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的线路识别方法和系统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号:CN202011376142.X
专利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途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权利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富海中心3号楼7层703D室
专利发明(设计)人:邹晓东,张劲松,王梓庭,申强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的线路识别方法和系统,涉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该方法包括:地面二次雷达设备根据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的请求,发出预设标识信息和测距信息,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对上述信息进行接收,当第一列车进入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目标有效范围时,则将标识信息中表示线路类别的预设距离信息与测距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预设距离信息对应的线路信息为第一更新线路信息,第一更新线路信息为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利用安装在头尾两端二次雷达设备和安装在轨旁的二次雷达设备进行测距通信,从而计算列车所处的线路信息,通过地面设备辅助建立或更新线路信息,判断出的线路信息更加准确可靠。
主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的线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地面二次雷达设备根据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的请求,发出预设标识信息和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与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之间的测距信息;其中,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设置在待更新线路信息的区域;
S2,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接收所述预设标识信息和所述测距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设置在第一列车的车头和车尾;
S3,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判断出第一列车进入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目标有效范围,则将所述标识信息中表示线路类别的预设距离信息与所述测距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所述预设距离信息对应的线路信息为第一更新线路信息,所述第一更新线路信息为目标更新线路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的线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向与之同侧的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发送测距请求信号;其中,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同侧的N个列车的车头侧和车尾侧,N≥1,为整数;
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应答自身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和自身与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之间的测距信息;
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根据接收的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的自身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和自身与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之间的测距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列车与N个列车是否在同一线路,根据判断结果将处在同一线路的列车开启安全防护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的线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设置所述第一列车的车头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获得的第一目标更新线路信息;
获取设置所述第一列车的车尾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获得的第二目标更新线路信息;
将所述第一目标更新线路信息与所述第二目标更新线路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所述第一更新线路信息为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如果比对不一致,则停车修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的线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列车进入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目标有效范围具体包括:所述第一列车完全进入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目标有效范围内;其中所述有效范围根据不同线路类别之间的距离、地面设备与对应线路的之间的距离获得。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的线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预留预设安全余量,将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理论有效范围减去所述预设安全余量的值设置为目标有效范围。
6.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的线路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二次雷达设备和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
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用于根据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的请求,发出预设标识信息和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与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之间的测距信息;其中,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设置在待更新线路信息的区域;
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用于接收所述预设标识信息和所述测距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设置在所述第一列车的车头和车尾;
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用于判断出第一列车进入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目标有效范围,则将所述标识信息中表示线路类别的预设距离信息与所述测距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所述预设距离信息对应的线路信息为第一更新线路信息,所述第一更新线路信息为目标更新线路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的线路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其中,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同侧的N个列车的车头侧和车尾侧,N≥1,为整数;
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还用于向与之同侧的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发送测距请求信号;
N个所述车载二次雷达设备用于应答自身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和自身与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之间的测距信息;
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用于根据接收的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的自身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和自身与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之间的测距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列车与N个列车是否在同一线路,根据判断结果将处在同一线路的列车开启安全防护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的线路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路校验模块,用于获取设置所述第一列车的车头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获得的第一目标更新线路信息;
获取设置所述第一列车的车尾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获得的第二目标更新线路信息;
将所述第一目标更新线路信息与所述第二目标更新线路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所述第一更新线路信息为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如果比对不一致,则停车修整。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的线路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具体用于所述第一列车完全进入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目标有效范围内,其中所述有效范围根据不同线路类别之间的距离,地面设备与对应线路的之间的距离获得。
10.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的线路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效范围设置模块,用于设置预留预设安全余量,将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理论有效范围减去所述预设安全余量的值设置为目标有效范围。 说明书 : 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的线路识别方法和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的线路识别方法和系统。背景技术[0002] 现有防撞系统为了区分上、下行列车和侧线列车,需要对列车处的线路进行识别,当列车运行在转换轨、道岔、存车线、折返线等可能改变线路轨道的区域时,通常根据列车径路、电子地图来确认新路线信息,但仅仅根据这些信息时,对于上/下行轨道等的路线改变时,会经常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严重影响列车后续的运行,并埋伏下安全隐患。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的线路识别方法和系统。[0004]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 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的线路识别方法,包括:[0006] S1,地面二次雷达设备根据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的请求,发出预设标识信息和测距信息;其中,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设置在待更新线路信息的区域;[0007] S2,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接收所述预设标识信息和所述测距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设置在所述第一列车的车头或车尾;[0008] S3,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判断出第一列车进入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目标有效范围,则将所述标识信息中表示线路类别的预设距离信息与所述测距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所述预设距离信息对应的线路信息为第一更新线路信息,所述第一更新线路信息为目标更新线路信息。[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第一列车进入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目标有效范围,则将所述标识信息中表示线路类别的预设距离信息与所述测距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所述预设距离信息对应的线路信息为第一更新线路信息,所述第一更新线路信息为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利用安装在头尾两端二次雷达设备和安装在轨旁的二次雷达设备进行测距通信,从而计算列车所处的线路信息,通过地面设备辅助建立或更新线路信息,判断出的线路信息更加准确可靠。[0010] 进一步地,还包括: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向与之同侧的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发送测距请求信号;其中,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同侧的N个列车的车头侧或车尾侧,N≥1,为整数;[0011] 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应答自身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和测距信息;[0012] 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根据接收的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的自身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和测距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列车与N个列车是否在同一线路,根据判断结果将处在同一线路的列车开启安全防护模式。[0013]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安装在列车的二次雷达设备和轨旁二次雷达设备进行测距通信,车载主机利用本方案提出的方法判断是否需要对测距范围内的列车进行安全防护,经证实该方法可靠有效,相比其他线路识别方法成本低廉可为列车辅助防撞系统进行安全防护计算,提供准确的列车线路信息,避免人工操作,提高系统安全性。[0014] 进一步地,还包括:[0015] 获取设置所述第一列车的车头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获得的第一目标更新线路信息;[0016] 获取设置所述第一列车的车尾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获得的第二目标更新线路信息;[0017] 将所述第一目标更新线路信息与所述第二目标更新线路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所述第一更新线路信息为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如果比对不一致,则停车修整。[0018]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将第一目标更新线路信息与第二目标更新线路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第一更新线路信息为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如果比对不一致,则停车修整,通过列车头尾两端分别自主进行识别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相互校验,提高线路信息计算的准确率。[0019]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列车进入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目标有效范围具体包括:所述第一列车完全进入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目标有效范围内;其中所述有效范围根据不同线路类别之间的距离、地面设备与对应线路的之间的距离获得。[0020]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根据不同线路类别之间的距离、地面设备与对应线路的之间的距离获得所述有效范围,使得第一列车完全进入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目标有效范围内,再进行线路识别有效提高线路识别的准确率。[0021]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预留预设安全余量,将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理论有效范围减去所述预设安全余量的值设置为目标有效范围。[0022]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设置预留预设安全余量后的目标有效范围,有效减小上下行列车误判的几率。[0023]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0024] 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的线路识别系统,包括:地面二次雷达设备和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0025] 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用于根据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的请求,发出预设标识信息和测距信息;其中,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设置在待更新线路信息的区域;[0026] 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用于接收所述预设标识信息和所述测距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设置在所述第一列车的车头或车尾;[0027] 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用于判断出第一列车进入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目标有效范围,则将所述标识信息中表示线路类别的预设距离信息与所述测距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所述预设距离信息对应的线路信息为第一更新线路信息,所述第一更新线路信息为目标更新线路信息。[002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第一列车进入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目标有效范围,则将所述标识信息中表示线路类别的预设距离信息与所述测距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所述预设距离信息对应的线路信息为第一更新线路信息,所述第一更新线路信息为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利用安装在头尾两端二次雷达设备和安装在轨旁的二次雷达设备进行测距通信,从而计算列车所处的线路信息,通过地面设备辅助建立或更新线路信息,判断出的线路信息更加准确可靠。[0029] 进一步地,还包括: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其中,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同侧的N个列车的车头侧或车尾侧,N≥1,为整数;[0030] 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还用于向与之同侧的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发送测距请求信号;[0031] N个所述车载二次雷达设备用于应答自身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和测距信息;[0032] 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用于根据接收的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的自身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和测距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列车与N个列车是否在同一线路,根据判断结果将处在同一线路的列车开启安全防护模式。[0033]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安装在列车的二次雷达设备和轨旁二次雷达设备进行测距通信,车载主机利用本方案提出的方法判断是否需要对测距范围内的列车进行安全防护,经证实该方法可靠有效,相比其他线路识别方法成本低廉可为列车辅助防撞系统进行安全防护计算,提供准确的列车线路信息,避免人工操作,提高系统安全性。[0034] 进一步地,还包括:线路校验模块,用于获取设置所述第一列车的车头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获得的第一目标更新线路信息;[0035] 获取设置所述第一列车的车尾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获得的第二目标更新线路信息;[0036] 将所述第一目标更新线路信息与所述第二目标更新线路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所述第一更新线路信息为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如果比对不一致,则停车修整。[0037]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将第一目标更新线路信息与第二目标更新线路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第一更新线路信息为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如果比对不一致,则停车修整,通过列车头尾两端分别自主进行识别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相互校验,提高线路信息计算的准确率。[003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具体用于所述第一列车完全进入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目标有效范围内,其中所述有效范围根据不同线路类别之间的距离,地面设备与对应线路的之间的距离获得。[0039]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根据不同线路类别之间的距离、地面设备与对应线路的之间的距离获得所述有效范围,使得第一列车完全进入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目标有效范围内,再进行线路识别有效提高线路识别的准确率。[0040]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效范围设置模块,用于设置预留预设安全余量,将所述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理论有效范围减去所述预设安全余量的值设置为目标有效范围。[0041]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设置预留预设安全余量后的目标有效范围,有效减小上下行列车误判的几率。[0042]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0043]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的线路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0044]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的线路识别方法结构架图;[0045] 图3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提供的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有效识别区的示意图;[0046] 图4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提供的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上线行线路识别范围的示意图;[0047] 图5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提供的前后列车之间通过二次雷达通信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4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0049]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的线路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S1,地面二次雷达设备根据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的请求,发出预设标识信息和测距信息;其中,地面二次雷达设备设置在待更新线路信息的区域;其中预设标识信息可以包括设备ID和与列车直线距离,然后列车系统根据这些信息就可以去查列车中的地图,该设备ID对应是什么设备,例如用于路线变更识别的设备,在对应线路上,路线变更识别的设备的有效识别区是多少,直线距离是多少;[0050] S2,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接收预设标识信息和测距信息;其中,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设置在第一列车的车头或车尾;[0051] S3,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判断出第一列车进入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目标有效范围,则将标识信息中表示线路类别的预设距离信息与测距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预设距离信息对应的线路信息为第一更新线路信息,第一更新线路信息为目标更新线路信息。[0052] 在某实例中,当列车经过转换轨、道岔等需要更新线路信息的区域时,将通过车载二次雷达和地面二次雷达测距通信的方式,获得地面设备的标识和测距,列车将依据这些信息计算自身线路信息,如图3所示,上/下行轨道之间的距离为L,该数值由线路土建施工决定;地面设备和轨道之间的距离为H,该数值由工程施工决定;地面设备的雷达波瓣有效区半径应当小于:R=L+H,线路识别的有效区范围为: 实际工程时还需考虑10%‑20%的安全余量以减小上下行列车误判的几率,如图4所示的阴影部分。[0053] 在某实施例中,当列车完全进入有效区范围T中,根据地面二次雷达设备返回的设备与列车的直线距离与该线路类别的预设距离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是在该线路上,其中,列车系统根据设备ID查列车中的电子地图,查找出设备ID对应是用于路线变更识别的设备,在对应线路上,获得该设备的有效识别区T的值,直线距离值;该直线距离值即为预设距离信息。其中列车完全进入有效区范围T,表示车头完全超过有效区范围的左边边界,就算是完全进入T范围内。[0054] 本方案第一列车进入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目标有效范围,则将标识信息中表示线路类别的预设距离信息与测距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预设距离信息对应的线路信息为第一更新线路信息,第一更新线路信息为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利用安装在头尾两端二次雷达设备和安装在轨旁的二次雷达设备进行测距通信,从而计算列车所处的线路信息,通过地面设备辅助建立或更新线路信息,判断出的线路信息更加准确可靠。[0055]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向与之同侧的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发送测距请求信号;其中,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设置在与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同侧的N个列车的车头侧或车尾侧,N≥1,为整数;在某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向与之同侧的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发送测距请求信号时,还发送请求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更新后的线路信息,根据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更新后的线路信息进行后续的判断。[0056] 在某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前后列车之间通过二次雷达通信技术,交互列车所处的线路信息,后方列车若判断前方列车和自身处于同一线路上则对其进行安全防护,否则将不对其进行安全防护,例如:T1、T2、T3车头尾两端分别安装二次雷达设备,且分别独立的计算自身的线路信息;T1车发送测距请求信号,T2、T3车接收到该信号后,将发送含有自身线路信息的测距应答信号;T1车通过解析T2、T3车的应答信号,判断是否和自身处于同一线路,并且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对T2、T3车进行安全防护;其中,T1可以理解为第一列车,T2和T3为与T1同侧的列车,与第一列车处在相邻线路的列车可能有多个,与T2和T3位置相似的列车都可以作为与第一列车同侧的列车,其中与第一列车的车载二次雷达设备通信的雷达设备,是选择其他各列车的车头雷达还是车尾雷达,根据其他各列车的雷达设备与第一列车的车载二次雷达设备的距离来确定,选择车头雷达和车尾雷达中距离更近的那个。[0057] 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应答自身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和测距信息;[0058] 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根据接收的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的自身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和测距信息,判断第一列车与N个列车是否在同一线路,根据判断结果将处在同一线路的列车开启安全防护模式。[0059]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安装在列车的二次雷达设备和轨旁的二次雷达设备进行测距通信,车载主机利用本方案提出的方法判断是否需要对测距范围内的列车进行安全防护,经证实该方法可靠有效,相比其他线路识别方法成本低廉可为列车辅助防撞系统进行安全防护计算,提供准确的列车线路信息,避免人工操作,提高系统安全性。[0060]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还包括:[0061] 获取设置第一列车的车头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获得的第一目标更新线路信息;[0062] 获取设置第一列车的车尾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获得的第二目标更新线路信息;[0063] 将第一目标更新线路信息与第二目标更新线路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第一更新线路信息为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如果比对不一致,则停车修整。[0064] 本方案将第一目标更新线路信息与第二目标更新线路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第一更新线路信息为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如果比对不一致,则停车修整,通过列车头尾两端分别自主进行识别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相互校验,提高线路信息计算的准确率。[0065]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第一列车进入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目标有效范围具体包括:第一列车完全进入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目标有效范围内;其中有效范围根据不同线路类别之间的距离、地面设备与对应线路的之间的距离获得。[0066] 本方案根据不同线路类别之间的距离、地面设备与对应线路的之间的距离获得有效范围,使得第一列车完全进入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目标有效范围内,再进行线路识别有效提高线路识别的准确率。[0067]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预留预设安全余量,将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理论有效范围减去预设安全余量的值设置为目标有效范围。[0068] 本方案通过设置预留预设安全余量后的目标有效范围,有效减小上下行列车误判的几率。[0069] 在某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一种基于二次雷达的线路识别系统,包括:地面二次雷达设备11和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12;[0070] 地面二次雷达设备11用于根据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的请求,发出预设标识信息和测距信息;其中,地面二次雷达设备设置在待更新线路信息的区域;[0071] 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12用于接收预设标识信息和测距信息;其中,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设置在第一列车的车头或车尾;[0072] 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用于判断出第一列车进入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目标有效范围,则将标识信息中表示线路类别的预设距离信息与测距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预设距离信息对应的线路信息为第一更新线路信息,第一更新线路信息为目标更新线路信息。[0073] 本方案第一列车进入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目标有效范围,则将标识信息中表示线路类别的预设距离信息与测距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预设距离信息对应的线路信息为第一更新线路信息,第一更新线路信息为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利用安装在头尾两端二次雷达设备和安装在轨旁的二次雷达设备进行测距通信,从而计算列车所处的线路信息,通过地面设备辅助建立或更新线路信息,判断出的线路信息更加准确可靠。[0074]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还包括: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其中,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设置在与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同侧的N个列车的车头侧或车尾侧,N≥1,为整数;[0075] 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12还用于向与之同侧的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发送测距请求信号;[0076] 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用于应答自身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和测距信息;[0077] 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12用于根据接收的N个车载二次雷达设备的自身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和测距信息,判断第一列车与N个列车是否在同一线路,根据判断结果将处在同一线路的列车开启安全防护模式。[0078] 本方案通过安装在列车的二次雷达设备和轨旁的二次雷达设备进行测距通信,车载主机利用本方案提出的方法判断是否需要对测距范围内的列车进行安全防护,经证实该方法可靠有效,相比其他线路识别方法成本低廉可为列车辅助防撞系统进行安全防护计算,提供准确的列车线路信息,避免人工操作,提高系统安全性。[0079]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还包括:线路校验模块,用于获取设置第一列车的车头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获得的第一目标更新线路信息;[0080] 获取设置第一列车的车尾车载二次雷达设备获得的第二目标更新线路信息;[0081] 将第一目标更新线路信息与第二目标更新线路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第一更新线路信息为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如果比对不一致,则停车修整。[0082] 本方案将第一目标更新线路信息与第二目标更新线路信息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第一更新线路信息为目标更新线路信息,如果比对不一致,则停车修整,通过列车头尾两端分别自主进行识别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相互校验,提高线路信息计算的准确率。[0083]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第一列车车载二次雷达设备12具体用于第一列车完全进入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目标有效范围内,其中有效范围根据不同线路类别之间的距离,地面设备与对应线路的之间的距离获得。[0084] 本方案根据不同线路类别之间的距离、地面设备与对应线路的之间的距离获得有效范围,使得第一列车完全进入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目标有效范围内,再进行线路识别有效提高线路识别的准确率。[0085] 优选地,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效范围设置模块,用于设置预留预设安全余量,将地面二次雷达设备的理论有效范围减去预设安全余量的值设置为目标有效范围。[0086] 本方案通过设置预留预设安全余量后的目标有效范围,有效减小上下行列车误判的几率。[0087]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包含如上述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可选实施方式。[0088]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实施例是与在先方法实施例对应的产品实施例,对于产品实施例中各可选实施方式的说明可以参考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说明,在此不再赘述。[0089] 读者应理解,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0090]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步骤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步骤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步骤,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0091] 上述方法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0092]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专利地区:北京
专利申请日期:2020-11-30
专利公开日期:2024-07-26
专利公告号:CN11246235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