服务的无线节点ID;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所述CPU对所述无线节点进行天线角度参数配置计算,确定所述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天线角度参数发送至所述无线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所述无线节点获取节点所支持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所述无线节点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所述无线节点位置信息、终端上行吞吐量、终端下行吞吐量、终端位置信息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在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所述无线节点获取节点所支持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所述无线节点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所述无线节点位置信息、终端位置信息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所述CPU根据所述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生成遍历列表,并根据所述无线节点的位置信息和天线角度参数,计算所述无线节点的平均干扰,确定当前最小干扰所对应的终端的拟吞吐量;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全部终端的拟吞吐量确定所述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CPU从所述第二封装数据中获取所述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第二信息之后,在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所述CPU对从核心网获取的目标下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数据需求轮廓信息,所述数据需求轮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下行吞吐量和所述终端上行吞吐量。
11.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时,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 说明书 : 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及装置。背景技术[0002] 伴随着5G网络的发展,无线网络逐步由公众网络向着公众网络与行业网络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由于行业用户的深度介入,以稳定的业务需求为中心的网络架构将成为6G空口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网络架构还是沿用以基站为中心的方式,这样部署无法满足按照UE的需求进行全面部署。[0003] 现有技术方案中,目前6G提出的分布式天线,还处于架构阶段,尚无考虑不同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调整的使用方式。因此,会导致越区覆盖的问题,无法合理的使用频谱资源,网络资源利用率偏低,无法有效提升网络质量。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及装置,用于在分布式网络架构中,解决越区覆盖的问题,合理的使用频谱资源,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有效提升网络质量。[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6]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包括:在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获取下一TTI对应的目标信息,目标信息包括目标上行数据对应的信息,目标上行数据为下一TTI待发送的数据;在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将下行信令进行解析,在解析得到第一信息时,获取目标信息;将目标信息加入到目标信令中,并发送目标信令。[0007]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下一TTI对应的目标信息,包括:获取目标上行数据的业务需求评估信息,和终端的位置信息;将目标信息加入到目标信令中,并发送目标信令,包括:将业务需求评估信息和位置信息加入到目标信令中,并在PUCCH信道上发送目标信令,目标信令为随机接入信令或RRCconnection信令。[0008]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下行信令进行解析,在解析得到第一信息时,获取目标信息,包括:将下行信令进行解析,在解析得到paging信息或下一TTI数据包到达定向信息时,记录下行信令并获取目标信息。[0009]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无线节点和中央处理器CPU,该方法包括: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时,无线节点接收当前TTI对应的第一封装数据,并解析得到终端的业务需求评估信息和位置信息;无线节点获取节点所支持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并将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终端列表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终端列表包括多个终端信息,天线角度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天线下倾角、天线水平角;无线节点通过信令的方式将第二封装数据发送至CPU。[001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节点获取节点所支持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并将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终端列表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包括: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无线节点获取节点所支持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无线节点位置信息;将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无线节点位置信息、终端上行吞吐量、终端下行吞吐量、终端位置信息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001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节点获取节点所支持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并将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终端列表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包括:在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无线节点获取节点所支持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无线节点位置信息;将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无线节点位置信息、终端位置信息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001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节点通过信令的方式将第二封装数据发送至CPU之后,方法还包括: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时,CPU从第二封装数据中获取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无线节点位置信息、终端下行吞吐量、终端位置信息、拟服务的无线节点ID。CPU对无线节点进行天线角度参数配置计算,确定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并将天线角度参数发送至无线节点。[0013]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CPU对无线节点进行天线角度参数配置计算,确定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并将天线角度参数发送至无线节点,包括:CPU根据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生成遍历列表,并根据无线节点的位置信息和天线角度参数,计算无线节点的平均干扰,确定当前最小干扰所对应的终端的拟吞吐量;根据全部终端的拟吞吐量确定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0014]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CPU从第二封装数据中获取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第二信息之后,方法还包括:在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CPU对从核心网获取的目标下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数据需求轮廓信息,数据需求轮廓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下行吞吐量和终端上行吞吐量。[0015]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应用于终端,该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获取单元,用于在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获取下一TTI对应的目标信息,目标信息包括目标上行数据对应的信息,目标上行数据为下一TTI待发送的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在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将下行信令进行解析;获取单元,还用于在解析得到第一信息时,获取目标信息;处理单元,还用于将目标信息加入到目标信令中;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目标信令。[0016]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无线节点和中央处理器CPU,该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获取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用于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时,无线节点接收当前TTI对应的第一封装数据;处理单元,用于解析得到终端的业务需求评估信息和位置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无线节点获取节点所支持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处理单元,还用于将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终端列表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终端列表包括多个终端信息,天线角度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天线下倾角、天线水平角;发送单元,用于无线节点通过信令的方式将第二封装数据发送至CPU。[0017]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上述指令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0018] 第六方面,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0019]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在分布式网络架构中进行天线角度自适应调整的场景中,在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可以获取下一TTI对应的待发送的目标上行数据的目标信息;或者在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将下行信令进行解析,在解析得到第一信息时,获取目标信息;从而将目标信息加入到目标信令中,并发送目标信令。以在进行数据传输时,无线节点接收当前TTI对应的第一封装数据,并解析得到终端的业务需求评估信息和位置信息;进一步的,无线节点获取节点所支持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并将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包括多个终端信息的终端列表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并通过信令的方式将第二封装数据发送至CPU。从而可以在考虑对不同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解决越区覆盖的问题,合理的使用频谱资源,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有效提升网络质量。附图说明[0020] 图1为一种现有的分布式天线架构示意图;[0021]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系统结构示意图;[0022]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流程示意图一;[0023]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流程示意图二;[0024]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流程示意图三;[0025]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流程示意图四;[0026]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流程示意图五;[0027]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下倾角示意图;[0028]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水平角示意图;[0029]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流程示意图六;[0030] 图1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流程示意图七;[0031] 图1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流程示意图八;[0032] 图1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令流程示意图一;[0033] 图1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令流程示意图二;[0034] 图1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结构示意图一;[0035] 图1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结构示意图二;[0036] 图1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一;[0037] 图1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003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003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此外,“至少一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0040] 伴随着5G网络的发展,无线网络逐步由公众网络向着公众网络与行业网络相结合的方向进行发展。由于行业用户的深度介入,以稳定的业务需求为中心的网络架构将成为6G空口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目前网络架构还是沿用以基站为中心的方式,这样部署无法满足按照UE的需求进行全面部署。6G目前给出了一种分布式的无线网络架构,可以解决部分以用户为中心的需求。如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的分布式天线架构,分布式天线架构有三部分组成:核心网10、CPU11、天线接入单元AP12。传统网络架构部署方式分为两部分:边缘的有源天线处理单元AAU或者射频拉远单元RRU;核心网,其中基站采用平板天线、RF、基带处理单元BBU。但是目前6G提出的分布式天线,目前还处于架构阶段,尚无考虑对不同无线节点进行天线角度自适应调整的使用,无法有效提升网络质量,因此会导致越区覆盖的问题,无法合理的使用频谱资源,网络资源利用率偏低。[004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可以适用于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系统。图2示出了该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系统20包括:核心网21、CPU22、无线节点23以及终端24,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无线节点2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终端24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核心网21与CPU22进行连接,CPU22与无线节点23进行连接,无线节点23与终端24进行连接。核心网21、CPU22、无线节点23以及终端24之间可以采用有线方式连接,也可以采用无线方式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0042] 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系统20可以用于物联网,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系统20可以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多个内存、存储有多个操作系统的存储装置等硬件。[0043] 核心网21可以用于物联网,用于控制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系统20中包括的CPU22、无线节点23,以控制进行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0044] CPU22可以用于物联网,用于处理从无线节点23接收到的数据信息,执行对应的功能。[0045] 无线节点23可以用于物联网,用于与终端24进行网络交互,接收或发送数据包、信令消息等。[0046] 需要说明的,核心网21、CPU22、无线节点23以及终端24可以为相互独立的设备,也可以集成于同一设备中,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0047] 当核心网21、CPU22、无线节点23以及终端24集成于同一设备时,核心网21、CPU22、无线节点23以及终端24之间的通信方式为该设备内部模块之间的通信。这种情况下,二者之间的通信流程与“核心网21、CPU22、无线节点23以及终端24之间相互独立的情况下,二者之间的通信流程”相同。[0048] 在本发明提供的以下实施例中,本发明以核心网21、CPU22、无线节点23以及终端24相互独立设置为例进行说明。[0049] 本发明通过在相关的节点上进行功能升级,在上行数据触发过程中,终端需要对下一发送时隙或者更长时间的业务需求进行提取,并可以定位其位置信息,并可以按需将这些信息进行压缩、传输;无线节点(基站)需要采集天线的下倾角和水平角对应的可调节范围和可调整的步长,并将天线角度信息和终端上报的信息,合并后上报至CPU;然后CPU进行无线节点配置天线角度参数的计算。在下行触发流程中,CPU接收核心网下发的数据,向无线节点和终端发出寻呼,无线节点需要采集本身的位置和天线角度所支持的可调范围信息,并综合终端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合并后发送到CPU进行处理;而在CPU计算出合适的天线角度参数后,无线节点需要进行天线角度参数的配置。CPU模块进行分布式网络的计算,通过获取本区域内无线节点和终端需求,并以区域节点平均干扰最小化和用户需求速率保证最大化为综合限制条件,实现最优化节点天线角度参数的选取。[005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进行描述。[0051]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应用于包括多个内存以及多个中央处理器CPU的终端,包括S201‑S203:[0052] S201、在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获取下一TTI对应的目标信息。[0053] 其中,目标信息包括目标上行数据对应的信息,目标上行数据为下一TTI待发送的数据。[0054]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终端以6G终端为例、无线节点以6G无线节点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对本发明不做限定。[0055]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在6G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将不同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调整融入,实现天线角度自适应调整的6G分布式天线架构。通过在终端、无线节点和CPU节点上进行设备改造,通过添加功能模块和必要的信令流程实现整个架构,并在CPU上完成相邻无线节点干扰和终端需求计算和平衡,最终完成一个TTI或一个数据流内最佳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案,并将建议配置的天线角度参数传达到无线节点。[0056]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6G终端为了实现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实现方式,在上行发送阶段(即上行触发过程)需要在终端中新增如下功能:业务需求轮廓提取单元、位置采集单元、混合信令封装单元、上报终端特性单元。[0057]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行发送阶段业务需求轮廓提取单元用于完成获取下一TTI对应的目标信息。[0058] S202、在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将下行信令进行解析,在解析得到第一信息时,获取目标信息。[0059]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下行发送阶段(即下行触发过程),终端完成信令采集、位置信息采集、封装和发送功能,需要添加如下功能模块:信令接收解析单元、终端位置提取单元、信令合成单元、发射处理单元。[0060]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包括的信令接收解析单元具体用于对接收到的信令进行解析处理,以确定个是否触发执行目标信息获取流程。[0061] S203、将目标信息加入到目标信令中,并发送目标信令。[0062]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行发送阶段混合信令封装单元具体用于对信令进行扩展,在信令中加入目标信息,得到目标信令。[0063]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行发送阶段上报终端特性单元具体用于将新合成得到的目标信令发送至无线节点。[0064]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下行发送阶段信令合成单元具体用于将原来的随机接入过程信号和终端的位置信息进行拼接和封装得到目标信令。[0065]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下行发送阶段发射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拼接和封装得到目标信令发送至无线节点。[0066] 在一种设计中,为了获取下一TTI对应的具体的目标信息,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中,上述S201具体可以通过下述S2011实现,并且上述S203具体可以通过下述S2031实现。[0067] S2011、在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获取目标上行数据的业务需求评估信息,和终端的位置信息。[0068]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行发送阶段业务需求轮廓提取单元用于获取下一TTI发送数据的业务需求评估信息,如上行的容量、下行的容量、时延、可靠性等。[0069] 示例性的,业务需求轮廓提取单元可以获取6G终端的标识信息(例如ID)和上行容量信息、下行容量信息等参数信息。[0070]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行发送阶段位置采集单元用于完成对终端当前的位置信息进行采集,并以经纬度信息的方式进行记录。[0071] 示例性的,位置采集单元采集到6G终端(例如终端ID为i)的经纬度信息为(Ai,Bi),并记录该6G终端的经纬度信息。[0072] S2031、将业务需求评估信息和位置信息加入到目标信令中,并在PUCCH信道上发送目标信令。[0073] 其中,目标信令为随机接入信令或RRCconnection信令。[0074]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行发送阶段混合信令封装单元具体用于将原来的随机接入信令或RRCconnection信令进行了扩展,在信令中加入业务需求评估信息和位置信息。[0075] 示例性的,以随机接入信令为例,格式可以如下:[0076] 随机接入过程;[0077] 1—N原来的随机接入信令内容;[0078] N+1—N+2吞吐量需求;[0079] N+1上行吞吐量需求;[0080] N+2下行吞吐量需求;[0081] N+3终端经纬度信息。[0082]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行发送阶段上报终端特性单元具体用于在PUCCH信道上将新合成的随机接入过程信令(即目标信令)发出。[0083]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下行发送阶段信令合成单元具体用于将原来的随机接入过程信令和终端的位置信息进行拼接和封装。[0084] 示例性的,封装后的格式可以如下:[0085] 随机接入过程;[0086] 1—N原来的随机接入信令内容;[0087] N+1—N+2吞吐量需求;[0088] NAN;[0089] N+3终端经纬度信息。[0090]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下行发送阶段发射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在PUCCH信道上将新合成的随机接入过程信令(即目标信令)发出。[0091] 在一种设计中,为了确定获取目标信息的时机,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中,上述S202具体可以通过下述S2021实现。[0092] S2021、在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将下行信令进行解析,在解析得到paging信息或下一TTI数据包到达定向信息时,记录下行信令并获取目标信息。[0093]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下行发送阶段信令接收解析单元具体用于对接收到的无线节点下发的信令进行解析,如果解析得到paging信息或者下一TTI数据包到达定向信息,则记录接收到的信令,并启动终端外置采集(即开启信息测量)。[0094] 示例性的,终端在接收到无线节点下发的信令时,首先确定该信令是否为paging信息,在确定信令不为paging信息时,再确定该信令是否为RRCconnection或数据包,若该信令不为RRCconnection或数据包,则继续检测无线节点下发的信令;若该信令为RRCconnection或数据包,则开始进行终端位置信息采集流程;另一方面,在确定信令为paging信息时,确定无线节点所寻呼的终端是否为本终端,在无线节点所寻呼的终端为本终端时,开始进行终端位置信息采集流程。[0095]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下行发送阶段终端位置提取单元用于完成对终端当前的位置信息进行采集,并以经纬度信息的方式进行记录。[0096]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应用于包括多个内存以及多个中央处理器CPU的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无线节点和中央处理器CPU,包括S301‑S303:[0097] S301、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时,无线节点接收当前TTI对应的第一封装数据,并解析得到终端的业务需求评估信息和位置信息。[0098]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无线节点用于完成信号提取、分离、自身能力位置信息提取,数据信息再封装、按需配置天线角度参数调整的基本功能,无线节点在上行发送阶段包括如下新增功能:终端信息提取单元、无线节点可配置的天线角度范围提取单元、无线节点位置信息单元、综合信息封装发送单元。[0099]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行发送阶段终端信息提取单元具体用于从每个TTI接收到的终端发射的数据包中解析出终端的业务需求评估信息和位置信息。[0100] 示例性的,终端信息提取单元在提取信息后,获取如下信息列表,如表一所示:[0101] 表一[0102] 终端ID 终端上行吞吐量 终端下行吞吐量 终端经度 终端维度终端1 Tup1 Tdown1 La1 Lo1终端2 Tup2 Tdown2 La2 Lo2终端3 Tup3 Tdown3 La3 Lo3[0103] S302、无线节点获取节点所支持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并将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终端列表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0104] 其中,终端列表包括多个终端信息,天线角度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天线下倾角、天线水平角。[0105]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行发送阶段无线节点获取终端列表,该终端列表包括有该无线节点所对应的全部终端的信息参数。[0106]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无线节点可以将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终端列表封装入对应的信令中。[0107] S303、无线节点通过信令的方式将第二封装数据发送至CPU。[0108] 在一种设计中,为了具体确定第二封装数据所包括的内容,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S302具体可以包括下述S401‑S402。[0109] S401、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无线节点获取节点所支持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无线节点位置信息。[0110]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行发送阶段无线节点可配置的天线角度范围提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数据,以获取无线节点的天线下倾角和天线水平角。天线下倾角和天线水平角可以从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对天线的覆盖进行描述,在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优化过程中,天线下倾角和天线水平角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两种方法。一般来说,天线角度可以调整的范围较小。[0111]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天线下倾角:是天线和竖直面的夹角,图中分别从示意图和投射图给出了实例,天线下倾角用于表征天线可以覆盖的远近。[0112] 又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天线水平角:又称为方位角,可以理解为正北方向的平面顺时针旋转到和天线所在平面重合时,所对应的角度,可以微调,但是不能与同一站上其他扇形区重叠。如表二所示,为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整范围。[0113] 表二[0114][0115]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行发送阶段无线节点位置信息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无线节点的位置信息,以用于后续不同节点间干扰等计算。[0116] 示例性的,无线节点位置信息单元可以获取每个无线节点的ID信息,并获取每个node node无线节点对应的经度信息La i和纬度信息Lo i。[0117] S402、将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无线节点位置信息、终端上行吞吐量、终端下行吞吐量、终端位置信息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0118]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行发送阶段综合信息封装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对无线节点和终端的信息列表进行封装,并以信令方式发送到CPU。封装信息如下表三所示:[0119] 在一种设计中,为了具体确定第二封装数据所包括的内容,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S302具体可以包括下述S501‑S502。[0120] S501、在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无线节点获取节点所支持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无线节点位置信息。[0121]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下行发送阶段无线节点可配置的天线角度范围提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无线节点的天线下倾角可调整范围和天线水平角可调整范围的数据,一般来说,天线角度可以调整的范围较小。[0122] 表三[0123][0124]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下行发送阶段无线节点位置信息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无线节点的位置信息,以用于后续不同节点间干扰等计算。[0125] S502、将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无线节点位置信息、终端位置信息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0126]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无线节点在下行发送阶段,包括的新增功能,与在上行发送阶段包括的新增功能相同,即无线节点在下行发送阶段包括的新增功能为:终端信息提取单元、无线节点可配置的天线角度范围提取单元、无线节点位置信息单元、综合信息封装发送单元。[0127]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下行发送阶段综合信息封装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对无线节点和终端的信息列表进行封装,并以信令方式发送到CPU。封装信息如下表四所示:[0128] 表四[0129][0130] 在一种设计中,为了确定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具体还可以包括下述S601‑S602。[0131] S601、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时,CPU从第二封装数据中获取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第二信息。[0132] 其中,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无线节点位置信息、终端下行吞吐量、终端位置信息、拟服务的无线节点ID。[0133]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CPU用于实现基于终端信息和无线节点信息对最优化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的计算,是本发明的核心计算能力模块。[0134]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行发送阶段(或下行发送阶段)CPU需要提取上报的无线节点信息和终端信息,并进行综合计算后获取最优的天线角度参数配置方案,包括如下新增功能:无线节点天线角度参数和位置提取单元、终端信息提取单元、综合计算单元、建议天线角度参数分配单元。[0135]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无线节点天线角度参数和位置提取单元具体用于从与CPU连接中的全部无线节点信令中提取出该无线节点对应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位置信息,如下表五所示:[0136] 表五[0137][0138]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行发送阶段终端信息提取单元具体用于提取每个终端的相关信息,包括终端ID、终端下行吞吐量、终端经度、终端纬度、拟服务无线节点ID等,如表六所示:[0139] 表六[0140] 终端ID 终端下行吞吐量 终端经度 终端纬度 拟服务无线节点ID终端1 Tdown1 La1 Lo1 无线节点1、2终端2 Tdown2 La2 Lo2 无线节点2、3终端i Tdowni Lai Loi 无线节点2、4[0141]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下行发送阶段终端信息提取单元具体用于提取每个终端的相关信息,包括终端ID、终端经度、终端纬度、拟服务无线节点ID等。[0142] 可以理解,在下行发送阶段终端信息提取单元提取的相关信息相对于上行发送阶段终端信息提取单元提取的相关信息,无需提取终端下行吞吐量。[0143] S602、CPU对无线节点进行天线角度参数配置计算,确定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并将天线角度参数发送至无线节点。[0144]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综合计算单元具体是针对采集额数据进行不同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的计算单元,采用2个指标做为约束条件,CPU下全部无线节点的平均干扰最小化和用户需求保障度最大化。[0145]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建议天线角度参数分配单元具体用于将选定的天线角度参数采用信令的模式发送给不同的无线节点,例如:无线节点1的天线下倾角为AnD1、天线水平角为AnH1;无线节点2的天线下倾角为AnD2、天线水平角为AnH2;无线节点3的天线下倾角为AnD3、天线水平角为AnH3;。[0146] 在一种设计中,为了确定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S602具体可以包括下述S6021‑S6022。[0147] S6021、CPU根据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生成遍历列表,并根据无线节点的位置信息和天线角度参数,计算无线节点的平均干扰,确定当前最小干扰所对应的终端的拟吞吐量。[0148] S6022、根据全部终端的拟吞吐量确定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0149]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首先按照不同无线节点的位置情况,按照不同的天线角度参数配置情况计算一个无线节点的参数,如下所示为无线节点i的平均干扰,一般采用距离进行计算:[0150][0151] 其中,N为全部CPU中连接的无线节点的数量,fik(Dij)为无线节点j对无线节点i的K干扰,Infi为无线节点i受到CPU下全部其他无线节点干扰的平均值。进一步的计算平均CPU下的全部干扰为:[0152][0153] 对于不同天线角度参数组合下的CPU平均干扰进行升序排序,然后计算按照当前最小干扰下的天线角度参数配置计算每个终端下行的拟获得吞吐量,这里按照终端和节点的位置进行计算:[0154][0155] 进一步的分析全部终端的吞吐量支持情况,j的取值从1到M,遍历全部无线节点下的终端,如果 并且 为满意的终端,则计算出满意终端的数量占比为: 如果满意终端的数量占比超过90%,就选用该天线角度参数配置,如没有则选用次最小干扰对应的天线角度参数配置。[0156] 具体的,无线节点干扰‑衰减计算算法,添加无线节点对原有节点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一般随着无线节点的增加干扰逐步增大,然后干扰趋于一个相关高值,区域吞吐量先递增再递减,参考上面给出的区域极限容量模型,需要明确无线节点‑无线节点的衰减程度。但是这个现网环境和网络仿真下基本无法实现,需要使用数学建模的方式进行计算。[0157] 首先,建立用户分布距离与服务无线节点间的关系,假设传送的信道是一致的,用户选取无线接入只基于信号强度,即接入距离最近的无线节点。服务无线节点与用户的分布可以使用下式表示:[0158] Lemma1:PDFfRm是用户与无线节点间的距离分布函数:[0159] fRm(r)=2πλmrexp(‑πλmr2)公式四[0160] 其中,λm为无线节点的密度,单位km2,Rm为用户到无线节点m的距离。[0161] 其次,计算用户接入无线的概率函数,我们假设用户可能接入到无线节点。当时,用户接入小基站m,其中RM和Rm是用户到最近的无线节点MaBS和无线基站MiBS的距离。下式给出一个用户接入一个指定小基站的概率:[0162] Lemma.2:一个用户接入一个指定无线节点的概率分布函数:[0163][0164] 再计算无线节点间的干扰,终端接入一个无线节点后,其他的无线节点的信号对终端都是存在干扰,因此对于一个终端,干扰可以用下式表示:[0165][0166] 其中,B0是终端连接到的无线节点,ri是第i个MiBS(不是接入的无线节点)。[0167] 从而可以得到干扰分布函数:[0168][0169] 其中,公式五根据规定模型进行计算和获取,通过公式四到公式七,可以获取一定区域内终端连接无线节点受到的总干扰,假设Am=AM=4,则[0170][0171][0172] 其中,此处使用逼近函数获取。[0173] 进一步的,提供一种某一天线角度参数配置计算每个终端上下行的拟获得吞吐量的一种实现方式,按照上述公式六得到的单个终端获得的干扰值和终端获得的有用信号(可以是SS‑RSRP,也可以从SSB信令中获取),可以获取不同频率下对应的SINR值:SS_SINR=SS_RSRP‑I,按照香农定理,可以获得SINR与吞吐量的关系,计算公式如下:[0174] T=W×log2(1+S/N)≈W×log2(1+SINR)公式十[0175] 其中,T为吞吐量,W为功率。[0176]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建议天线角度参数分配单元将选定的天线角度参数采用信令的模式发送给不同的无线节点,例如:无线节点1的上行频点为fup,下行频点为fdown,功率为W1。[0177] 在一种设计中,为了获取数据需求轮廓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在S601之后,具体还可以包括下述S6011。[0178] S6011、在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CPU对从核心网获取的目标下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数据需求轮廓信息。[0179] 其中,数据需求轮廓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下行吞吐量和终端上行吞吐量。[0180]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下行发送阶段CPU需要提取上报的无线节点信息和终端信息,并进行综合计算后获取最优的天线角度参数分配方案,相对于上行发送阶段,CPU包括的新增功能:无线节点天线角度参数和位置提取单元、终端信息提取单元、综合计算单元、建议天线角度参数分配单元之外,还包括下行数据轮廓提取模块。[0181]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下行数据轮廓提取模块具体用于CPU对核心网下发的数据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得出数据的需求轮廓。每个终端对应一个终端下行吞吐量,例如:终端1对应的下行吞吐量为Tdown1、终端2对应的下行吞吐量为Tdown2、终端3对应的下行吞吐量为Tdown3。[0182] 示例性的,如图13所示,终端、无线节点CPU和核心网在上行发送阶段对应的信令流程示意图。终端提取上传数据需求并采集终端的位置信息,从而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加入业务概述和终端的位置信息,并传输至无线节点。无线节点进行可以用于分配的天线角度可调范围查询,并将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可调范围和终端对应的信息封装到随机接入信令中。无线节点通过在随机接入过程加入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可调范围和终端信息,发送至CPU,CPU分离出随机接入信令,并存储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可调范围和终端信息,然后向核心网传输随机接入过程。CPU进一步计算不同无线节点需要的天线角度参数配置并将计算得到的无线节点天线角度参数下发至无线节点,从而无线节点可以根据CPU下发的参数进行天线角度参数配置,并将配置完成信令发送至CPU,同时CPU向核心网确认配置完成,以进行上下行数据的传输。[0183] 又示例性的,如图14所示,终端、无线节点CPU和核心网在下行发送阶段对应的信令流程示意图。在下行数据到达核心网时,核心网向CPU传输寻呼信令,CPU将寻呼信令进一步传输至无线节点,无线节点进一步将寻呼信令传输至终端,以触发终端采集终端的位置信息,并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加入终端的位置信息,传输至无线节点。无线节点进行可以用于分配的天线角度可调范围查询,并将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可调范围和终端对应的信息封装到随机接入信令中。无线节点通过在随机接入过程加入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可调范围和终端位置信息,发送至CPU,使得CPU分离出随机接入信令,并存储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可调范围和终端位置信息,然后向核心网传输随机接入过程。核心网将先行数据传输至CPU,CPU存储下行数据并提取下行数据轮廓,以进一步计算不同无线节点需要的天线角度参数配置,并将计算得到的无线节点天线角度参数下发至无线节点,从而无线节点可以根据CPU下发的参数进行天线角度参数配置,并将配置完成信令发送至CPU,以进行上下行数据的传输。[0184]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进一步加强6G分布式天线架构,分别从上行触发和下行触发两个角度,不同无线节点可以通过配置差异化的天线下倾角和天线水平角的技术融入到6G分布式天线架构中,通过在终端、无线节点和CPU的功能加强,从而实现天线角度自适应调节的联合分布式部署的要求,满足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目标。考虑到不同天线下倾角和天线水平角配置参数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情况且具备一定的干扰隔离,因此旨在通过调整不同节点的天线下倾角和天线水平角,达到干扰消除和用户需求满足的要求。[0185]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在分布式网络架构中进行天线角度自适应调整的场景中,在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可以获取下一TTI对应的待发送的目标上行数据的目标信息;或者在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将下行信令进行解析,在解析得到第一信息时,获取目标信息;从而将目标信息加入到目标信令中,并发送目标信令。以在进行数据传输时,无线节点接收当前TTI对应的第一封装数据,并解析得到终端的业务需求评估信息和位置信息;进一步的,无线节点获取节点所支持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并将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包括多个终端信息的终端列表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并通过信令的方式将第二封装数据发送至CPU。从而可以在考虑对不同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解决越区覆盖的问题,合理的使用频谱资源,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有效提升网络质量。[0186]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0187]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0188]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40用于在分布式网络架构中,解决越区覆盖的问题,合理的使用频谱资源,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有效提升网络质量,例如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该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40包括:获取单元401、处理单元402和发送单元403。[0189] 获取单元401,用于在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获取下一TTI对应的目标信息,目标信息包括目标上行数据对应的信息,目标上行数据为下一TTI待发送的数据。[0190] 处理单元402,用于在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将下行信令进行解析。[0191] 获取单元401,还用于在解析得到第一信息时,获取目标信息。[0192] 处理单元402,还用于将目标信息加入到目标信令中。[0193] 发送单元403,用于发送目标信令。[0194]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40中,获取单元401,具体用于获取目标上行数据的业务需求评估信息,和终端的位置信息。[0195] 处理单元402,具体用于将业务需求评估信息和位置信息加入到目标信令中。[0196] 发送单元403,具体用于在PUCCH信道上发送目标信令,目标信令为随机接入信令或RRCconnection信令。[0197]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40中,处理单元402,具体用于将下行信令进行解析,在解析得到paging信息或下一TTI数据包到达定向信息时,记录下行信令。[0198] 获取单元401,具体用于获取目标信息。[0199]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50用于在分布式网络架构中,合理的使用频谱资源,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有效提升网络质量,例如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该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50包括:接收单元501、处理单元502、获取单元503和发送单元504。[0200] 接收单元501,用于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时,无线节点接收当前TTI对应的第一封装数据。[0201] 处理单元502,用于解析得到终端的业务需求评估信息和位置信息。[0202] 获取单元503,用于无线节点获取节点所支持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0203] 处理单元502,还用于将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终端列表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终端列表包括多个终端信息,天线角度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天线下倾角、天线水平角。[0204] 发送单元504,用于无线节点通过信令的方式将第二封装数据发送至CPU。[0205]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50中,获取单元503,具体用于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无线节点获取节点所支持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无线节点位置信息。[0206] 处理单元502,具体用于将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无线节点位置信息、终端上行吞吐量、终端下行吞吐量、终端位置信息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0207]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50中,获取单元503,具体用于在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无线节点获取节点所支持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无线节点位置信息。[0208] 处理单元502,具体用于将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无线节点位置信息、终端位置信息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0209]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50中,获取单元503,还用于在无线节点通过信令的方式将第二封装数据发送至CPU之后,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或下行数据传输时,CPU从第二封装数据中获取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无线节点位置信息、终端下行吞吐量、终端位置信息、拟服务的无线节点ID。[0210] 处理单元502,还用于CPU对无线节点进行天线角度参数配置计算,确定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0211] 发送单元504,还用于将天线角度参数发送至无线节点。[0212]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50中,处理单元502,具体用于CPU根据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生成遍历列表,并根据无线节点的位置信息和天线角度参数,计算无线节点的平均干扰,确定当前最小干扰所对应的终端的拟吞吐量。[0213] 处理单元502,还用于根据全部终端的拟吞吐量确定无线节点的天线角度参数。[0214]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装置50中,处理单元502,还用于在CPU从第二封装数据中获取天线角度参数可调范围和第二信息之后,在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CPU对从核心网获取的目标下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数据需求轮廓信息,数据需求轮廓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下行吞吐量和终端上行吞吐量。[0215] 在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上述集成的模块的功能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另外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一种电子设备60,用于在分布式网络架构中,合理的使用频谱资源,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有效提升网络质量,例如用于执行图3或图6所示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该电子设备60包括处理器601,存储器602以及总线603。处理器601与存储器602之间可以通过总线603连接。[0216] 处理器601是通信装置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6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CPU),也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0217] 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6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17中所示的CPU0和CPU1。[0218] 存储器6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EPROM)、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0219]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存储器602可以独立于处理器601存在,存储器602可以通过总线603与处理器601相连接,用于存储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处理器601调用并执行存储器602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代码时,能够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0220]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602也可以和处理器601集成在一起。[0221] 总线603,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ISA)总线、外围设备互连(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0222] 需要指出的是,图17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该电子设备60的限定。除图17所示部件之外,该电子设备6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0223] 作为一个示例,结合图15,电子设备中的获取单元401、处理单元402和发送单元403实现的功能与图17中的处理器601的功能相同。[0224] 作为一个示例,结合图16,电子设备中的接收单元501、处理单元502、获取单元503和发送单元504实现的功能与图17中的处理器601的功能相同。[0225] 可选的,如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6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604。[0226] 通信接口604,用于与其他设备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该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无线接入网,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604可以包括用于接收数据的接收单元,以及用于发送数据的发送单元。[0227] 在一种设计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通信接口还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0228] 图1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另一种硬件结构。如图18所示,电子设备70可以包括处理器701、通信接口702、存储器703以及总线704。处理器701与通信接口702、存储器703耦合。[0229] 处理器701的功能可以参考上述处理器601的描述。此外,处理器701还具备存储功能,可以参考上述存储器602的功能。[0230] 通信接口702用于为处理器701提供数据。该通信接口702可以是通信装置的内部接口,也可以是通信装置对外的接口(相当于通信接口604)。[0231] 需要指出的是,图18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70的限定,除图18所示部件之外,该电子设备7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0232]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0233]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的各个步骤。[0234]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天线角度自适应方法。[0235]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PROM)、寄存器、硬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人以合适的组合、或者本领域数值的任何其他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0236] 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应用于上述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也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0237]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专利地区:北京
专利申请日期:2021-11-04
专利公开日期:2024-07-26
专利公告号:CN11412272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