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左右滑动选省市

多功能复苏机及其控制方法发明专利

更新时间:2024-10-01
多功能复苏机及其控制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类型:发明专利;
地区:广东-深圳;
源自:深圳高价值专利检索信息库;

专利名称:多功能复苏机及其控制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号:CN202110870101.4

专利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权利人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上横朗社区福龙路旁恒大时尚慧谷大厦1栋101

专利发明(设计)人:王瑞强,邓潇彬,王保华,高贵锋,胡榜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功能复苏机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多功能复苏机包括腹部提压装置、胸部按压装置及无线连接装置,所述腹部提压装置包括提压主机、连接于提压主机的两侧的两第一支撑臂及提压头,提压头可相对于提压主机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胸部按压装置包括按压主机、连接于按压主机的两侧的两第二支撑臂及按压头,按压头可相对于按压主机做直线往复运动;两第一支撑臂与两第二支撑臂一一相对设置,至少一第一支撑臂与一第二支撑臂可拆卸连接;所述无线连接装置包括发送部和接收部,所述发送部设于提压主机和按压主机中的至少一者,接收部设于提压主机和按压主机中的至少另一者。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多功能复苏机的救助效果好且方便携带。

主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复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复苏机包括:
腹部提压装置,所述腹部提压装置包括提压主机、两第一支撑臂及提压头,两所述第一支撑臂分别连接于所述提压主机的两侧,所述提压头可相对于所述提压主机做直线往复提压运动;
胸部按压装置,所述胸部按压装置包括按压主机、两第二支撑臂及按压头,两所述第二支撑臂分别连接于所述按压主机的两侧,所述按压头可相对于所述按压主机做直线往复运动;
两所述第一支撑臂与两所述第二支撑臂一一相对设置,且至少一所述第一支撑臂与一第二支撑臂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提压头和按压头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及无线连接装置,所述无线连接装置包括可信号传输的发送部和接收部,所述发送部设于所述提压主机和所述按压主机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接收部设于所述提压主机和所述按压主机中的至少另一者;
所述提压主机包括提压外壳和设于所述提压外壳内的第一控制电路板,所述发送部和接收部均设于所述提压外壳,并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按压主机包括按压外壳和设于所述按压外壳内的第二控制电路板,所述发送部和接收部设于所述按压外壳,并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腹部提压装置还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第一支撑臂远离所述提压主机的两端部;
所述胸部按压装置还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第二支撑臂远离所述按压主机的两端部;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复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朝向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侧面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支撑臂朝向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侧面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扣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复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本体和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卡扣,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开设有卡孔,所述卡扣卡合于所述卡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复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端部的插块,所述插块开设有凹槽,所述卡扣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凹槽的槽壁,所述第二本体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周壁开设有卡孔,所述插块插入所述插槽内,所述卡扣具有陷入所述凹槽的避让状态和卡入所述卡孔内的锁固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复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相对的两侧开设有两容纳槽,每一所述容纳槽的槽壁可活动连接有一所述卡扣,所述卡孔设有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插槽相对的两侧壁。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复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压主机还包括设于所述提压外壳内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提压头,以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提压头进行相对于所述提压外壳的直线往复运动;
所述按压主机还包括设于所述按压外壳内的第二驱动电机及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按压头,以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提压头进行相对于所述提压外壳的直线往复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复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均为丝杆和与所述丝杆转动连接的螺母,所述提压头与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螺母连接,所述按压头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螺母连接;
和/或,所述按压头与所述第二传动件可拆卸连接;
和/或,所述提压头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可拆卸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复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压头包括相连接的连接轴和按压板,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按压板背离所述连接轴的表面开设负压吸附槽。
9.一种多功能复苏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复苏机为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复苏机,其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胸部按压装置和腹部提压装置开机的情况下,两者接收运行模式的选择信号;
当接收到选择信号的是所述按压主机和提压主机中的一者时,则其判断所述运行模式是否为联动模式;
若是,则所述按压主机和所述提压主机中进行判断的一者的发送部发出请求连接的信号至另一者的接收部;
当接收到连接成功的信号时,控制所述按压主机驱动所述按压头进行往复按压运动,且所述提压主机驱动所述提压头进行往复提压运动。 说明书 : 多功能复苏机及其控制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复苏机及其控制方法。背景技术[0002]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用于对出现急性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目的是为了恢复患者自主行为。目前,大多数的心肺复苏主要以胸外按压为救助方式,通常包括机械和徒手,如此,由于其按压位置局限性,且当患者年龄较大,或者患者存在胸肋骨骨折或胸廓畸形等胸外按压禁忌的情况时,直接限制了胸部按压技术的实施,贻误抢救时机,导致抢救不成功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也有单独以腹部按压来达到复苏的方式,但并没有两种方式结合的心肺复苏设备,导致救助成功率低。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复苏机,旨在得到一种可提高救助成功率的复苏设备。[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多功能复苏机包括:[0005] 腹部提压装置,所述腹部提压装置包括提压主机、两第一支撑臂及提压头,两所述第一支撑臂分别连接于所述提压主机的两侧,所述提压头可相对于所述提压主机做直线往复提压运动;[0006] 胸部按压装置,所述胸部按压装置包括按压主机、两第二支撑臂及按压头,两所述第二支撑臂分别连接于所述按压主机的两侧,所述按压头可相对于所述按压主机做直线往复运动;[0007] 两所述第一支撑臂与两所述第二支撑臂一一相对设置,且至少一所述第一支撑臂与一第二支撑臂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提压头和按压头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及[0008] 无线连接装置,所述无线连接装置包括可信号传输的发送部和接收部,所述发送部设于所述提压主机和所述按压主机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接收部设于所述提压主机和所述按压主机中的至少另一者。[0009]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提压主机包括提压外壳和设于所述提压外壳内的第一控制电路板,所述发送部和接收部均设于所述提压外壳,并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电连接;[0010] 所述按压主机包括按压外壳和设于所述按压外壳内的第二控制电路板,所述发送部和接收部设于所述按压外壳,并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电连接。[0011]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臂朝向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侧面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支撑臂朝向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侧面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扣连接。[0012]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本体和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卡扣,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开设有卡孔,所述卡扣卡合于所述卡孔内。[0013]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端部的插块,所述插块开设有凹槽,所述卡扣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凹槽的槽壁,所述第二本体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周壁开设有卡孔,所述插块插入所述插槽内,所述卡扣具有陷入所述凹槽的避让状态和卡入所述卡孔内的锁固状态。[0014]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插块相对的两侧开设有两所述容纳槽,每一所述容纳槽的槽壁可活动连接有一所述卡扣,所述卡孔设有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插槽相对的两侧壁。[0015]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腹部提压装置还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第一支撑臂远离所述提压主机的两端部;[0016] 所述胸部按压装置还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第二支撑臂远离所述按压主机的两端部;[0017] 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可拆卸连接。[0018]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提压主机还包括设于所述提压外壳内的第一驱动电机及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提压头,以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提压头进行相对于所述提压外壳的直线往复运动;[0019] 所述按压主机还包括设于所述按压外壳内的第二驱动电机及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按压头,以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提压头进行相对于所述提压外壳的直线往复运动。[0020]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均为丝杆和与所述丝杆转动连接的螺母,所述提压头与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螺母连接,所述按压头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螺母连接;[0021] 和/或,所述按压头与所述第二传动件可拆卸连接;[0022] 和/或,所述提压头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可拆卸连接。[0023]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提压头包括相连接的连接轴和按压板,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按压板背离所述连接轴的表面开设负压吸附槽。[0024]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多功能复苏机的控制方法,所述多功能复苏机为如上任一所述的多功能复苏机,其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25] 在所述胸部按压装置和腹部提压装置开机的情况下,两者接收运行模式的选择信号;[0026] 当接收到选择信号的是所述按压主机和提压主机中的一者时,则其判断所述运行模式是否为联动模式;[0027] 若是,则所述按压主机和所述提压主机中进行判断的一者的发送部发出请求连接的信号至另一者的接收部;[0028] 当接收到连接成功的信号时,控制所述按压主机驱动所述按压头进行往复按压运动,且所述提压主机驱动所述提压头进行往复提压运动。[0029]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多功能复苏机包括胸部按压装置和腹部提压装置,腹部提压装置在两第一支撑臂的支撑下,可以实现驱动提压头做直线往复的提压运动,从而对患者腹部进行提压复苏;胸部按压装置在两第二支撑臂的支撑下,可以实现驱动按压头做直线往复的按压运动,从而对患者的胸部进行按压复苏,当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对应放置,并进行连接后,使得提压头与按压头位于同一直线上,实现对患者的胸部和腹部的同时提压,有效提高心肺复苏效果。同时,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可拆卸连接,从而可以将胸部按压装置与腹部提压装置拆开,两者可以单独进行使用,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仅对腹部和/或胸部的提压,从而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救助,单独使用时结构简单小巧,提高救助效率。再者,多功能复苏机还包括无线连接装置,其包括的发送部和接收部可以分别设置在按压主机和提压主机中,也可以在按压主机和提压主机中均设置接收部和发送部,从而实现腹部提压装置与胸部按压装置的无线连接,进而实现统一控制的联动方式,提高操作效率和救助成功率。附图说明[003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0031] 图1为本发明多功能复苏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32] 图2为图1所示多功能复苏机的爆炸图;[0033] 图3为图1所示多功能复苏机中胸部按压装置的爆炸图;[0034] 图4为图1所示多功能复苏机中腹部提压装置的爆炸图;[0035] 图5为图3所示胸部按压装置中的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传动件的爆炸图;[0036] 图6为提压头的结构示意图;[0037] 图7为图1所示多功能复苏机应用状态图;[0038] 图8为本发明多功能复苏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0039] 附图标号说明:[0040][0041][0042]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004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44]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0045]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0046]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0047]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功能复苏机100。[0048] 请参照图1和图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多功能复苏机100包括:腹部提压装置10、胸部按压装置30及无线连接装置,所述腹部提压装置10包括提压主机11、两第一支撑臂13及提压头15,两所述第一支撑臂13分别连接于所述提压主机11的两侧,所述提压头15可相对于所述第提压主机11做直线往复提压运动;[0049] 所述胸部按压装置30包括按压主机31、两第二支撑臂33及按压头35,两所述第二支撑臂33分别连接于所述按压主机31的两侧,所述按压头35可相对于所述按压主机31做直线往复运动;[0050] 两所述第一支撑臂13与两所述第二支撑臂33一一相对设置,且至少一所述第一支撑臂13与一第二支撑臂33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提压头15和按压头35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0051] 所述无线连接装置包括可信号传输的发送部117和接收部311,所述发送部117设于所述提压主机11和所述按压主机31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接收部311设于所述提压主机11和所述按压主机31中的至少另一者。[0052] 本实施例中,多功能复苏机100包括可以联合使用的腹部提压装置10和胸部按压装置30,其中腹部提压装置10包括有提压主机11和两第一支撑臂13,两第一支撑臂13连接于提压主机11相对的两侧,提压头15连接于提压主机11的下端中部,并位于两第一支撑臂13之间,在两第一支撑臂13起到支撑的情况下,提压头15在提压主机11的驱动下向下按压腹部,并在向上提拉时可以快速提升腹腔,进而使得血液快速回流至心脏,实现心肺复苏。同理的,胸部按压装置30包括按压主体和两第二支撑臂33,两第二支撑臂33连接于按压主体相对的两侧,按压头35连接于按压主机31的下端中部,位于两第二支撑臂33之间,从而在两第二支撑臂33支撑的情况下,在按压主体的驱动下向下按压胸部,再向上运动,再次按压胸部,实现心肺复苏。此处,按压头35与提压头15向下的按压运动为交替进行,也即按压头35向下按压时,提压头15向上提拉,当提压头15向下按压时,按压头35向上运动,实现两者的联合使用,提高心肺复苏效率。[0053] 此处,第一支撑臂13和第二支撑臂33大致呈弧形板状,其结构可以是整体部件,也可以是分体结构组装形成,在此不作限定。当然,为了方便两者配合使用,第一支撑臂13和第二支撑臂33的高度相一致,且两第一支撑臂13之间的间距和两第二支撑臂33之间的间距相同,并根据成年人的身体比例进行设计,从而可以提高多功能复苏机100的使用范围。在实施救助时,将两第一支撑臂13放置于患者腹部的两侧,两第二支撑臂33放置于患者胸部的两侧,则使得两个第一支撑臂13和两第二支撑臂33一一对应设置,此处,第一支撑臂13和第二支撑臂33进行可拆卸连接,例如,螺纹连接、卡扣173连接、绑带连接或磁吸连接等,从而使得腹部提压装置10和胸部按压装置30联合为一体,在实施按压与提压的过程中,结构更加稳定。可选的,至少一第一支撑臂13和一第二支撑臂33进行连接,当两个第一支撑臂13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臂33连接时,结构更加稳定。[0054] 再者,为了实现按压头35与提压头15向下的按压运动为交替进行,在需要两者配合使用时,除了通过第一支撑臂13和第二支撑臂33进行连接后,还需要通过无线连接装置将两者进行无线连接,从而实现多功能复苏机100的联动模式,继而可以将按压主机31与提压主机11实现系统共享,从而统一控制按压头35与提压头15的交替运动,确保按压动作与提压动作的精准性。此处的发送部117与接收部311可以是蓝牙模块,也可以是射频装置或其他可以无线连接部件,能够在近距离靠近是实现信号传输与连接的作用即可。该发送部117可以仅设置在按压主机31中,接收部311仅设置在提压主机11中,通过按压主机31向提压主机11发送连接的信号进行无线连接。或者,发送部117设置在提压主机11,接收部311设置在按压主机31中,则提压主机11向按压主机31发送连接的信号。再或者提压主机11和按压主机31中均设置发送部117和接收部311,两者中的一者可以向另一者发送请求连接的信号进行连接。[0055]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多功能复苏机100包括胸部按压装置30和腹部提压装置10,腹部提压装置10在两第一支撑臂13的支撑下,可以实现驱动提压头15做直线往复的提压运动,从而对患者腹部进行提压复苏;胸部按压装置30在两第二支撑臂33的支撑下,可以实现驱动按压头35做直线往复的按压运动,从而对患者的胸部进行按压复苏,当第一支撑臂13与第二支撑臂33对应放置,并进行连接后,使得提压头15与按压头35位于同一直线上,实现对患者的胸部和腹部的同时提压,有效提高心肺复苏效果。同时,第一支撑臂13与第二支撑臂33可拆卸连接,从而可以将胸部按压装置30与腹部提压装置10拆开,两者可以单独进行使用,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仅对腹部和/或胸部的提压,从而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救助,单独使用时结构简单小巧,提高救助效率。再者,多功能复苏机100还包括无线连接装置,其包括的发送部117和接收部311可以分别设置在按压主机31和提压主机11中,也可以在按压主机31和提压主机11中均设置接收部311和发送部117,从而实现腹部提压装置10与胸部按压装置30的无线连接,进而实现统一控制的联动方式,提高操作效率和救助成功率。[0056]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提压主机11包括提压外壳111和设于所述提压外壳111内的第一控制电路板(未图示),所述发送部117和接收部311均设于所述提压外壳111,并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电连接;[0057] 所述按压主机31包括按压外壳和设于所述按压外壳内的第二控制电路板(未图示),所述发送部117和接收部311设于所述按压外壳,并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电连接。[0058]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用户操作,在提压主机11和按压主机31中均设置有发送部117和接收部311,从而可以使用户通过胸部按压装置30和腹部提压装置10中的任意一者进行操作控制两者的联动,如此,可以提高使用便利性,且能够提高救助效率。[0059] 具体地,提压主机包括提压外壳111和第一控制电路板,该提压外壳111的形状可以是正方体、长方体或是圆柱体等等,在此不做限定。提压外壳111起到保护作用,其内部还设置有与第一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驱动组件,从而通过第一控制电路板控制带动提压头15进行往复运动。该第一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控制处理模块,发送部117与接收部311可以直接设于该第一控制电路板上,从而方便进行信号的传输,同时也可以紧凑结构,减少组装工序。同理的,按压外壳与提压外壳111大致相同,在此不做赘述。第二控制电路板上也设置有控制处理模块,发送部117与接收部311可以直接设于该第二控制电路板上,从而方便进行信号的传输,同时也可以紧凑结构,减少组装工序。[0060]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提压主机11还包括设于所述提压外壳111内的第一驱动电机113及第一传动件11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3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115的一端,所述第一传动件11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提压头15,以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3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提压头15进行相对于所述提压外壳111的直线往复运动;[0061] 所述按压主机31还包括设于所述按压外壳内的第二驱动电机及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按压头35,以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提压头15进行相对于所述提压外壳111的直线往复运动。[0062] 可以理解的,为了实现对提压头15的驱动,提压主机11还包括设于提压外壳111内的第一驱动电机113以及第一传动件115。第一驱动电机113与第一控制电路板电连接,进而可以通过电动控制的方式实行机械按压救助。具体地,第一控制电路板可自动控制按压的频率和按压深度,例如,第一控制电控板连接有传感器,通过传感器的检测,先控制按压头35向上移动,到达移动极限后,再开始向下移动,在刚接触到患者身体时定义为按压起始位置,根据按压标准控制按压头35向下按压的深度。可知,本申请中的上下方位是以第一支撑臂13竖直放置,第一支撑臂13靠近提压主机11的一端为上端,第一支撑臂13远离提压主机11的一端为下端。[0063] 同时,为了实现第一驱动电机113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第一传动件115连接于第一驱动电机113与按压头35之间,从而充当转换作用。此处,第一传动件115可包括丝杆1151和螺母1153,提压头15连接螺母1153的端部,第一驱动电机113连接于丝杆1151的上端,从而实现稳定地驱动效果。当然,为了提高按压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按压头35上套设有硅胶垫或按压头35的材质为硅胶。具体地,第一驱动电机113可以是步进或伺服电机,驱动件与丝杆1151的连接方式为皮带轮传动,该驱动方式能够实现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传动效率高,精度高,且能够实现匀速按压,有效提高按压效果,提高救助的有效性。[0064] 同理的,按压主机31包括设于按压外壳内的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传动件,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控制电路板电连接,进而可以通过电动控制的方式实行机械胸部按压救助。第二传动件也包括丝杆1151和螺母1153,按压头35与第二传动件的螺母1153连接,第二驱动电机连接于丝杆1151的上端,从而实现稳定地驱动效果,其他有益效果不再赘述。[0065]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按压头35与所述第二传动件可拆卸连接;[0066] 和/或,所述提压头15与所述第一传动件115可拆卸连接。[0067]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对提压头15进行更换维修,设置提压头15与第一传动件115可拆卸连接,从而在提压头15受损时可以更换,提供便利性,同时也可以在收纳时将提压头15拆卸,以免出现磕碰撞击形成的损坏现象,便于携带。此处的可拆卸连接可以是螺纹连接、卡扣173连接或插接等,在此不作限定。同理的,为了方便对按压头35进行更换维修,设置按压头35与第二传动件可拆卸连接,连接方式可与上述的连接方式相同,例如卡扣173连接,有效提高拆装便利性。[0068]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提压头15包括相连接的连接轴151和按压板153,所述连接轴151与所述第一传动件115可拆卸连接,所述按压板153背离所述连接轴151的表面开设负压吸附槽1531。[0069]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实现连接,提压头15包括连接轴151,与螺母1153的端部相配合。提压板大致呈板状,方便与患者腹部向贴合,负压吸附槽1531开设与提压板背离连接轴151的表面,从而在按压于腹部时可以将负压吸附槽1531内的空气排出形成真空吸附,随着向上提起提压头15快速提拉腹部,使得腹腔形成负压吸引血液快速回流至心脏,继而实现心肺复苏的效果。可选的,连接轴151与提压板为一体成型结构设置,结构强度高且稳定性好,有利于延长提压头15的使用寿命。[0070]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臂13朝向所述第二支撑臂33的侧面设有第一连接部17,所述第二支撑臂33朝向所述第一支撑臂13的侧面设有第二连接部37,所述第一连接部17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7卡扣173连接。[0071]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拆装速率,将第一支撑臂13与第二支撑臂33的连接设为卡扣173连接,两者对接即可实现连接,无需额外的工具,简单方便,有效提高拆装效率,从而提升救助效率。当然,为了保证第一支撑臂13与第二支撑臂33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按压头35对应于胸部位置,提压头15对应于腹部位置,在第一支撑臂13设有第一连接部17,第二支撑臂33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37,使得第一连接部17与第二连接部37卡扣173连接,例如,第一连接部17为卡勾,第二连接部37上延伸形成有卡合孔,卡勾卡固于卡合孔内实施连接,根据人体高度设计第一连接部17与第二连接部37的尺寸,得到合适的匹配位置,提高按压与提压位置的准确性。[0072]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7包括第一本体171和设于所述第一本体171的卡扣173,所述第二连接部37包括第二本体371,所述第二本体371开设有卡孔,所述卡扣173卡合于所述卡孔内。[0073]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第一连接部17和第二连接部37的结构强度,设置第一连接部17包括第一本体171和卡扣173,第一本体171可以呈长条状或长方体形状,通过其增加间距,在第一本体171上设置卡扣173,从而减少卡扣173的延伸长度,在第二本体371上开设卡孔,提高卡扣173连接的强度。[0074]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7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171端部的插块175,所述插块175开设有凹槽,所述卡扣173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凹槽的槽壁,所述第二本体371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周壁开设有卡孔,所述插块175插入所述插槽内,所述卡扣173具有陷入所述凹槽的避让状态和卡入所述卡孔内的锁固状态。[0075]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在第一本体171远离第一支撑臂13的端部连接有插块175,插块175的形状为长方体,第二本体371开设有插槽,插槽的开口形状与插块175相匹配,插块175可以插设于插槽内,增加第一连接部17与第二连接部37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稳定性。在插槽内壁开设有卡孔,卡扣173设于插块175的周面,且卡扣173可在被挤压时能够陷于凹槽内,从而使得插块175插入插槽内,在卡扣173与卡孔对应时,能够自动回复至原始状态而卡固与卡孔内,从而实现了稳定插接式卡扣173连接,有效提高结构稳定性。当然,为了方便拆卸,卡孔可以贯穿第二本体371,从而通过按压卡扣173使其脱离卡孔;或者,在第二本体371上对应卡孔的位置设置有解锁扣373,通过按压解锁扣373使其抵接卡扣173,迫使卡扣173脱离卡孔,有效提高拆卸的效率。[0076]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插块175相对的两侧开设有两所述容纳槽,每一所述容纳槽的槽壁可活动连接有一所述卡扣173,所述卡孔设有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插槽相对的两侧壁。[0077]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第一支撑臂13的连接稳定性,将卡扣173与卡孔设置为两个,两卡扣173分别位于插块175的上下两个表面,将插块175横向插入插槽内,从而将两卡扣173卡合于两卡孔内,第一本体171对接于第二本体371的端面,实现更加稳固的连接,保证腹部提压装置10和胸部按压装置30联合按压的结构稳定性。[0078] 可以理解的,第一连接部17可设于第一支撑臂13的中下部,第二连接部37可设于第二支撑臂33的中下部,从而保证第一支撑臂13与第二支撑臂33的底部的稳定性。[0079] 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腹部提压装置10还包括第一底板19,所述第一底板19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第一支撑臂13远离所述提压主机11的两端部;[0080] 所述胸部按压装置30还包括第二底板39,所述第二底板39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第二支撑臂33远离所述按压主机31的两端部;[0081] 所述第一底板19与所述第二底板39可拆卸连接。[0082] 可知的,当有第一支撑臂13支撑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腹部提压装置10的稳定性,还设置有第一底板19,连接于两个第一支撑臂13远离提压主机11的端部,在第一底板19位于患者身下时,可以对其进行抵压,继而实现对两第一支撑臂13的稳固限定,防止第一支撑臂13发生偏移或向上被拉起的情况,保证提压运动的稳定性。同理的,胸部按压装置30也设置有第二底板39,第二底板39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第二支撑臂33的端部,也可以保证按压头35在按压过程中胸部按压装置30的结构稳定性。第一底板19的整体形状为弧线板状,当然,第一底板19的周边也可以倒角或者圆滑处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性。第一底板19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或者塑料,结构强度高,有效提高多功能复苏机100的结构稳定性。第一底板19可以是整体板状结构,也可以是多个部件组装形成。第二底板39与第一底板19的材质和形状相一致,从而简化加工,提高生产效率。[0083] 在第一支撑臂13与第二支撑臂33可拆卸连接时,也可以将第一底板19与第二底板39进行可拆卸连接,此处,可拆卸连接可以是螺纹连接、卡扣173连接或插接等,在此不作限定。该结构的设置可进一步提升胸部按压装置30和腹部提压装置10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有效防止两者的晃动,保证提压和按压的稳定性,提高救助成功率。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将第一底板19与第二底板39相抵接即可,从而提高拆装的效率。[0084] 可选的实施例中,两所述第一支撑臂13与所述第一底板19的两端可拆卸连接;[0085] 和/或,两所述第二支撑臂33与所述第二底板39的两端可拆卸连接。[0086]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患者救助的便利性,将第一底板19与第一支撑臂13设置为可拆卸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卡扣173连接,也可以是螺纹连接或插接等,在此不作限定。如此,在救助时,可以将第一底板19先放于患者身下,无需将患者抬起进行装配,有效降低救助难度,特别是在转运过程中或上楼等外部环境影响时,提高救助效率。同时,在完成救助后,还可以将第一底板19与第一支撑臂13进行拆卸,方便将该腹部提压装置10进行储存,方便携带。[0087] 同理的,将第二底板39与第二支撑臂33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扣连接、螺纹或插接等,在救助时,可以将第二底板39先放于患者身下,无需将患者抬起进行装配,有效降低救助难度,提高设备组装的效率。同时,在完成救助后,还可以将第二底板39与第二支撑臂33进行拆卸,方便将该胸部按压装置30进行储存,方便携带。[0088] 此外,为了进一步控制按压过程中的稳定性,第一支撑臂13和第二支撑臂33上还连接有束缚带,束缚带形成有束缚患者手腕的束缚孔,从而有效稳定患者,保证按压的准确性,提高提压和按压效果。且,为了方便救助者的组装,第一支撑臂13和第二支撑臂33上均设置有提拉部,该提拉部可用于手持施力,从而更加方便将多功能复苏机100进行组装。提拉部可以为提拉孔或提拉凸起,在此不作限定。[0089] 同时,为了方便监控多功能复苏机100的工作状态,提压主机11和按压主机31均设有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与各自的电路板电连接,可以将电路板控制的参数显示出来。同时显示装置上还设置有控制按钮,方便用户进行相关的调节。[0090] 请结合图1和图8,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多功能复苏机的控制方法,此处的多功能复苏100为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多功能复苏机100,该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0091] S1:在所述胸部按压装置30和腹部提压装置10开机的情况下,两者接收运行模式的选择信号;[0092] 此处,胸部按压装置30和腹部提压装置10均具有开机按钮,开机按钮与各自的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在需要同时使用两者时,可以分别按压两者的开机按钮,使得胸部按压装置30和腹部提压装置10开机,此时可以将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的显示屏开启,同时各自的控制电路板也准备可以随时接收使用者的指定,从而进行相应指令的控制。[0093] S2:当接收到选择信号的是所述按压主机31和提压主机11中的一者时,则其判断所述运行模式是否为联动模式;[0094] 当使用者选择其中一个装置进行操作时,该装置的控制电路板可以进行相应的指令回应。例如,当按压主机31接收到运行模式的选择信号时,第二控制电路板会对该选择信号进行判断,确定其为独立的按压模式还是联动模式;而当提压主机11收到选择信号时,第一控制电路板会对该选择信号进行判断,确定其为独立的提压模式还是联动模式。[0095] S3:若是,则所述按压主机31和所述提压主机11中进行判断的一者的发送部发出请求连接的信号至另一者的接收部;[0096] 此处,当判断结果为联动模式时,说明需要腹部提压装置10和胸部按压装置30同时配合进行救助。则需要进行判断的装置发起请求连接的信号至未进行判断的装置,从而实现两者的信号连接,实现系统共享。例如,在按压主机31接收到选择信号,并判断为联动模式时,第二控制电路板会控制发送部发送“请求连接”的信号至提压主机11的接收部,如此,可以建立无线连接。同理的,当提压主机11收到选择信号并判断为联动模式时,则由其内部的发送部发送“请求连接”的信号至按压主机31的接收部,建立无线连接。[0097] S4:当接收到连接成功的信号时,控制所述按压主机31驱动所述按压头35进行往复按压运动,且所述提压主机11驱动所述提压头15进行往复提压运动。[0098] 当发送请求连接的装置接收到连接成功的信号时,说明提压主机11与按压主机31已经无线连接了,此时两者的控制电路板则实现了信号互通的效果。在其中一个装置上进行启动或调整参数的操作时,另一装置也会同样进行相应指令的控制操作,从而实现联动效果。例如,当连接成功后,在按压主机31的显示屏上通过启动按钮的按压,实现了按压主机31对按压头的往复按压运动,而此时,提压主机11的控制电路板则会在间隔预设时间控制提压头15进行往复提压运动,从而实现按压头35与提压头15的交替下压动作,直至配合完成救助工作。[0099] 当然,上述情况时在本申请的多功能复苏机100已经组装完毕的基础上进行的。多功能复苏机100作为急救设备,可选择背包进行收纳,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能够进一步方便携带。使用时先取出第一底板19和第二底板39,放入患者背部,把提压主机11和第一支撑臂13取出,与第一底板19连接,使提压头15对准患者腹部,再将按压主机31和第二支撑臂33取出,与第二底板39连接,使得按压头35对准患者胸部,再将第一支撑臂13和第二支撑臂33进行连接,如此,多功能复苏机100组装完毕,可以进行腹部提压与胸部按压同时进行的联动模式。[0100] 本申请的多功能复苏机100的联动模式按压效果好,有效保证救援的效率和准确率,同时还可以拆分开单独进行使用,针对不同场景有多种选择。[010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专利地区:广东

专利申请日期:2021-07-29

专利公开日期:2024-07-26

专利公告号:CN113576877B


以上信息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方更正!
电话咨询
读内容
搜本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