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的轴承座模组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号:CN202010893400.5
专利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权利人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河西路18号
专利发明(设计)人:吕俊成,黄元毅,韦宝侣,赵亮,韦勇,卢荡,金春瑛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的轴承座模组及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包括前制动盘和第一六分力传感器,轴承座模组包括前轴承座,第一六分力传感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一固定孔,前轴承座包括第一轴承安装筒和第一轴承座法兰板,第一轴承安装筒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第一轴承座法兰板环绕第一轴承安装筒设置,第一轴承座法兰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通过连接件与第一固定孔连接。本发明改变了第一六分力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与装配方案,使得前轴承座适配第一六分力传感器,在不改变原有汽车的动力学性能的基础上,使得第一六分力传感器变为汽车固定端车载装置的一部分,提高了六分力测量精度。
主权利要求:
1.一种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的轴承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包括前制动盘和第一六分力传感器,所述轴承座模组包括前轴承座,所述第一六分力传感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一固定孔,所述前轴承座包括第一轴承安装筒和第一轴承座法兰板,所述第一轴承安装筒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一轴承座法兰板环绕所述第一轴承安装筒设置,所述第一轴承座法兰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固定孔连接;
所述第一轴承座法兰板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主体部环绕所述第一轴承安装筒设置,所述第一主体部开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延伸部自所述第一主体部沿远离所述第一轴承安装筒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延伸部用于与所述前制动盘的前卡钳连接;
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两个第一凸角,两个所述第一凸角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凸角开设有与所述前卡钳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孔;
所述第一主体部包括两个第一安装台,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台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安装台与所述第一凸角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台开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孔;
所述轴承座模组的所述前轴承座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安装筒套设在前制动盘轴承上,所述第一六分力传感器包括内环安装部和环绕于所述内环安装部外设置的外环安装部,所述第一固定孔开设在所述内环安装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的轴承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还包括后制动盘和第二六分力传感器,所述轴承座模组还包括后轴承座,所述第二六分力传感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后轴承座包括第二轴承安装筒和第二轴承座法兰板,所述第二轴承安装筒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二轴承座法兰板环绕所述第二轴承安装筒设置,所述第二轴承座法兰板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固定孔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的轴承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座法兰板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主体部环绕所述第二轴承安装筒设置,所述第二主体部开设有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延伸部自所述第二主体部沿远离所述第二轴承安装筒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用于与所述后制动盘的后卡钳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的轴承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部面向所述第二六分力传感器的一侧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环绕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孔设置,所述第二六分力传感器面向所述环形凹槽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的轴承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部包括两个第二凸角,两个所述第二凸角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两侧,所述第二凸角开设有与所述后卡钳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的轴承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部包括两个第二安装台,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台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两侧,且所述第二安装台与所述第二凸角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台开设有所述第二连接孔。
7.一种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的轴承座模组。 说明书 : 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的轴承座模组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的轴承座模组及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背景技术[0002] 六分力传感器广泛用于采集汽车从轮胎传递到车身的三个方向力和三个方向力矩。六分力传感器不能直接与车辆原有轮胎和轮毂结构直接相连,因此需要设计适配装置进行连接。现有传感器技术设置轮辋与传感器外环连接,设置轮毂适配器将轮毂与传感器内环连接,这样力从轮辋经过传感器传递到轮毂,实现车轮六分力的测量。这种适配器方案下,传感器会随着车轮旋转,测量精度降低,而且适配结构复杂,会增加车轮总成的质量,影响车辆动力学性能。此外,目前还有一种测量装置为测力轴承,主要由内环、外环和传感器环组成,结构简单,但只能用于径向力和轴向力的测量,不能满足车轮六分力的测量需求。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的轴承座模组及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六分力传感器安装在轮毂适配器上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的轴承座模组,所述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包括前制动盘和第一六分力传感器,所述轴承座模组包括前轴承座,所述第一六分力传感器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前轴承座包括第一轴承安装筒和第一轴承座法兰板,所述第一轴承安装筒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轴承座法兰板环绕所述第一轴承安装筒设置,所述第一轴承座法兰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六分力传感器连接的第一连接孔。[0005]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座法兰板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主体部环绕所述第一轴承安装筒,所述第一主体部开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延伸部自所述第一主体部沿远离所述第一轴承安装筒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延伸部用于与所述前制动盘的前卡钳连接。[0006] 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两个第一凸角,两个所述第一凸角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凸角开设有与所述前卡钳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孔。[0007]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部包括两个第一安装台,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台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安装台与所述第一凸角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台开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孔。[0008] 优选地,所述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还包括后制动盘和第二六分力传感器,所述轴承座模组还包括后轴承座,所述第二六分力传感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后轴承座包括第二轴承安装筒和第二轴承座法兰板,所述第二轴承安装筒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二轴承座法兰板环绕所述第二轴承安装筒设置,所述第二轴承座法兰板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固定孔连接。[0009] 优选地,所述第二轴承座法兰板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主体部环绕所述第二轴承安装筒,所述第二主体部开设有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延伸部自所述第二主体部沿远离所述第二轴承安装筒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用于与所述后制动盘的后卡钳连接。[0010] 优选地,所述第二主体部面向所述第二六分力传感器的一侧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环绕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孔,所述第二六分力传感器面向所述环形凹槽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内。[0011] 优选地,所述第二延伸部包括两个第二凸角,两个所述第二凸角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两侧,所述第二凸角开设有与所述后卡钳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孔。[0012] 优选地,所述第二主体部包括两个第二安装台,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台间隔安装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两侧,且所述第二安装台与所述第二凸角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台开设有所述第二连接孔。[0013]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所述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如上所述的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的轴承座模组。[0014] 本发明中的轴承座模组的前轴承座通过第一轴承安装筒套设在前制动盘轴承上,第一六分力传感器安装在前轴承座上,第一六分力传感器包括内环安装部和环绕内环安装部设置的外环安装部,第一安装孔开设在内环安装部上,第一轴承安装筒的周围环绕设置有第一轴承座法兰板,第一轴承座法兰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一连接孔,使得前轴承座适配第一六分力传感器,保证了力完全通过第一六分力传感器传递到车身,实现车轮六分力的准确测量,满足车轮六分力的测量需求。本发明改变了第一六分力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与装配方案,在不改变原有汽车的动力学性能的基础上,使得第一六分力传感器变为汽车固定端车载装置的一部分,提高了六分力测量精度。附图说明[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0016]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的轴承座模组的前轴承座立体示意图;[0017]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的轴承座模组的前轴承座和第一六分力传感器的装配示意图;[0018]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的轴承座模组的后轴承座立体示意图;[0019]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的轴承座模组的后轴承座和第二六分力传感器的装配示意图。[0020] 附图标号说明:[0021][0022][0023]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002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25]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0026]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0027] 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的轴承座模组。[0028]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包括前制动盘和第一六分力传感器100,轴承座模组包括前轴承座1,第一六分力传感器100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01和第一固定孔102,前轴承座1包括第一轴承安装筒12和第一轴承座法兰板11,第一轴承安装筒12安装在安装孔内,第一轴承座法兰板11环绕第一轴承安装筒12设置,第一轴承座法兰板1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3,第一连接孔13通过连接件与第一固定孔102连接。[0029]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轴承座模组的前轴承座1通过第一轴承安装筒12套设在前制动盘轴承上,第一六分力传感器100通过第一安装孔101套设在第一轴承安装筒12上,第一六分力传感器100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六分力传感器,第一六分力传感器100包括内环安装部和环绕于内环安装部外设置的外环安装部,第一固定孔102开设在内环安装部上,第一轴承安装筒12的周围环绕设置有第一轴承座法兰板11,第一轴承座法兰板11上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孔102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3,使得前轴承座1适配第一六分力传感器100,保证了力完全通过第一六分力传感器100传递到车身,实现车轮六分力的准确测量,满足车轮六分力的测量需求。本实施例改变了第一六分力传感器100的安装位置与装配方案,在不改变原有汽车的动力学性能的基础上,使得第一六分力传感器100变为汽车固定端车载装置的一部分,提高了六分力测量精度。[0030]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轴承座法兰板11包括第一主体部111和第一延伸部112,第一主体部111环绕第一轴承安装筒12设置,第一主体部111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3,第一延伸部112自第一主体部111沿远离第一轴承安装筒12的方向延伸,第一延伸部112用于与前制动盘的前卡钳连接。第一六分力传感器100通过螺栓紧固在第一主体部111上,第一主体部111延伸出的第一延伸部112与前卡钳连接,使得第一六分力传感器100与前轴承座1连接的同时,前卡钳也与前轴承座1连接在一起,结构设计合理。[0031]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延伸部112包括两个第一凸角113,两个第一凸角113间隔安装在第一主体部111的两侧,第一凸角113开设有与前卡钳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孔114。两个第一凸角113上的两个第一螺纹孔114与前卡钳通过螺栓连接,使得前轴承座1与前卡钳紧固的连接在一起。[0032]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主体部111包括两个第一安装台115,两个第一安装台115间隔安装在第一主体部111的两侧,且第一安装台115与第一凸角113相对设置,第一安装台115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3。第一安装台115相对于第一主体部111凸出,并且第一安装台115朝远离第一凸角113的方向凸出,减小了第一主体部111的相对体积,在满足前轴承座1的受力要求的同时,减小了前轴承座1的整体体积和重量,避免影响前制动盘的整体动力性能。[0033]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还包括后制动盘和第二六分力传感器200,轴承座模组还包括后轴承座2,第二六分力传感器200开设有第二安装孔201和第二固定孔202,后轴承座2包括第二轴承安装筒22和第二轴承座法兰板21,第二轴承安装筒22安装在第二安装孔201内,第二轴承座法兰板21环绕第二轴承安装筒22设置,第二轴承座法兰板21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3,第二连接孔23通过连接件与第二固定孔202连接。如图2所示,第二六分力传感器200的第二固定孔202开设在第二六分力传感器200的外环安装部上,后轴承座2的第二轴承座法兰板21上开设有与第二固定孔202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23,使得后轴承座2适配第二六分力传感器200,保证了力完全通过第二六分力传感器200传递到车身,实现车轮六分力的准确测量,满足车轮六分力的测量需求;本实施例改变了第二六分力传感器200的安装位置与装配方案,在不改变原有汽车的动力学性能的基础上,使得第二六分力传感器200变为汽车固定端车载装置的一部分,提高了六分力测量精度。[0034]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轴承座法兰板21包括第二主体部211和第二延伸部212,第二主体部211环绕第二轴承安装筒22设置,第二主体部211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3,第二延伸部212自第二主体部211沿远离第二轴承安装筒22的方向延伸,第二延伸部212用于与后制动盘的后卡钳连接。第二六分力传感器200通过螺栓紧固在第二主体部211上,第二主体部211延伸出的第二延伸部212与后卡钳连接,使得第二六分力传感器200与后轴承座2连接的同时,后卡钳也与后轴承座2连接在一起,结构设计合理。[0035]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主体部211面向第二六分力传感器200的一侧开设有环形凹槽24,环形凹槽24环绕第二轴承安装孔设置,第二六分力传感器200面向环形凹槽24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凸缘203,环形凸缘203安装在环形凹槽24内。使得后轴承座2适配于第二六分力传感器200,使得第二六分力传感器200能够精确的测量车轮六分力。[0036]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延伸部212包括两个第二凸角213,两个第二凸角213间隔安装在第二主体部211的两侧,第二凸角213开设有与后卡钳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孔214。两个第二凸角213上的两个第二螺纹孔214与后卡钳通过螺栓连接,使得后轴承座2与后卡钳紧固的连接在一起。[0037]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主体部211包括两个第二安装台215,两个第二安装台215间隔安装在第二主体部211的两侧,且第二安装台215与第二凸角213相对设置,第二安装台215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3。第二安装台215相对于第二主体部211凸出,并且第二安装台215朝远离第二凸角213的方向凸出,减小了第二主体部211的相对体积,在满足后轴承座2的受力要求的同时,减小了后轴承座2的整体体积和重量,避免影响后制动盘的整体动力性能。[0038]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如上所述的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的轴承座模组。该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的轴承座模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车载六分力传感器应用装置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0039]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专利地区:广西
专利申请日期:2020-08-31
专利公开日期:2024-08-30
专利公告号:CN11217954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