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提供液体膜冷却的壳体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申请号:CN201980072591.4
专利申请(专利权)人:王光财
权利人地址:新加坡新加坡市
专利发明(设计)人:王光财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向发热组件提供液体膜冷却的壳体包含机壳、集液槽、第一泵、管道系统、管板、及热交换器。所述机壳包含固持一或多个发热组件的卡板。所述集液槽存储将要供应到所述发热组件的液体。所述第一泵从所述集液槽汲取所述液体且通过所述管道系统将所述液体供应到所述管板。每一管板经定位于两个卡板之间以将所述液体递送到所述发热组件。所述管板通过嵌入于所述管板上的喷嘴直接将所述液体喷射到所述发热组件上。所述液体在接触所述多个发热组件后蒸发成蒸气。所述热交换器在接触后将所述蒸气冷凝成经冷凝液体。所述经冷凝液体被收集到所述集液槽中以被重新循环。
主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向多个发热组件提供液体膜冷却的壳体(200),所述壳体(200)包括:机壳(202);
多个卡板,所述多个卡板在所述机壳(202)中垂直定位并彼此间隔,其中所述多个卡板中的每个卡板可滑动进出所述机壳(202),并且其中所述多个卡板中的第一卡板包含所述多个发热组件中的一或多个发热组件;
在所述机壳(202)的底表面下方形成的集液槽(204),其用于存储将要供应到所述多个发热组件的液体;
放置于所述机壳(202)下方的第一泵(206),其用于从所述集液槽(204)汲取所述液体;
管道系统(208),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泵(206)从所述集液槽(204)接收所述液体;
多个管板,其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管道系统(208)以接收所述液体,其中所述多个管板中的第一管板(210a)垂直定位于所述多个卡板的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之间,且其中所述多个管板中的所述第一管板(210a)通过嵌入于其上的喷嘴(244)直接将所述液体喷射到所述一或多个发热组件上,并且其中由于所述第一卡板的垂直方向,喷射到所述一或多个发热组件上的液体的一部分被收集在所述集液槽(204)中,并且所述液体的剩余部分在接触所述一或多个发热组件后蒸发成蒸气;及
热交换器(212),其放置在所述机壳(202)下方,以使所述蒸气在接触所述热交换器(212)后冷凝成经冷凝液体,其中所述经冷凝液体被收集于所述集液槽(204)中,并且其中所述壳体(200)经气密密封以防止所述液体的所述蒸气逸出所述壳体(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200),其中所述机壳(202)容置用于将电力供应到所述一或多个发热组件的电力供应单元及用于在外部提供网络连接性到至少局域网或因特网的网络交换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200),其进一步包括容置在所述机壳(202)的背端处以允许所述多个发热组件与所述电力供应器及所述网络交换机共享电力及数据总线的背板(2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200),其进一步包括用于从所述集液槽(204)汲取所述液体的第二泵,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泵中的至少一者在某一时刻是可操作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200),其中所述管道系统(208)经配备有回流止回阀以防止所述液体循环回至所述第一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200),其进一步包括定位于所述管道系统(208)与所述多个管板之间以控制所述多个管板中的所述液体的流量的旁通阀(24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200),其中所述多个管板将与其接触的蒸气冷凝成所述经冷凝液体,所述经冷凝液体被收集于所述集液槽(204)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200),其中由所述多个发热组件产生的热通过辐射经所述多个管板吸收且所述热被进一步传递到在所述多个管板内部循环的所述液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200),其进一步包括用于监测所述壳体(200)的健康及操作参数的多个传感器,其中所述多个传感器包含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泵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污垢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加速度计、门传感器、背板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湿度及蒸气饱和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200),其进一步包括用于基于从所述多个传感器接收的输出监测及管理所述壳体(200)的管理控制系统(256)。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200),其进一步包括用于清除所述壳体外部的非蒸气气体且防止所述蒸气排出到所述壳体外部的过滤器。
12.一种具有多个搁架的机架,所述机架包括:
多个壳体(200),其定位在所述多个搁架的一个搁架上,其中所述多个壳体(200)的第一壳体能够从所述机架的前端接近且所述多个壳体(200)的第二壳体能够从所述机架的背端接近,且其中所述多个壳体(200)的所述第一及第二壳体中的每一者包括:机壳(202);
多个卡板,所述多个卡板在所述机壳(202)中垂直定位并彼此间隔,其中所述多个卡板中的每个卡板可滑动进出所述机壳(202),并且其中所述多个卡板中的第一卡板包含一或多个发热组件;
在所述机壳(202)的底表面下方形成的集液槽(204),其用于存储将要供应到所述一或多个发热组件的液体;
放置于所述机壳(202)下方的第一泵(206),其用于从所述集液槽(204)汲取所述液体;
管道系统(208),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泵(206)从所述集液槽(204)接收所述液体;及多个管板,其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管道系统(208)以接收所述液体,其中所述多个管板的第一管板(210a)垂直定位于所述多个卡板的所述第一与第二卡板之间,且其中所述多个管板中的所述第一管板(210a)通过嵌入于其上的喷嘴(244)直接将所述液体喷射到所述一或多个发热组件上,并且其中由于所述第一卡板的垂直方向,喷射到所述一或多个发热组件上的液体的一部分被收集在所述集液槽(204)中,并且所述液体的剩余部分在接触所述一或多个发热组件后蒸发成蒸气;以及热交换器(212),其放置在所述机壳(202)下方,以使所述蒸气在接触所述热交换器(212)后冷凝成经冷凝液体,其中所述经冷凝液体被收集于所述集液槽(204)中,并且其中所述壳体(200)经气密密封以防止所述液体的所述蒸气逸出所述壳体(20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架,其中所述机壳(202)容置用于将电力供应到所述一或多个发热组件的电力供应单元及用于在外部提供网络连接性到至少局域网或因特网的网络交换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机架,其中所述壳体(200)进一步包括容置在所述机壳(202)的背端处以允许所述多个发热组件与所述电力供应器及所述网络交换机共享电力及数据总线的背板(216)。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架,其进一步包括用于从所述集液槽(204)汲取所述液体的第二泵,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泵中的至少一者在某一时刻是可操作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架,其中所述多个管板将与其接触的蒸气冷凝成所述经冷凝液体,所述经冷凝液体被收集于所述集液槽(204)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架,其中由所述一或多个发热组件产生的热通过辐射经所述多个管板吸收且所述热被进一步传递到在所述多个管板内部循环的所述液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架,其进一步包括用于监测所述壳体(200)的健康及操作参数的多个传感器,其中所述多个传感器包含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泵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污垢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加速度计、门传感器、背板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湿度及蒸气饱和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机架,其进一步包括用于基于从所述多个传感器接收的输出监测及管理所述壳体(200)的管理控制系统。 说明书 : 用于提供液体膜冷却的壳体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提供液体冷却的系统,且更特定来说,涉及用于向发热组件提供液体膜冷却的系统。背景技术[0002] 现代数据中心具有数以千计的服务器,且每一服务器包含发热组件,例如微处理器、硬盘驱动器、及存储器芯片。数据中心中的热管理对避免意外(例如,过热及对组件的损坏)是至关重要的。举例来说,热管理可通过使用用于移除由发热组件产生的热的冷却系统来执行以避免上文提及的意外。用于冷却数据中心的能量是数据中心的总能量使用的约40%。此能量消耗导致在操作数据中心设施时的巨额管理费用。伴随电子器件领域中的进步,电子组件已经变得高效。随着其变得高效,电子组件趋向于产生额外的不合意的热,优选地是将其移除。此产生对用于从电子组件移除热的较高容量冷却系统的不断增长的需要。[0003] 在数据中心中提供冷却的常见方法包含强制空气冷却方法、浸液冷却方法、及直接液体冷却方法。即使被广泛地采用,强制空气冷却方法是在数据中心中提供冷却的低效方法。强制空气冷却方法的电力要求相当高(总服务器电力使用的约20到25%),这是由于其需要大量能量来强制空气经过发热组件。此限制可容纳于数据中心的机架中的服务器的数目。[0004] 在浸液冷却方法中,电子组件被浸没到电介质传热液体的浴中。低沸点允许电介质液体在发热组件的表面上蒸发。浸液冷却方法比强制空气冷却方法更有效,但其自身具有缺点。浸液冷却方法需要大量昂贵的液体,且因此所述方法的成本很高。此外,含有液体的浸浴在数据中心中占据高达四个或四个以上机架占用面积的空间,且因此需要相当大的占地面积。浸浴重量超过1500千克,且因此数据中心中的地面负荷是不足的。需要占据额外空间且引发安全性顾虑的特殊的工程要求,例如负载分散器。此使所述方法在空间规划方面是低效的。[0005] 直接液体冷却方法包含使构建到发热组件上的散热器外壳冷却的专门设计的组件。接着,外壳经由加压管互连以将通常呈合成油或水形式的液体直接递送到发热组件上。尽管此方法具有优于强制空气冷却及浸液冷却方法的一些优点,但存在少数缺点。在直接液体冷却的情况下,不存在液体的相变且因此冷却效率高度取决于液体的流速及温度。此外,每一外壳需要依据对每一服务器母板而言唯一的发热组件的大小、形状及位置定制。[0006] 用于在数据中心中提供冷却的另一方法是直接喷射冷却方法。直接喷射冷却是一种高效形式的液体冷却。直接喷射冷却方法克服上文提及的冷却方法的缺点。直接喷射冷却方法使用在发热组件的表面上形成薄膜的电介质液体。随着电介质液体的膜在接触发热组件后蒸发成蒸气,从而完成传热过程,其从发热组件吸收热。直接喷射冷却方法的冷却容量相较于强制空气冷却、浸液、或直接液体冷却方法更优。此外,由液体膜冷却方法消耗的能量相较于强制空气冷却方法显著更少,这是由于其免除对多个冷却风扇的需要。[0007] 使用直接喷射冷却的传统系统包含容置于壳体中的发热组件且用于使发热组件冷却的关键组件,例如热交换器、泵、管道系统、集液槽、及类似物定位在壳体外部。此导致向发热组件提供冷却时的低效,这是由于当蒸气被传递到热交换器用于外部冷凝时使用大量的能量。此外,传统系统将一个共同热交换器用于安装在数据中心中的机架上的所有壳体。此进一步妨碍传统系统的性能、可部署性、及效率。举例来说,保罗·奈特(PaulKnight)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案2007/0199340A1揭示一种喷射冷却系统,其包含用于容置卡组合件的密封机壳及具有嵌入在其上以将电介质流体分配到卡组合件上的喷嘴的喷射模块。然而,在专利申请案中,泵、热交换器、及贮器定位在冷却系统外部,此导致向卡组合件提供冷却时的低效,以及妨碍冷却系统的性能、可部署性、及效率。此外,电介质流体必须对抗重力流动以到达喷嘴。此导致卡组合件的低效冷却,这是由于流体无法被均等地分配遍及整个卡组合件。为了提供高效冷却,将需要更强的泵,此继而将导致功耗增加。[0008] 查尔斯L.蒂尔顿(CharlesL.Tilton)等人的美国专利7,992,626B1揭示一种组合喷射及冷板热管理系统,其包含喷射单元及热连接到热产生装置且流体地连接到喷射单元的冷却剂贮器。喷射单元包含喷嘴,所述喷嘴将冷却剂喷射在热产生装置上,同时冷却剂贮器保持废弃的冷却剂且允许两相冷却剂在蒸发状态与流体状态两者中环形流动。然而,包含泵、过滤器、及热交换器的热管理单元定位在热管理系统外部,借此导致向热产生装置提供冷却时的低效且妨碍热管理系统的性能、可部署性、及效率。此外,在冷却剂贮器帮助进行热产生装置的热管理时,具有冷却剂贮器使系统很笨重。[0009] 此外,莫特L.哈韦(MortL.Havey)的美国专利5,943,211A揭示一种用于冷却发热组件的热分散器系统,所述热分散器系统包含密封外壳。密封外壳包含喷射板,所述喷射板将液体冷却剂作为薄膜分布遍及发热组件的表面。热通过液体的薄膜的至少一部分的蒸发从发热组件的表面传送。冷却剂冷凝在外壳上且返回到液体状态且被收集于定位在密封外壳内部的贮器中。密封外壳还包含用于使液体冷却剂重新循环到雾化器的泵。所述专利还揭示在密封外壳内部使用热交换管来提供额外冷却。然而,喷射板从密封外壳的单个端分布液体冷却剂且因此导致发热组件的冷却的低效。[0010] 鉴于前述内容,存在对一种提供发热组件的显著改进冷却且可减小用于其部署的占地面积的系统的需要。而且,存在对一种解决上文提及的问题、为定位于系统内的发热组件提供改进的环境且允许容易地部署冷却系统的系统的需要。发明内容[0011]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向多个发热组件提供液体膜冷却的壳体。所述壳体包含机壳、集液槽、第一泵、管道系统、多个管板、及热交换器。所述机壳包含多个卡板。所述多个卡板中的每一卡板包含所述多个发热组件中的一或多个发热组件。所述多个卡板可滑动地附接到所述机壳。所述集液槽存储将要供应到所述多个发热组件的液体。所述第一泵从所述集液槽汲取所述液体。所述管道系统通过所述第一泵从所述集液槽接收所述液体。所述多个管板经连接到所述管道系统以接收所述液体。所述多个管板的一个管板经放置于所述多个卡板的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之间。所述多个管板通过嵌入于所述多个管板上的喷嘴直接将所述液体喷射到所述多个发热组件上。所述液体在接触所述多个发热组件后蒸发成蒸气。所述热交换器经放置在所述机壳下方。所述热交换器在接触后将所述蒸气冷凝成经冷凝液体。所述经冷凝液体被收集于所述集液槽中。[0012]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具有多个搁架的机架。所述机架包含定位在所述多个搁架的一个搁架上的多个壳体。所述多个壳体的第一壳体可从所述机架的前端接近且所述多个壳体的第二壳体可从所述机架的背端接近。所述多个壳体的所述第一及第二壳体中的每一者包含机壳、集液槽、第一泵、管道系统、及多个管板。所述机壳包含多个卡板。所述多个卡板中的每一卡板包含所述多个发热组件中的一或多个发热组件。所述多个卡板可滑动附接到所述机壳。所述集液槽存储将要供应到所述多个发热组件的液体。所述第一泵从所述集液槽汲取所述液体。所述管道系统通过所述第一泵从所述集液槽接收所述液体。所述多个管板经连接到所述管道系统以接收所述液体。所述多个管板的一个管板经放置于所述多个卡板的第一与第二卡板之间。所述多个管板通过嵌入于所述多个管板上的喷嘴直接将所述液体喷射到所述多个发热组件上。所述液体在接触所述多个发热组件后蒸发成蒸气。[0013] 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向多个发热组件提供液体膜冷却的壳体。所述壳体包含机壳。所述机壳包含多个卡板,且所述多个卡板包含所述多个发热组件中的一或多个发热组件。所述机壳包含将电力供应到所述一或多个发热组件的至少一个电力供应单元。所述机壳包含在外部提供网络连接性到至少局域网或因特网的的至少一个网络交换机。所述机壳包含容置在所述机壳的背端处以允许所述多个卡板与所述至少一个电力供应器及所述至少一个网络交换机共享共同电力及数据总线的背板。[0014] 所述壳体包含用于存储将要供应到所述多个发热组件的所述液体的集液槽。所述壳体包含用于从所述集液槽汲取所述液体的第一泵。所述壳体进一步包含用于从所述集液槽汲取所述液体的第二泵。所述第一及第二泵中的至少一者在某一时刻是可操作的。所述壳体包含通过所述第一或第二泵接收所述液体的管道系统。所述管道系统经配备有回流止回阀以防止所述液体在所述第一及第二泵中的至少一者不可操作时通过所述第一及第二泵循环回。所述壳体包含连接到所述管道系统以接收所述液体的多个管板。所述多个管板的一个管板经放置于所述多个卡板的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之间。所述多个管板通过辐射从所述多个发热组件吸收热且将所述热传递到在所述多个管板内部循环的所述液体。[0015] 所述多个管板通过嵌入于所述多个管板上的喷嘴直接将所述液体喷射到所述多个发热组件上。所述液体在接触所述多个发热组件后蒸发成蒸气。所述多个管板进一步提供当所述蒸气与所述多个管板接触时将所述蒸气冷凝成所述经冷凝液体。所述壳体包含连接于所述管道系统与所述多个管板之间以控制所述多个管板中的液体的流量的旁通阀。当所述蒸气接触所述热交换器时,所述热交换器将所述蒸气冷凝成经冷凝液体,且所述经冷凝液体被收集于所述集液槽中。所述壳体包含用于监测所述壳体的健康及操作参数的多个传感器。所述多个传感器包含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泵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污垢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加速度计、门传感器、背板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湿度及蒸气饱和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者。[0016] 所述壳体包含用于基于从所述多个传感器接收的输出监测及管理所述壳体的管理控制系统。所述壳体进一步包含用于清除所述壳体外部的非蒸气气体且防止所述蒸气排出到所述壳体外部的匣。在每一壳体内部存在所述热交换器确保由于所述液体的蒸发形成的所述蒸气被立即冷凝回成所述经冷凝液体,且因此不存在蒸气损失。所述多个管板执行将所述液体喷射到所述多个发热组件上及将所述蒸气冷凝成所述经冷凝液体的双重功能。因此,所述多个管板增强冷凝过程且减小冷凝期间损失的能量。多个管板的设计及喷嘴在多个管板上的位置确保所述发热组件的整个表面都被涂覆有所述液体且热从所述发热组件被均匀移除。附图说明[0017]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系统、方法、及其它方面的各个实施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图中所说明的元件边界(例如框、框组、或其它形状)表示边界的一个实例。在一些实例中,一个元件可被设计为多个元件,或多个元件可被设计为一个元件。在一些实例中,被展示为一个元件的内部组件的元件可被实施为另一元件中的外部组件,且反之亦然。[0018] 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通过实例说明,而非受附图限制,其中相似参考符号指示类似元件:[0019] 图1A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中心中的机架;[0020] 图1B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1A的机架的俯视图;[0021] 图2A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向发热组件提供液体膜冷却的壳体的俯视图;[0022] 图2B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向发热组件提供液体膜冷却的壳体的俯视剖面图;[0023] 图2C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向发热组件提供液体膜冷却的壳体的前视图;[0024] 图2D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向发热组件提供液体膜冷却的壳体的侧视剖面图;及[0025] 图2E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将液体递送到壳体中的发热组件上的喷射方法。[0026] 从下文提供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适用性领域将变得显而易见。应理解,示范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希望仅用于说明目的,且因此,不希望必须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具体实施方式[0027] 参考本文中陈述的详细图及描述最佳理解本发明。下文参考图论述各个实施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了解,本文中关于图给出的详细描述简单地用于解释目的,这是由于方法及系统可能扩展超过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一个实例中,所呈现的教示及特定应用的需要可产生多个替代且合适的方法来实施本文中描述的任何细节的功能性。因此,任何方法可扩展超过所描述及展示的以下实施例中的特定实施方案选择。[0028] 对“一个实施例”、“另一实施例”、“又一实施例”、“一个实例”、“另一实例”、“再一实例”、“举例来说”等等的参考指示如此描述的(若干)实施例或(若干)实例可包含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件、或限制,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实例都必须包含所述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件或限制。此外,重复地使用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不一定都指代同一实施例。[0029] 本发明中使用的液体是电介质流体,例如氢氟烃((HFC)或氟醚(HFE)。液体是非导电性、非腐蚀性、低表面张力、低温、且相变流体。电介质流体可与发热组件(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存储器模块、及电力装置)直接接触使用,而不会使电气连接短路。电介质流体的实例包含在商业上可购自来自总部在明尼苏达州梅普尔顿(Mapleton,Minn)的3M公司的NovecEngineeredFluid的HFE‑7000及HFE‑7100(以及HFE‑7200、HFE‑7300、HFE‑7400、HFE‑7500、及HFE‑7600)。[0030] 电介质流体的另一常见品牌是由3M在联邦政府注册的商标Fluorinert下制造的全氟化碳。Fluorinert是表示全氟化碳流体族的品牌。每一全氟化碳流体具有唯一相变性质。Fluorinert5060对许多冷却应用来说是理想的,这是由于其在标准压力下在50℃的范围内从液体相变成蒸气。其它等级可比其它者更佳适于特定应用。不应将本发明解释为限于将Novec及Fluorinert作为电介质流体。在本发明的范围及精神内还可使用其它电介质流体。[0031] 图1A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中心(未展示)中的机架100,且图1B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1A的机架100的俯视图。数据中心可容置各种类型的服务器(未展示),例如云服务器、专用服务器、或类似物。机架100具有垂直支撑件102及壳体106a到106h可被安装在其上的等距定位的水平搁架104a到104d。在实施例中,机架100由金属组成,例如钢、铝、或类似物。壳体106a到106h的第一壳体106a包含固持发热组件的一组卡板及向发热组件提供液体膜冷却的冷却系统。第一壳体106a是自包含的,即,第一壳体106a包含向容置于第一壳体106a内部的发热组件提供液体膜冷却所需要的所有必要组件。第一壳体106a提供对一组卡板的接近。第一壳体106a可经安装在任何标准数据中心机架上。机架100说明四个搁架104a到104d以提供本发明的清晰度及理解,且不应被视为机架100的精确实施方案。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机架100可具有四个以上搁架104a到104d,且因此可容纳八个以上壳体106a到106h。[0032] 如图1B中展示,机架100具有安装在搁架104a上的两个壳体,包含第一壳体106a及第二壳体106b。在另一实施例中,机架100包含安装在搁架104a上的两个以上壳体。第一壳体106a及第二壳体106b可依此方式安装于机架100中,使得第一壳体106a可从机架100的前端108接近且第二壳体106b可从机架100的背端110接近。在实施例中,壳体106a到106h具有嵌入于其上的一系列孔,此允许壳体106a到106h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100的搁架104a到104d上。在实施例中,机架100包含分别在机架100的前端108及背端110处的第一门及第二门(未展示)。在实施例中,壳体106a到106h由钢、铝、及类似物组成。[0033] 图2A到2D说明向发热组件提供液体膜冷却的壳体200的各个视图。图2A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壳体200的俯视图,图2B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壳体200的俯视剖面图,图2C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壳体200的前视图,且图2D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壳体200的侧视剖面图。壳体200在结构及功能上类似于图1A的壳体106a到106h。壳体200包含机壳202(在图2A、2C、及2D中展示)及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具有集液槽204(在图2D中展示)、第一泵206(图2B到2D展示)、管道系统208(在图2B及2D中展示)、一组管板210a到210o(在图2A及2D中展示)、及热交换器212(在图2B及2D中展示)。此处,冷却系统是直接喷射冷却系统。[0034] 机壳202容纳热插拔卡板系统214(在图2C中展示)及背板216(在图2D中展示)。背板216经安装在机壳202的背端处。热插拔卡板系统214固持一组卡板218a到218m(在图2C中展示)、将所述组卡板218a到218m连接到嵌入在电路板(未展示)上的各个组件的介接缆线、及用于将所述对应组卡板218a到218m连接到背板216的一组背板连接器(未展示)。所述组卡板218a到218m中的每一卡板固持容置发热组件的一组电路板(未展示)。发热组件可包含(但不限于)计算机处理器(例如,用于比特币挖掘的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微处理器、刀片服务器、电路板、存储器、视频卡、电力装置、或类似物。不应将本发明解释为限于任一类型的发热系统。所述组卡板218a到218m中的每一卡板被垂直安装且可滑动地附接到机壳202。所述组卡板218a到218m中的每一卡板可滑动到机壳202中且可容易地从机壳202接近及移除以进行例行维护。机壳202具有包含多个狭槽的牢固的框架。多个狭槽中的每一狭槽对应于所述组卡板218a到218m的一个卡板。所述组卡板218a到218m中的每一卡板沿着每一狭槽内的轨滑动。所述轨帮助将所述组卡板218a到218m对准到背板216。在实施例中,机壳202由碳钢、铝合金、铜、或类似物中的至少一者制成。机壳202具有锁定机构的布建来将所述组卡板218a到218m固持于相应狭槽中。锁定机构确保一旦所述组卡板218a到218m被放置于机壳202中其就被固持在适当位置中且不移位出所述位置。锁定机构包含机械锁、电气开关锁、闩锁、或类似物。[0035] 如图2C中展示,热插拔卡板系统214进一步固持将电力供应到发热组件的第一电力供应器220a。热插拔卡板系统214进一步固持当第一电力供应器220a不可操作时将电力供应到发热组件的第二电力供应器220b。冗余电力供应器(例如第二电力供应器220b)的使用确保不缺少或短缺到发热组件的电力。在任何时刻,第一电力供应器220a及第二电力供应器220b中的仅一者是可操作的。第一电力供应器220a及第二电力供应器220b分别具有用于安装外部电力供应器的第一电力连接器端口外壳222a及第二电力连接器端口外壳222b。[0036] 热插拔卡板系统214进一步固持提供外部网络连接性的第一网络交换机224a及第二网络交换机224b。第一网络交换机224a及第二网络交换机224b将热插拔卡板系统214连接到局域网或因特网。第一网络交换机224a及第二网络交换机224b分别具有用于安装外部网络交换机的第一网络连接器端口外壳226a及第二网络连接器端口外壳226b。[0037] 背板216将机壳202的各个组件(例如所述组卡板218a到218m)、第一电力供应器220a及第二电力供应器220b、及第一网络交换机224a及第二网络交换机224b连接在一起。第一电力供应器220a及第二电力供应器220b及第一网络交换机224a及第二网络交换机224b通过所述组背板连接器连接到背板216。因此,定位于所述组卡板218a到218m内部的发热组件通过背板216从第一电力供应器220a及第二电力供应器220b接收电力。背板216还促进所述组卡板218a到218m与第一网络交换机224a及第二网络交换机224b之间的网络连接性。背板216可借助于常用压铆螺母柱及紧固件(未展示)紧固到机壳202。机壳202进一步包含用于将机壳202安装于壳体200中的机壳铰链销(未展示)。[0038] 如图2D中展示,壳体200的底部经设计以形成容纳用于从发热组件吸收热的液体的集液槽204。在实施例中,第一泵206(在图2B、2C、及2D中展示)经定位靠近壳体200的底部以从集液槽204汲取出液体。壳体200包含容置第一泵206的第一泵外壳228(在图2D中展示)。第一泵206具有第一泵206通过其连接到集液槽204的入口耦合件230a(在图2B中展示)。液体通过入口耦合件230a进入第一泵206。第一泵206进一步具有第一泵206通过其连接到管道系统208以将从集液槽204汲取的液体供应到发热组件的出口耦合件232a(在图2B中展示)。第一泵206可经定位在集液槽204内部或外部以从集液槽204汲取液体。在实例中,第一泵206是离心泵。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离心泵是可用于汲取液体的一个类型的泵的一个实例,且在本发明中还可使用汲取液体的任何其它种类的泵。[0039] 壳体200进一步包含在操作中类似于第一泵206的第二泵234(在图2B及2C中展示)。在实施例中,第一泵206及第二泵234经定位在距彼此预定距离处。第二泵234具有第二泵234通过其连接到集液槽204的入口耦合件230b(在图2B中展示)。液体通过入口耦合件230b进入第二泵234。第二泵234进一步具有第二泵234通过其连接到管道系统208以将从集液槽204汲取的液体供应到发热组件的出口耦合件232b(在图2B中展示)。壳体200包含容置第二泵234的第二泵外壳(未展示)。第二泵234经定位在集液槽204内部或外部。第二泵234用作用于当第一泵206不可操作时提供液体的冗余泵。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泵206及第二泵234可同时操作。第一泵206的入口耦合件230a及出口耦合件232a促进从第一泵外壳228移除第一泵206。类似地,第二泵234的入口耦合件230b及出口耦合件232b促进从第二泵外壳移除第二泵234。因此,第一泵206及第二泵234可容易被移除以进行维护。[0040] 管道系统208包含延伸到壳体200的各个部件以提供液体的一组管道。所述组管道由铝、铜、塑料、氯乙烯聚合(PVC)、或类似物制成。管道系统208经连接到第一泵206及第二泵234以接收从集液槽204汲取的液体。管道系统208包含连接于第一泵206的出口耦合件232a与管道系统208之间的第一回流阀236a(在图2B中展示)、及连接于第二泵234的出口耦合件232b与管道系统208之间的第二回流阀236b(在图2B中展示)。第一回流阀236a及第二回流阀236b分别防止液体在第一泵206及第二泵234中的一者或两者不可操作时通过第一泵206及第二泵234循环回。举例来说,当第一泵206是可操作的且第二泵234不可操作时,第二回流阀236b确保液体不通过第二泵234循环回到集液槽204。类似地,当第二泵234是可操作的且第一泵206不可操作时,第一回流阀236a确保液体不通过第一泵206循环回到集液槽204。[0041] 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经附接到管道系统208以接收液体。在实施例中,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由铝制成。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可由可使液体循环的任何材料组成。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通过歧管238(在图2A及2B中展示)与管道系统208流体连通。歧管238的大小经调整以维持到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的液体的均匀压力及分布。在实施例中,可代替地在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上使用其上嵌入有孔的一组冷板(未展示)。[0042] 机壳202经设计使得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中的每一管板经定位于所述组卡板218a到218m中的两个卡板之间。此外,每一管板的尺寸使得每一管可经定位于机壳202内部的所述组卡板218a到218m中的两个卡板之间。举例来说,第一管板210a经定位于机壳202内部的所述组卡板的第一卡板218a与第二卡板218b之间。在设计机壳202时考虑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的尺寸。[0043] 在图2D中,第一管板210a包含喷射歧管240(在图2D中展示)及经附接到喷射歧管240的一组喷射管242(在图2D中展示)。所述组喷射管242包含与喷射歧管240流体连通的垂直喷射管及与垂直喷射管流体连通的水平喷射管。液体在所述组喷射管242内部循环。所述组喷射管242中的每一喷射管具有嵌入于其上的喷嘴244(在图2D中展示)。喷嘴244的大小及数目可取决于吸收由发热组件产生的热所需的液体量而变化。由发热组件产生的热可通过辐射由第一管板210a吸收,这是因为第一管板210a处于相较于发热组件较低的温度下。热进一步被传递到在第一管板210a的所述组喷射管242内部循环的液体。所述组喷射管242使用喷射方法来通过喷嘴244将液体直接喷射到发热组件上。喷嘴244经设计及定位使得其可有效地将液体递送到发热组件的整个表面上。所述组喷射管242具有嵌入在两个侧上的喷嘴244,且因此直接将液体喷射到第一卡板的一个侧及第二卡板的另一侧上。举例来说,第一管板210a将液体喷射在第一卡板的前侧及第二卡板的背侧上。递送液体的喷射方法在图2E中详细地解释。[0044] 针对卡板内部被高发热组件(例如处理器)占据的区,相较于被低发热组件占据的区,所需喷射管242的数目更多。此增加液体的流速,且进一步增加喷射到发热组件上的液体量。壳体200进一步包含供每一管板用于控制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中的液体的流量的旁通阀246(在图2A中展示)。旁通阀246经连接于歧管238与对应管板210a到210o之间。举例来说,旁通阀246在从机壳202移除卡板期间停止第一管板210a中的液体的流量。[0045] 液体因为其低表面张力而在发热组件的表面上形成薄膜。液体在接触发热组件后蒸发成蒸气。当蒸气与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接触时,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进一步将蒸气冷凝成经冷凝液体。经冷凝蒸气形成由于重力而下落到集液槽204中的液滴。因此,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中的每一管板的功能是双重的。首先,第一管板210a用作喷射管且将液体喷射到所述组卡板218a到218m内部的发热组件上,且其次,第一管板210a帮助在液体与发热组件接触时形成的蒸气的冷凝。[0046] 热交换器212经定位在集液槽204上方及机壳202下方。热交换器212延伸遍及机壳202的面积。热交换器212的功能是将蒸气冷凝回成经冷凝液体。因此,在壳体200中,第一管板210a及热交换器212提供将蒸气冷凝成经冷凝液体。在实例中,第一管板210a是板式冷凝器,且热交换器212是鳍式冷凝器。热交换器212是包含使水在环境温度下循环的管的冷凝器盘管。当蒸气与热交换器212接触时,来自蒸气的热被传递到在热交换器212内部循环的水。经加热水被传递到定位在壳体200外部的外部集中式热交换器冷却系统(未展示),其中其通过风扇、空气环境温度、冷却器及类似物冷却,且经冷却水被循环回到热交换器212中。[0047] 外部集中式热交换器冷却系统包含在外部集中式热交换器冷却系统与机架(例如机架100)之间载送经冷却水的循环歧管管道(未展示)。每一机架(例如机架100)具有沿拐角延伸且通过快放阀(例如水入口耦合件248及出口耦合件250(在图2B及2C中展示))连接到每一壳体(例如壳体106a到106h)的循环歧管管道。来自外部集中式热交换器冷却系统的经冷却水通过水入口耦合件248进入热交换器212,且经加热水通过水出口耦合件250被传递到外部集中式热交换器冷却系统。因此,移除来自发热组件的热。[0048] 壳体200可进一步包含用于确保在各种温度及压力下的有效冷凝的蒸气恢复系统(未展示)。举例来说,当机壳202内部的蒸气压力超过第一预定阈值时,蒸气恢复系统加速蒸气朝向热交换器212移动,借此帮助蒸气的冷凝。蒸气恢复系统可通过在机壳202与热交换器212之间形成吸力来加速蒸气朝向热交换器212的移动。此防止蒸气压力在机壳202内部的累积。[0049] 壳体200进一步包含清洁液体的过滤器(未展示)及将液体移除或脱水以防止堵塞及积垢的干燥器(未展示)。过滤器及干燥器放置于壳体200内部的关键位置。在实施例中,过滤器及干燥器经连接于第一泵206的出口耦合件232a与第一回流阀236a之间。此外,过滤器及干燥器经连接于第二泵234的出口耦合件232b与第二回流阀236b之间。在另一实施例中,过滤器及干燥器经连接于管道系统208与歧管238之间。[0050] 壳体200进一步包含经定位在壳体200的前端处的前接近面板252(在图2D中展示)。壳体200经气密密封以防止液体的蒸气逸出壳体200。前接近面板252允许在例行维护期间从机壳202容易地移除所述组卡板218a到218m。前接近面板252进一步允许添加及移除壳体200的各个其它组件,例如第一电力供应器220a及第二电力供应器220b。[0051] 壳体200进一步包含定位在壳体200的顶部前端处的匣254(在图2D中展示)。匣254清除壳体200外部的非蒸气气体且防止蒸气排出到壳体200外部。匣254内部存在的过滤介质的材料防止蒸气排出到壳体200外部。匣254允许从壳体200内部到壳体200外部的空气膨胀及收缩,且反之亦然。防止蒸气排出到壳体200外部同时允许空气膨胀及收缩防止蒸气损失,且因此减小更换成本。缺乏匣254将导致包含蒸气及空气两者的气体被捕集于壳体200内部。此将需要壳体200是加压容器,借此使其成为昂贵的事。为了允许蒸气在无需额外或不必要压力控制机构的情况下膨胀及收缩,需要将除蒸气之外的气体排出到壳体200外部。匣254因此本质上是过滤器,其允许空气双向通过且确保不必要的气体被排出到壳体200外部,同时阻挡壳体200外部的蒸气通过。[0052] 壳体200进一步包含监测及管理壳体200及其组件的管理控制系统256(在图2B及2C中展示)。管理控制系统256包含用于监测与壳体200相关联的各个参数的传感器(未展示)。来自传感器的数据用于检测壳体200内的故障或状况,且用于将检测到的故障或状况传达到操作者装置(未展示)或操作者。传感器包含(但不限于)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泵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污垢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加速度计、门传感器、背板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湿度及蒸气饱和度传感器。[0053] 温度传感器放置于壳体200内部的关键位置以测量液体、蒸气、机壳202、热交换器212、环境水、发热组件、及第一电力供应器220a及第二电力供应器220b的温度。流量传感器测量进入热交换器212及外部集中式热交换器冷却系统的水的体积。流量传感器可进一步用于测量所述组喷射管242内部的液体的体积。液位传感器测量集液槽204内部的液体的体积。泵传感器测量第一泵206及第二泵234的效率。湿度传感器测量在机壳202中存在的湿气量。污垢传感器确定过滤器中的污染物。电压传感器测量第一电力供应器220a及第二电力供应器220b中的电力参数。加速度计检测对壳体200及机壳202的冲击、测量振动、及检测机壳202的校平。门传感器检测前接近面板252是否打开。背板传感器确定机壳202中卡板的存在及由所述卡板消耗的电力。压力传感器确定机壳202内部的压力。湿度及蒸气饱和度传感器测量机壳202中存在的蒸气量。[0054] 传感器的数目取决于在控制及监测壳体200时期望的精准度。传感器可经定位在组件上,也可经定位于组件内(例如,集液槽204内),以监测状况且将数据提供到管理控制系统256。从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允许壳体200改进其性能、效率、准确度、及稳定性。增加传感器的数目允许壳体200中采用的冷却系统的操作被控制在更严格的操作范围内,此可改进性能、效率、准确度及稳定性。减小传感器的数目可降低冷却系统的成本及复杂度。[0055] 管理控制系统256进一步包含从传感器接收数据的处理电路系统(未展示)。每一传感器可经电连接或无线连接到处理电路系统。一旦检测或指示壳体200内的故障,处理电路系统就可经配置以通知操作者。处理电路系统可经配置以通过短消息服务(SMS)、电子邮件(E‑mai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及可听蜂鸣器警报向操作者发送警报及警告以警告操作者所述故障或状况。警报或警告包含与故障相关联的特定细节,包含从连接到处理电路系统的传感器记录的信息。警报或警告还包含与很可能已经发生故障的组件相关联的部件号以便准许操作者立即确定在本地库存中是否存在所述部件。如果所述部件不存在,那么操作者可尽快从供应商订购更换部件。警报或警告及与故障相关的任何数据可经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媒体(例如存储器)中及/或经传输到系统制造商以用于质量控制、保修、及/或召回目的。[0056] 处理电路系统包含一或多个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装置(PLD)、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类似物。在一些情况中,处理电路系统的功能还可由离散数字组件及/或离散模拟组件执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处理电路系统及/或传感器可包含各种其它电气组件,包含集成电路(IC)及/或离散组件。[0057] 传感器可通过无线通信与处理电路系统通信。无线通信可使用一或多个无线通信协议发生,例如蓝牙、蓝牙低能量、ZigBee、及/或WiFi。替代地,无线通信可使用已知的光学或红外通信方法实施。[0058] 传感器的使用使操作者能监测每一机壳202的冷却要求且因此帮助在机壳级下提供动态冷却。因此,操作者可起始且调谐冷却系统,及接着,将其留给管理控制系统256以动态地管理冷却过程。在实例中,从液位传感器获得的数据由管理控制系统256用来确定集液槽204内部的液体的体积何时已达到第二预定阈值以下且向操作者发送指示集液槽204中的液体的补充需要的警告。在另一实例中,从液位传感器获得的数据用于确定第一泵206的效率何时达到第三预定阈值以下。管理控制系统256撤销启动第一泵206且启动第二泵234。此外,在使用传感器的情况下,有可能确定由壳体用于冷却过程的能量的量。此数据可由管理控制系统256用来基于对应能量使用确定不同壳体的可变冷却成本。因此,利用大量能量来移除其产生的大量热的第三壳体将具有比利用相对较少量的能量的第四壳体更高的冷却成本。[0059] 管理控制系统256进一步包含用于显示系统参数、消息及操作状态的液晶显示器(LCD)。管理控制系统256进一步包含用于控制数据中的机架(例如机架100)的通信端口及外部热交换器,例如外部集中式热交换器冷却系统。[0060] 在操作中,第一泵206从集液槽204汲取液体且将所述液体供应到管道系统208。管道系统208经连接到将液体供应到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的歧管。由于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放置于机壳202中,所以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通过辐射吸收由发热组件产生的热。此是因为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处于比发热组件更低的温度下。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将经吸收热传递到在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内部循环的液体。[0061] 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将液体喷射到所述组卡板218a到218m上。喷嘴244经嵌入在喷射管242上,使得第一组喷嘴244将液体喷射在第一卡板的前侧上且第二组喷嘴244将液体喷射在第二卡板的背侧上。液体由于其低表面张力而在发热组件的表面上形成薄膜。液体的低表面张力还确保薄膜涂覆卡板的整个表面。未使用的液体经收集于集液槽204中。液体的薄膜从发热组件吸收热且蒸发成蒸气,借此从发热组件移除热。[0062] 所形成的蒸气存在于机壳202中且朝向放置在所述组卡板218a到218m前方的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移动。当蒸气与处于比蒸气更低的温度下的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接触时,蒸气在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的表面上冷凝。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处于较低温度,这是由于液体在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内部循环且从集液槽204获得的液体的温度被维持在比发热组件低得多的温度下。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的表面上的经冷凝蒸气形成作为经冷凝液体下落回到集液槽204中的液滴。[0063] 类似地,机壳202内部的在重量上比干燥空气更重的蒸气朝向定位在机壳202底部处的热交换器212移动。热交换器212通过在热交换器212内部循环的环境温度水维持在比蒸气更低的温度下。因此,当蒸气与热交换器212接触时,热交换器212从蒸气吸收热且蒸气在热交换器212的表面上冷凝且接着作为经冷凝液体下落回到集液槽204中。经吸收热被传递到环境温度水且因此水的温度增加。经加热水被水网载送到放置在壳体200外部的外部集中式热交换器系统。外部集中式热交换器系统使用风扇、冷却器、及环境温度空气通过将热从经加热水排斥到大气来冷却经加热水。经冷却水经循环回到热交换器212中。[0064] 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内部的液体的循环及热交换器212内部的环境温度水的循环具有其单独的闭合环路系统,且因此液体及环境温度水不混合。接着,在集液槽204处收集的未使用液体及经冷凝液体被重新用于循环。[0065] 现在参考图2E,其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将液体递送到发热组件上的喷射方法。第二管板210b经定位于第三卡板(未展示)与第四卡板218b之间。第三管板210c经定位于第四卡板218b与第五卡板218c之间。第四管板210d经定位于第五卡板218c与第六卡板218d之间。所述组喷射管(未展示)经嵌入在第四管板210d上,使得第四管板210d将液体喷射在第六卡板218d的前侧及第五卡板218c的背侧上。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中的每一管板(包含第二管板210b及第三管板210c)执行与第四管板210d类似的功能。由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对液体的双向喷射导致热从发热组件的高效移除。[0066] 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即使本发明谈论使用喷射方法来将液体递送到发热组件上,但也可将其它方法用作壳体200中的递送方法。在另一实施例中,瀑布法可用于递送液体。在瀑布法中,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在顶部处具有孔以递送所述组卡板218a到218m的顶端处的液体且允许重力将液体沿着所述组卡板218a到218m的表面向下牵引,借此形成薄膜。未使用液体被收集回于集液槽204中。[0067] 本发明的特定优点包含使用壳体200来向发热组件提供液体膜冷却。壳体200被气密密封确保蒸气不逸出大气中且因此避免蒸气损失。此外,安装在机架100上的每一壳体具有其自身的热交换器,例如热交换器212。壳体200内部热交换器212的存在确保由于液体的蒸发而形成的蒸气快速冷凝回成经冷凝液体。因此,蒸气不必被传递到如同常规壳体的情况经放置在壳体外部的热交换器。因此,最小化传递期间的蒸气损失。[0068] 在常规壳体中,喷射管不执行由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执行的双重功能。因此,额外冷凝表面由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提供。机壳202的设计允许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被定位于所述组卡板218a到218m之间。因此,机壳202的设计及喷嘴244在所述组喷射管242上的位置确保发热组件的整个表面被涂覆有液体且液体从发热组件均匀移除。此避免形成热点。壳体200内部组件(例如集液槽204、第一泵206及第二泵234、及管道系统208)的存在进一步改进壳体200的效率、稳定性、及性能。[0069] 液体膜冷却方法具有优于常规冷却方法(例如强制空气冷却及浸液冷却)的优点。液体膜冷却方法使用比强制空气冷却显著少量的电力来进行其操作。这是因为液体膜冷却方法免除对强制空气冷却方法中使用的风扇、空气管理测量、及制冷机基础设施的需要且使用热交换器212及所述组管板210a到210o来从发热组件移除热。此进一步使液体膜冷却方法相较于强制空气冷却更廉价。液体膜冷却方法相当廉价,且在重量上比浸液冷却方法更轻,这是由于其使用少量液体。此外,缺乏浸没冷却方法中使用的浸浴减小所需要的占地面积且免除负载分散器的使用。[0070] 机壳202及液体膜冷却方法的设计优化机架100上可用的空间且允许将一个以上壳体安装在机架100的搁架104a上。因此,服务器或安装在机架100上的其它发热组件的数目相较于安装使用除液体膜冷却方法之外的冷却方法的常规壳体的机架增加。举例来说,如果安装在安装常规壳体的机架上的服务器的数目是192个服务器,那么安装在机架100上的服务器的数目在400到500个服务器的范围内。此外,在对机架进行很少修改的情况下,壳体200可被容易地部署在标准数据中心机架(例如机架100)上。动态冷却可由于使用管理控制系统256而被实施于壳体200中。机壳202的设计允许壳体中的发热组件的有效冷却。此外,机壳202的设计允许容易地将冷却系统部署于壳体200中。壳体200防止液体的蒸气泄漏,借此避免液体损失。[0071] 尽管本发明描述使用直接喷射冷却方法及其各种优点,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各种其它形式的液体膜冷却方法(例如雾化及成雾冷却方法)可用作直接喷射冷却方法的替代技术。直接喷射冷却方法与雾化及成雾冷却方法之间的主要差异是液滴的大小。在雾化及成雾冷却方法中,将要递送的液体分别被转换成薄雾及雾。在实施例中,超声波装置(未展示)可用于将将要递送的液体转换成薄雾及雾。雾化及成雾冷却方法可经实施于壳体200中用于冷却发热组件。雾化及成雾冷却方法中的较小液滴大小增加可经涂覆有薄雾及雾的发热组件的表面积覆盖,借此提供一种彻底涂覆发热组件的表面的高效方法。此进一步增强将薄雾及雾转换(即蒸发)成蒸气,借此提供高效且有效的冷却。[0072] 除其它特征之外,与本发明一致的技术提供用于提供液体膜冷却的壳体。虽然上文已经描述所揭示的系统及方法的各个示范性实施例,但应理解,其已仅出于实例目的而非限制来呈现。其是详尽的且不将本发明限于所揭示的精确形式。鉴于上文教示,修改及变化是可能的,或可从本发明的实践获取,而不会背离广度或范围。[0073] 在权利要求中,词‘包括’、‘包含’及‘具有’不排除存在除权利要求中所列举的元件或步骤之外的其它元件或步骤。如本文中使用,术语“一(a或an)”被定义为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外声明,否则例如“第一”及“第二”的术语用于任意地区分此类术语所描述的元件。因此,这些术语不一定希望指示此类元件的时间或其它优先次序。特定措施在相互不同的权利要求中陈述的事实不指示不能有利地使用这些措施的组合。[0074] 虽然已经说明及描述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但应清楚,本发明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众多修改、改变、变化、替代、及等效物,而不背离如在权利要求中描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
专利地区:新加坡
专利申请日期:2019-10-30
专利公开日期:2024-08-30
专利公告号:CN11334873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