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基于自动取料系统的全自动绕线机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号:CN202011443747.6
专利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华涵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权利人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常平幸福路11号1栋101室
专利发明(设计)人:张海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取料系统的全自动绕线机,其包括机架、振动送料盘、进料导正机构、回转工作台、绕线焊线机构、切线机构和取料机械手。通过振动送料盘进行送料,进料导正机构对产品进行导正定位,并转移至回转工作台的旋转治具上,由回转工作台转移至绕线焊线机构位置,由绕线焊线机构对产品进行绕线和焊线工序,接着再由回转工作台转移至切线机构位置,由切线机构对产品的线头进行剪切,再接着由回转工作台转移至取料机械手位置,通过取料机械手将产品取下,即能相应替代人工实现送料、导正、绕线、焊线、切线和取料等工序,且工作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从而大大的提高了蜂鸣器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适合批量化生产。
主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自动取料系统的全自动绕线机,其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振动送料盘、进料导正机构、回转工作台、绕线焊线机构、切线机构和取料机械手,所述回转工作台设置在机架的台面上,所述进料导正机构、回转工作台、绕线焊线机构、切线机构和取料机械手依次排列设置在回转工作台的周边位置,所述振动送料盘设置在机架上,且与所述进料导正机构相对接;
所述进料导正机构包括进料支架、轨道接板、定位模组、拔料模组、导正模组、选向模组和平移进料机械手,所述轨道接板的前端固定在所述进料支架上,尾端中部设有送料开槽,该送料开槽的一端与振动送料盘的送料槽相对接形成接料口,该送料开槽的另一端延伸至轨道接板的中部位置形成上料位,所述定位模组对应接料口的位置设置在轨道接板上,并迫使接料口合拢将产品夹紧定位;所述拔料模组位于轨道接板的下方位置,并能将位于接料口位置的产品拔移至上料位,所述导正模组对应轨道接板的一侧位置设置在进料支架上,所述选向模组位于导正模组的下方位置,并能将位于导正模组上的产品转动至预定角度,所述平移进料机械手设置在进料支架上,并能将导正模组上的产品移至回转工作台上;
所述绕线焊线机构包括组合架、压夹线模组、拉线模组、托底模组和焊线模组,所述焊线模组设置在组合架上,所述压夹线模组、拉线模组和托底模组设置在所述焊线模组的下方位置;
所述压夹线模组包括支杆、压夹升降装置、导线模、压夹支板、钩压杆、钩压气缸和夹线气缸,所述支杆垂直设置在压夹升降装置上,并受该压夹升降装置的驱动作升降动作,所述导线模通过安装臂设置在支杆上,所述压夹支板的夹座设置在所述支杆上,所述夹线气缸水平设置在压夹支板的一侧面上,所述钩压气缸垂直设置在压夹支板的另一侧面上,所述钩压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钩压气缸的活塞杆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夹线气缸的夹指部件一侧位置,且设有钩线口;
所述拉线模组包括纵向拉线移动组件、横向拉线移动组件、升降拉线移动组件和拉线气动手指,所述横向拉线移动组件设置在纵向拉线移动组件上,所述升降拉线移动组件设置在横向拉线移动组件上,所述拉线气动手指设置在升降拉线移动组件上;
所述托底模组包括升降托底移动组件、托底座、托底支臂、托底伸缩气缸和托板,所述托底座设置在升降托底移动组件上,并受升降托底移动组件的驱动作升降动作,所述托底支臂通过滑轨组件活动设置在托底座上,所述托板设置在托底支臂的前端,所述托底伸缩气缸设置在托底座上,并能驱动托底支臂于托底座上作往复运动;
所述焊线模组包括横向焊线移动组件、纵向焊线移动组件和升降点焊头,所述纵向焊线移动组件设置在横向焊线移动组件上,所述升降点焊头设置在纵向焊线移动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动取料系统的全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工作台包括分度盘、分度箱、分度电机和旋转治具,所述分度盘设置在分度箱的输出轴上,所述分度电机通过皮带传送带与分度箱的输入轴相连接;多个旋转治具呈圆心对称设置在分度盘的边缘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动取料系统的全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组包括定位座、定位气缸和拉杆,所述定位座安装在接料口的一侧位置,该接料口的一侧位置设有让所述拉杆穿过的通孔,接料口的另一侧位置设有与螺孔,所述拉杆的一端贯穿通孔并拧入所述螺孔,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定位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定位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动取料系统的全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料模组包括拔杆架、水平拔料气缸、拔料滑座、垂直拔料气缸和拔料杆,所述拔料滑座通过拔料滑轨活动设置在拔杆架上,所述水平拔料气缸设置在拔杆架上,并能驱动拔料滑座于拔料滑轨活上作往复运动,所述垂直拔料气缸设置在拔料滑座,所述拔料杆设置在垂直拔料气缸的活塞杆上,且在垂直拔料气缸的活塞杆作伸缩动作时能相应伸入或退出所述送料开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动取料系统的全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正模组包括导正气动手指和两个导正托板,两个导正托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导正气动手指的两手指部件上,两个导正托板上设有与产品相适配的弧形口,其中一个弧形口上设有导正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自动取料系统的全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向模组包括选向支座、选向气动手指、旋转座、选向电机和位置感应器,所述旋转座设置在选向支座上,该旋转座上设有旋转轴,所述选向气动手指设置在旋转轴的上端,所述选向电机设置在选向支座上,且该选向电机的驱动轴通过皮带轮组件与旋转轴的下端相连接,所述位置感应器对应选向气动手指的一侧位置设置在选向支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动取料系统的全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线机构包括支撑座、支撑杆、切线升降气缸、切线平行气缸和切刀,所述支撑杆垂直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切线升降气缸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切线平行气缸设置在切线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切刀设置在切线平行气缸的活塞杆上。 说明书 : 基于自动取料系统的全自动绕线机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绕线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蜂鸣器线圈生产的基于自动取料系统的全自动绕线机。背景技术[0002]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传统的手工装配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提升,社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工业自动化做后盾,才能够不被淘汰。[0003] 在电子产品大量普及及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电子产品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蜂鸣器便是其中一项。蜂鸣器是一种常用的发声或报警装置,蜂鸣器内的线圈在制作时,需要缠绕一定数量的铜线形成线圈,而在现有的线圈生产方法中,多为采用手工上料、取料和焊线工序,普遍存在效率较低,工序麻烦,生产速度较慢等问题。发明内容[0004]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操作简单、方便,工作效率高的基于自动取料系统的全自动绕线机。[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自动取料系统的全自动绕线机,其包括机架、振动送料盘、进料导正机构、回转工作台、绕线焊线机构、切线机构和取料机械手,所述回转工作台设置在机架的台面上,所述进料导正机构、回转工作台、绕线焊线机构、切线机构和取料机械手依次排列设置在回转工作台的周边位置,所述振动送料盘设置在机架上,且与所述进料导正机构相对接。[000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回转工作台包括分度盘、分度箱、分度电机和旋转治具,所述分度盘设置在分度箱的输出轴上,所述分度电机通过皮带传送带与分度箱的输入轴相连接;多个旋转治具呈圆心对称设置在分度盘的边缘位置。[000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料导正机构包括进料支架、轨道接板、定位模组、拔料模组、导正模组、选向模组和平移进料机械手,所述轨道接板的前端固定在所述进料支架上,尾端中部设有送料开槽,该送料开槽的一端与振动送料盘的送料槽相对接形成接料口,该送料开槽的另一端延伸至轨道接板的中部位置形成上料位,所述定位模组对应接料口的位置设置在轨道接板上,并迫使接料口合拢将产品夹紧定位;所述拔料模组位于轨道接板的下方位置,并能将位于接料口位置的产品拔移至上料位,所述导正模组对应轨道接板的一侧位置设置在进料支架上,所述选向模组位于导正模组的下方位置,并能将位于导正模组上的产品转动至预定角度,所述平移进料机械手设置在进料支架上,并能将导正模组上的产品移至回转工作台上。[000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模组包括定位座、定位气缸和拉杆,所述定位座安装在接料口的一侧位置,该接料口的一侧位置设有让所述拉杆穿过的通孔,接料口的另一侧位置设有与螺孔,所述拉杆的一端贯穿通孔并拧入所述螺孔,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定位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定位座上。[000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拔料模组包括拔杆架、水平拔料气缸、拔料滑座、垂直拔料气缸和拔料杆,所述拔料滑座通过拔料滑轨活动设置在拔杆架上,所述水平拔料气缸设置在拔杆架上,并能驱动拔料滑座于拔料滑轨活上作往复运动,所述垂直拔料气缸设置在拔料滑座,所述拔料杆设置在垂直拔料气缸的活塞杆上,且在垂直拔料气缸的活塞杆作伸缩动作时能相应伸入或退出所述送料开槽。[00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正模组包括导正气动手指和两个导正托板,两个导正托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导正气动手指的两手指部件上,两个导正托板上设有与产品相适配的弧形口,其中一个弧形口上设有导正凸起。[00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选向模组包括选向支座、选向气动手指、旋转座、选向电机和位置感应器,所述旋转座设置在选向支座上,该旋转座上设有旋转轴,所述选向气动手指设置在旋转轴的上端,所述选向电机设置在选向支座上,且该选向电机的驱动轴通过皮带轮组件与旋转轴的下端相连接,所述位置感应器对应选向气动手指的一侧位置设置在选向支座上。[001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绕线焊线机构包括组合架、压夹线模组、拉线模组、托底模组和焊线模组,所述焊线模组设置在组合架上,所述压夹线模组、拉线模组和托底模组设置在所述焊线模组的下方位置。[001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夹线模组包括支杆、压夹升降装置、导线模、压夹支板、钩压杆、钩压气缸和夹线气缸,所述支杆垂直设置在压夹升降装置上,并受该压夹升降装置的驱动作升降动作,所述导线模通过安装臂设置在支杆上,所述压夹支板的夹座设置在所述支杆上,所述夹线气缸水平设置在压夹支板的一侧面上,所述钩压气缸垂直设置在压夹支板的另一侧面上,所述钩压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钩压气缸的活塞杆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夹线气缸的夹指部件一侧位置,且设有钩线口。[001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拉线模组包括纵向拉线移动组件、横向拉线移动组件、升降拉线移动组件和拉线气动手指,所述横向拉线移动组件设置在纵向拉线移动组件上,所述升降拉线移动组件设置在横向拉线移动组件上,所述拉线气动手指设置在升降拉线移动组件上。[001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托底模组包括升降托底移动组件、托底座、托底支臂、托底伸缩气缸和托板,所述托底座设置在升降托底移动组件上,并受升降托底移动组件的驱动作升降动作,所述托底支臂通过滑轨组件活动设置在托底座上,所述托板设置在托底支臂的前端,所述托底伸缩气缸设置在托底座上,并能驱动托底支臂于托底座上作往复运动。[001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焊线模组包括横向焊线移动组件、纵向焊线移动组件和升降点焊头,所述纵向焊线移动组件设置在横向焊线移动组件上,所述升降点焊头设置在纵向焊线移动组件上。[001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切线机构包括支撑座、支撑杆、切线升降气缸、切线平行气缸和切刀,所述支撑杆垂直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切线升降气缸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切线平行气缸设置在切线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切刀设置在切线平行气缸的活塞杆上。[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通过振动送料盘进行送料,进料导正机构对产品进行导正定位,并转移至回转工作台的旋转治具上,由回转工作台转移至绕线焊线机构位置,由绕线焊线机构对产品进行绕线和焊线工序,接着再由回转工作台转移至切线机构位置,由切线机构对产品的线头进行剪切,再接着由回转工作台转移至取料机械手位置,通过取料机械手将产品取下,即能相应替代人工实现送料、导正、绕线、焊线、切线和取料等工序,且工作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从而大大的提高了蜂鸣器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生产收益,适合批量化生产。[0019]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0020]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1] 图2是本发明中的进料导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22] 图3是本发明中的定位模组的结构示意图。[0023] 图4是本发明中的拔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0024] 图5是本发明中的导正模组的结构示意图。[0025] 图6是本发明中的绕线焊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26] 图7是本发明中的绕线焊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27] 图8是本发明中的切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8]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8,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自动取料系统的全自动绕线机,其包括机架1、振动送料盘2、进料导正机构3、回转工作台4、绕线焊线机构5、切线机构6和取料机械手7。[0029] 所述回转工作台4设置在机架1的台面上,所述进料导正机构3、回转工作台4、绕线焊线机构5、切线机构6和取料机械手7依次排列设置在回转工作台4的周边位置,所述振动送料盘2设置在机架1上,且与所述进料导正机构3相对接。[0030] 具体的,所述回转工作台4包括分度盘、分度箱、分度电机和旋转治具,所述分度盘设置在分度箱的输出轴上,所述分度电机通过皮带传送带与分度箱的输入轴相连接;多个旋转治具呈圆心对称设置在分度盘的边缘位置。[0031] 参见图2,所述进料导正机构3包括进料支架31、轨道接板32、定位模组33、拔料模组34、导正模组35、选向模组36和平移进料机械手37,所述轨道接板32的前端固定在所述进料支架31上,尾端中部设有送料开槽321,该送料开槽321的一端与振动送料盘2的送料槽相对接形成接料口,该送料开槽321的另一端延伸至轨道接板32的中部位置形成上料位,所述定位模组33对应接料口的位置设置在轨道接板32上,并迫使接料口合拢将产品夹紧定位;所述拔料模组34位于轨道接板32的下方位置,并能将位于接料口位置的产品拔移至上料位,所述导正模组35对应轨道接板32的一侧位置设置在进料支架31上,所述选向模组36位于导正模组35的下方位置,并能将位于导正模组35上的产品转动至预定角度,所述平移进料机械手37设置在进料支架31上,并能将导正模组35上的产品移至回转工作台4上。[0032] 参见图3,所述定位模组33包括定位座331、定位气缸332和拉杆333,所述定位座331安装在接料口的一侧位置,该接料口的一侧位置设有让所述拉杆333穿过的通孔,接料口的另一侧位置设有与螺孔,所述拉杆333的一端贯穿通孔并拧入所述螺孔,拉杆333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气缸332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定位气缸332的缸体固定在所述定位座331上。[0033] 参见图4,所述拔料模组34包括拔杆架341、水平拔料气缸342、拔料滑座343、垂直拔料气缸344和拔料杆345,所述拔料滑座343通过拔料滑轨活动设置在拔杆架341上,所述水平拔料气缸342设置在拔杆架341上,并能驱动拔料滑座343于拔料滑轨活上作往复运动,所述垂直拔料气缸344设置在拔料滑座343,所述拔料杆345设置在垂直拔料气缸344的活塞杆上,且在垂直拔料气缸344的活塞杆作伸缩动作时能相应伸入或退出所述送料开槽321。[0034] 参见图5,所述导正模组35包括导正气动手指351和两个导正托板352,两个导正托板352对称设置在所述导正气动手指351的两手指部件上,两个导正托板352上设有与产品相适配的弧形口3521,其中一个弧形口3521上设有导正凸起3522。所述选向模组36包括选向支座361、选向气动手指362、旋转座363、选向电机364和位置感应器365,所述旋转座363设置在选向支座361上,该旋转座363上设有旋转轴,所述选向气动手指362设置在旋转轴的上端,所述选向电机364设置在选向支座361上,且该选向电机364的驱动轴通过皮带轮组件与旋转轴的下端相连接,所述位置感应器365对应选向气动手指362的一侧位置设置在选向支座361上。[0035] 参见图6和图7,所述绕线焊线机构5包括组合架51、压夹线模组52、拉线模组53、托底模组54和焊线模组55,所述焊线模组55设置在组合架51上,所述压夹线模组52、拉线模组53和托底模组54设置在所述焊线模组55的下方位置。[0036] 所述压夹线模组52包括支杆521、压夹升降装置522、导线模523、压夹支板524、钩压杆525、钩压气缸526和夹线气缸527,所述支杆521垂直设置在压夹升降装置522上,并受该压夹升降装置522的驱动作升降动作,所述导线模523通过安装臂设置在支杆521上,所述压夹支板524的夹座设置在所述支杆521上,所述夹线气缸527水平设置在压夹支板524的一侧面上,所述钩压气缸526垂直设置在压夹支板524的另一侧面上,所述钩压杆52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钩压气缸526的活塞杆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夹线气缸527的夹指部件一侧位置,且设有钩线口。[0037] 所述拉线模组53包括纵向拉线移动组件531、横向拉线移动组件532、升降拉线移动组件533和拉线气动手指534,所述横向拉线移动组件532设置在纵向拉线移动组件531上,所述升降拉线移动组件533设置在横向拉线移动组件532上,所述拉线气动手指534设置在升降拉线移动组件533上。[0038] 所述托底模组54包括升降托底移动组件541、托底座542、托底支臂543、托底伸缩气缸544和托板545,所述托底座542设置在升降托底移动组件541上,并受升降托底移动组件541的驱动作升降动作,所述托底支臂543通过滑轨组件活动设置在托底座542上,所述托板545设置在托底支臂543的前端,所述托底伸缩气缸544设置在托底座542上,并能驱动托底支臂543于托底座542上作往复运动。[0039] 所述焊线模组55包括横向焊线移动组件551、纵向焊线移动组件552和升降点焊头553,所述纵向焊线移动组件552设置在横向焊线移动组件551上,所述升降点焊头553设置在纵向焊线移动组件552上。[0040] 参见图8,所述切线机构6包括支撑座61、支撑杆62、切线升降气缸63、切线平行气缸64和切刀65,所述支撑杆62垂直设置在支撑座61上,所述切线升降气缸63设置在支撑杆62上,所述切线平行气缸64设置在切线升降气缸63的活塞杆上,所述切刀65设置在切线平行气缸64的活塞杆上。[0041] 工作时,以缠绕蜂鸣器线圈为例进行说明。通过振动送料盘2进行输送线圈架,线圈架上固定有PCB板,该PCB板的底面有定位感应点;线圈架送至送料开槽321的接料口位置,定位气缸332的活塞杆回缩通过拉杆333拉动使接料口的两侧合拢动作,实现接料口收窄将线圈架夹持定位,实现送料的目的。[0042] 需要上料时,通过水平拔料气缸342和垂直拔料气缸344相配合使拔料杆345移动伸入送料开槽321,并位于线圈架的后方位置,这时,定位气缸332恢复初始状态,接料口张开松掉线圈架,水平拔料气缸342驱动拔料杆345前行推动线圈架移至上料位;平移进料机械手37将上料位上的线圈架抓取并移放在两个导正托板352的弧形口3521;这时,若线圈架上的定位槽未与导正凸起3522相对正时,选向气动手指362将位于导正托板352上的线圈架夹持,选向电机364带动选向气动手指362旋转,线圈架随选向气动手指362的旋转而转动,当位置感应器365与PCB板底面的定位感应点相对正时,选向电机364停止转动,这时,线圈架上的定位槽恰好未与导正凸起3522相对正,选向气动手指362松开线圈架,实现导正的目的。[0043] 平移进料机械手37将导正后的线圈架抓取并移放在分度盘上的旋转治具,分度盘转动将线圈架移至绕线焊线机构5位置;铜线的前端穿过导线模523并由夹线气缸527夹住;通过纵向拉线移动组件531、横向拉线移动组件532和升降拉线移动组件533相配合将拉线气动手指534移至夹线气缸527的后侧位置,拉线气动手指534将铜线的前端夹住,夹线气缸527松开铜线;通过纵向拉线移动组件531、横向拉线移动组件532和升降拉线移动组件533相配合将铜线的前端牵引至线圈架的一侧位置,而相应的夹线气缸527位于线圈架的另一侧位置,夹线气缸527合拢将铜线夹住,使得铜线横挂在线圈架的PCB板上,钩压气缸526回缩使钩压杆525的钩线口卡扣在铜线上并下压,使铜线与PCB板的第一焊点相接触。这时,通过托底伸缩气缸544伸出推动托板545前行伸至线圈架的下方位置,升降托底移动组件541伸出提升托板545,托板545将线圈架略托起,以对线圈架的PCB板进行支撑,支撑效果好;通过横向焊线移动组件551和纵向焊线移动组件552相配合使升降点焊头553移至线圈架的上方位置,升降点焊头553下行按压在铜线上,使铜线与PCB板的第一焊点相焊接;在铜线与第一焊点焊接好后,通过纵向拉线移动组件531和横向拉线移动组件532相配合带动拉线气动手指534退回扯断铜线的线头;托底伸缩气缸544回缩拉动托板545退回初始位置,线圈架自动落回旋转治具上进行定位;夹线气缸527松开铜线,钩压气缸526伸出使钩压杆525远离铜线;这时,旋转治具带动线圈架旋转,实现将铜线缠绕在线圈架上,缠绕至所需圈数后,旋转治具停止转动;夹线气缸527将铜线夹住并下压,使铜线与PCB板的第二焊点相接触;托底伸缩气缸544伸出推动托板545前行伸至线圈架的下方位置,升降托底移动组件541伸出提升托板545,托板545将线圈架略托起;升降点焊头553下行按压在铜线上,使铜线与PCB板的第二焊点相焊接;拉线气动手指534松开铜线的线头,该线头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焊点上。通过纵向拉线移动组件531和横向拉线移动组件532相配合带动拉线气动手指534移至夹线气缸527的后侧位置,并将夹线气缸527所夹住的铜线进行夹紧,拉线气动手指534相对夹线气缸527作分开动作,进而将铜线扯断,夹线气缸527松开线头,拉线气动手指534保持将铜线的前端夹住,等待下一轮牵引动作。实现绕线和焊线的目的。[0044] 分度盘转动将完成缠绕线圈的线圈架移至切线机构6位置,切线升降气缸63带动切刀65下降移至第二焊点的一侧位置,切线平行气缸64带动切刀65移向第二焊点,进而通过切刀65将第二焊点上的线头切断,实现切线的目的。[0045] 接着,分度盘转动将完成切线头的线圈架移至取料机械手7位置,取料机械手7将完成切线头的线圈架抓取并移至下料托盘下,实现取料的目的。本发明基于自动取料系统的全自动绕线机能替代人工实现上料、导正、绕线、焊线、切线和取料等工序,工作效率高。[0046]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其机械,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专利地区:广东
专利申请日期:2020-12-11
专利公开日期:2024-08-30
专利公告号:CN11245624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