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铝箔分条装置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号:CN202410913748.4
专利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恒嘉新材料有限公司
权利人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埠镇大王村东首山东淄博新境界陶瓷科技有限公司院内
专利发明(设计)人:齐光辉,李翠,齐凯,边保文,孙衍雪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箔分条装置,属于铝箔纵向切条机技术领域,其包括箱体,箱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矩形入料口和矩形出料口,箱体上设有两个液压杆,两个液压杆上均设有安装块,两个安装块之间设有上丝杠,上丝杠上设有两个转动轮,转动轮上设有凹槽,箱体内设有安装座,安装座内设有下丝杠,下丝杠上设有两个切刀;上丝杠上设有上内螺母和上外螺母,上外螺母上连接有上绳环,下丝杠上设有内接头母和调位组件,安装座的前后两侧设有滑槽,切刀的两侧均设有滑杆,滑杆上设有过环,切刀的底部设有环槽,凹槽和环槽之间连接有穿过过环的弹性第一校准绳,切刀的一侧设有配合第一校准绳的形变杆。
主权利要求:
1.一种铝箔分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矩形入料口(2)和矩形出料口(3),所述箱体(1)上设有两个液压杆(4),两个所述液压杆(4)上均设有安装块(5),两个所述安装块(5)之间设有上丝杠(6),所述上丝杠(6)上设有两个转动轮(7),所述转动轮(7)上设有凹槽(8),所述箱体(1)内设有安装座(9),所述安装座(9)内设有下丝杠(10),所述下丝杠(10)上设有两个切刀(11);
所述上丝杠(6)上设有上内螺母(12)和上外螺母(13),所述上内螺母(12)和所述上外螺母(13)分别设于所述转动轮(7)的内外两侧,所述上外螺母(13)上连接有上绳环(14),所述下丝杠(10)上设有内接头母(15)和调位组件(16),所述内接头母(15)和所述调位组件(16)分别设于所述切刀(11)的内外两侧,所述安装座(9)的前后两侧设有滑槽(17),所述切刀(11)的两侧均设有滑杆(18),所述滑杆(18)上设有过环(19),所述切刀(11)的底部设有环槽(20),所述凹槽(8)和所述环槽(20)之间连接有穿过所述过环(19)的弹性第一校准绳(21),所述切刀(11)的一侧设有配合所述第一校准绳(21)的形变杆(22);
所述调位组件(16)包括六角连接段(23)和分别位于所述六角连接段(23)的内外两侧的下内螺母(24)和下外螺母(25),所述六角连接段(23)的两侧分别贯穿有伸缩孔(26),所述六角连接段(23)的两侧还设有连接所述伸缩孔(26)的压槽(27),所述压槽(27)两端的所述伸缩孔(26)内各设有伸缩杆(28),所述压槽(27)内设有铰接的V形压杆(29),所述V形压杆(29)的两端分别铰接两段所述伸缩杆(28),所述六角连接段(23)上还设有基板(30),所述基板(30)朝向所述压槽(27)的一侧设有位于所述V形压杆(29)外侧的压板(31),所述基板(30)上设有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压板(31)接触所述V形压杆(29)的旋钮(32),所述下外螺母(25)上连接有下绳环(33);
所述安装座(9)的左右两侧设有校准组件(34),所述校准组件(34)包括轮架(35),所述轮架(35)包括上下平行的上段杆(36)和下段杆(37),以及连接在所述上段杆(36)和所述下段杆(37)一侧的V形架(38),所述上段杆(36)的两端分别设有上内压轮(39)和上外压轮(40),所述下段杆(37)的两端分别设有下内压轮(41)和下外压轮(42),所述V形架(38)上设有端导轮(43),所述上绳环(14)和所述下绳环(33)之间连接有依次经过所述上内压轮(39)、所述上外压轮(40)、所述端导轮(43)、所述下外压轮(42)、以及所述下内压轮(41)的弹性第二校准绳(44),所述第二校准绳(44)位于所述上段杆(36)和所述下段杆(37)之间的半段带有标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分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绳环(14)的周围设有上环槽(45),所述下绳环(33)的周围设有下环槽(46),所述第二校准绳(44)的两端系成圈并且分别套在所述上环槽(45)和所述下环槽(46)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分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导轮(43)的周围设有导向槽(47),所述第二校准绳(44)的一段嵌入所述导向槽(47)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分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9)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槽(48),所述安装槽(48)供所述轮架(35)嵌入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分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环(19)设在所述滑杆(18)靠近所述切刀(11)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分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11)包括刀体(49)和设在所述刀体(49)底部的移动环(50),所述环槽(20)设在所述移动环(50)上,所述滑杆(18)设在所述刀体(49)的两侧,所述形变杆(22)设在所述刀体(49)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箔分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杆(22)包括弹性直杆(51)和设在所述弹性直杆(51)端部的U形叉头(52),所述直杆设在所述刀体(49)的一侧,所述U形叉头(52)抵触所述第一校准绳(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分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有第一传送辊(53)和第二传送辊(54),所述第一传送辊(53)位于所述矩形入料口(2)处,所述第二传送辊(54)位于所述矩形出料口(3)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铝箔分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辊(54)的上方设有第三传送辊(55),所述第三传送辊(55)设在辊架(56)上,所述辊架(56)通过支撑板(57)设在所述箱体(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分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丝杠(6)和所述安装块(5)固定连接,所述下丝杠(10)和所述安装座(9)固定连接。 说明书 : 一种铝箔分条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铝箔纵向切条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箔分条装置。背景技术[0002] 铝箔分条装置是一种用于将宽度较大的铝箔进行纵向切条从而得到合适宽度的铝箔的切条设备。为了方便切刀的位置调整,有申请号为2021232419368的中国专利文献,于2022年09月09日公开了这么一种铝箔分条机。该铝箔分条机虽然可以通过螺母一调整切刀的位置,相匹配的,还可以通过螺母二来调整转动轮的位置,从而通过使转动轮下压来完成切刀对铝箔的切割。但是对于转动轮上的凹槽和切刀的相对位置无法准确反馈。[0003] 实际上,完成切割包含了切刀伸入转动轮上的凹槽这一动作,如果切刀未正对凹槽,或者说切刀的位置接近凹槽的一侧壁。那么切出来的铝箔的边缘将翘起,导致切割质量不稳定。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铝箔分条装置。[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箔分条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矩形入料口和矩形出料口,所述箱体上设有两个液压杆,两个所述液压杆上均设有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之间设有上丝杠,所述上丝杠上设有两个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上设有凹槽,所述箱体内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有下丝杠,所述下丝杠上设有两个切刀;[0006] 所述上丝杠上设有上内螺母和上外螺母,所述上内螺母和所述上外螺母分别设于所述转动轮的内外两侧,所述上外螺母上连接有上绳环,所述下丝杠上设有内接头母和调位组件,所述内接头母和所述调位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切刀的内外两侧,所述安装座的前后两侧设有滑槽,所述切刀的两侧均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上设有过环,所述切刀的底部设有环槽,所述凹槽和所述环槽之间连接有穿过所述过环的弹性第一校准绳,所述切刀的一侧设有配合所述第一校准绳的形变杆;[0007] 所述调位组件包括六角连接段和分别位于所述六角连接段的内外两侧的下内螺母和下外螺母,所述六角连接段的两侧分别贯穿有伸缩孔,所述六角连接段的两侧还设有连接所述伸缩孔的压槽,所述压槽两端的所述伸缩孔内各设有伸缩杆,所述压槽内设有铰接的V形压杆,所述V形压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两段所述伸缩杆,所述六角连接段上还设有基板,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压槽的一侧设有位于所述V形压杆外侧的压板,所述基板上设有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压板接触所述V形压杆的旋钮,所述下外螺母上连接有下绳环;[0008] 所述安装座的左右两侧设有校准组件,所述校准组件包括轮架,所述轮架包括上下平行的上段杆和下段杆,以及连接在所述上段杆和所述下段杆一侧的V形架,所述上段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上内压轮和上外压轮,所述下段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下内压轮和下外压轮,所述V形架上设有端导轮,所述上绳环和所述下绳环之间连接有依次经过所述上内压轮、所述上外压轮、所述端导轮、所述下外压轮、以及所述下内压轮的弹性第二校准绳,所述第二校准绳位于所述上段杆和所述下段杆之间的半段带有标色。[0009]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绳环的周围设有上环槽,所述下绳环的周围设有下环槽,所述第二校准绳的两端系成圈并且分别套在所述上环槽和所述下环槽内。[0010]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端导轮的周围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二校准绳的一段嵌入所述导向槽内。[0011]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安装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供所述轮架嵌入安装。[0012]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过环设在所述滑杆靠近所述切刀的位置。[0013]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切刀包括刀体和设在所述刀体底部的移动环,所述环槽设在所述移动环上,所述滑杆设在所述刀体的两侧,所述形变杆设在所述刀体的一侧。[0014]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形变杆包括弹性直杆和设在所述弹性直杆端部的U形叉头,所述直杆设在所述刀体的一侧,所述U形叉头抵触所述第一校准绳。[0015]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所述第一传送辊位于所述矩形入料口处,所述第二传送辊位于所述矩形出料口处。[0016]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传送辊的上方设有第三传送辊,所述第三传送辊设在辊架上,所述辊架通过支撑板设在所述箱体内。[0017]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丝杠和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所述下丝杠和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0018]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为了校准切刀和凹槽的相对位置,提高切割质量的稳定性。该铝箔分条装置,每次对转动轮和切刀的位置进行调整时,都以上绳环和下绳环的位置为参照。在建立这样的位置参照之前,先设定转动轮和切刀的初始位置。以转动轮或者切刀既有的位置为根据,调整另一个的位置。使得转动轮和切刀上下正对,此时形变杆绷直而不产生任何形变。然后以上外螺母的位置为根据,调整下外螺母的位置,在转动轮不下压时,校准组件是位于上外螺母和下外螺母之间的中间位置的。对下外螺母位置的调整,将带来第二校准绳的伸缩。第二校准绳位于上段杆和下段杆之间的半段带有标色,即,在上段杆和下段杆之间,有半段的第二校准绳带标色而有半段的第二校准绳不带标色。如果上外螺母和下外螺母上下正对,那么第二校准绳上的两处带标色与不带标色的分界线也将上下对齐。此时填充在下外螺母和下内螺母之间的六角连接段,其长度通过转动旋钮使两侧的伸缩杆伸长。在确定切刀和凹槽的相对位置,上绳环和下绳环的相对位置之后,也就是完成上述的设置之后,就能够根据实际的切条需要任意调整转动轮的位置了。因为转动轮位置的变动,必然带来上绳环位置的变动,此时上绳环和下绳环出现的上下错位能够清晰反映到校准组件处的第二校准绳上。因此能够快速跟着调整下绳环的位置和切刀、内接头母的位置。因为调位组件的实际长度在此前是经过设置的。使得调位组件、切刀以及内接头母紧密接触,即使得切刀位于凹槽的正下方。采取以调位组件、校准组件为主的位置调整系统,还出于铝箔分条装置自身的局限。因为转动轮和切刀都设在箱体内部,而且转动轮上的凹槽是不易看见的,所以在位置调整的过程中很难从外部判断凹槽和切刀是否对齐。因此通过设置调位组件来支持校准组件,通过校准组件来判断凹槽和切刀的位置。同时该校准组件设在安装座的左右两侧,使得第二校准绳巧妙的避开了从矩形入料口进来的铝箔。附图说明[0019]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铝箔分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0]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铝箔分条装置的局部剖视图;[0021] 图3为图2提供的铝箔分条装置的正视图;[0022] 图4为图2提供的铝箔分条装置的关于调位组件的局部放大图;[0023]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调位组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0024] 图6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调位组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0025] 图7为图2提供的铝箔分条装置的关于校准组件的局部放大图;[0026] 图8为图4提供的铝箔分条装置的关于形变杆的局部放大图。[0027] 图中:1、箱体;2、矩形入料口;3、矩形出料口;4、液压杆;5、安装块;6、上丝杠;7、转动轮;8、凹槽;9、安装座;10、下丝杠;11、切刀;12、上内螺母;13、上外螺母;14、上绳环;15、内接头母;16、调位组件;17、滑槽;18、滑杆;19、过环;20、环槽;21、第一校准绳;22、形变杆;23、六角连接段;24、下内螺母;25、下外螺母;26、伸缩孔;27、压槽;28、伸缩杆;29、V形压杆;30、基板;31、压板;32、旋钮;33、下绳环;34、校准组件;35、轮架;36、上段杆;37、下段杆;38、V形架;39、上内压轮;40、上外压轮;41、下内压轮;42、下外压轮;43、端导轮;44、第二校准绳;45、上环槽;46、下环槽;47、导向槽;48、安装槽;49、刀体;50、移动环;51、弹性直杆;52、U形叉头;53、第一传送辊;54、第二传送辊;55、第三传送辊;56、辊架;57、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002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实施方式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实施方式。[0029]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0030]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铝箔分条装置,其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矩形入料口2和矩形出料口3,箱体1上设有两个液压杆4,两个液压杆4上均设有安装块5,两个安装块5之间设有上丝杠6,上丝杠6上设有两个转动轮7,转动轮7上设有凹槽8,箱体1内设有安装座9,安装座9内设有下丝杠10,下丝杠10上设有两个切刀11;上丝杠6上设有上内螺母12和上外螺母13,上内螺母12和上外螺母13分别设于转动轮7的内外两侧,上外螺母13上连接有上绳环14,下丝杠10上设有内接头母15和调位组件16,内接头母15和调位组件16分别设于切刀11的内外两侧,安装座9的前后两侧设有滑槽17,切刀11的两侧均设有滑杆18,滑杆18上设有过环19,切刀11的底部设有环槽20,凹槽8和环槽20之间连接有穿过过环19的弹性第一校准绳21,切刀11的一侧设有配合第一校准绳21的形变杆22;调位组件16包括六角连接段23和分别位于六角连接段23的内外两侧的下内螺母24和下外螺母25,六角连接段23的两侧分别贯穿有伸缩孔26,六角连接段23的两侧还设有连接伸缩孔26的压槽27,压槽27两端的伸缩孔26内各设有伸缩杆28,压槽27内设有铰接的V形压杆29,V形压杆29的两端分别铰接两段伸缩杆28,六角连接段23上还设有基板30,基板30朝向压槽27的一侧设有位于V形压杆29外侧的压板31,基板30上设有用于驱动两个压板31接触V形压杆29的旋钮32,下外螺母25上连接有下绳环33;安装座9的左右两侧设有校准组件34,校准组件34包括轮架35,轮架35包括上下平行的上段杆36和下段杆37,以及连接在上段杆36和下段杆37一侧的V形架38,上段杆36的两端分别设有上内压轮39和上外压轮40,下段杆37的两端分别设有下内压轮41和下外压轮42,V形架38上设有端导轮43,上绳环14和下绳环33之间连接有依次经过上内压轮39、上外压轮40、端导轮43、下外压轮42、以及下内压轮41的弹性第二校准绳44,第二校准绳44位于上段杆36和下段杆37之间的半段带有标色。[0031]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校准切刀11和凹槽8的相对位置,提高切割质量的稳定性。该铝箔分条装置,每次对转动轮7和切刀11的位置进行调整时,都以上绳环14和下绳环33的位置为参照。在建立这样的位置参照之前,先设定转动轮7和切刀11的初始位置。即,使两者上下正对,如图3所示。[0032]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对转动轮7位置的调整,通过调整上内螺母12和上外螺母13实现,转动轮7夹在上内螺母12和上外螺母13之间。同理,对切刀11位置的调整,通过调整内接头母15和下内螺母24实现,切刀11夹在上内螺母12和上外螺母13之间。以转动轮7或者切刀11既有的位置为根据,调整另一个的位置。使得转动轮7和切刀11上下正对,此时形变杆22绷直而不产生任何形变。然后以上外螺母13的位置为根据,调整下外螺母25的位置,在转动轮7不下压时,校准组件34是位于上外螺母13和下外螺母25之间的中间位置的。对下外螺母25位置的调整,将带来第二校准绳44的伸缩。第二校准绳44位于上段杆36和下段杆37之间的半段带有标色,即,在上段杆36和下段杆37之间,有半段的第二校准绳44带标色而有半段的第二校准绳44不带标色。如果上外螺母13和下外螺母25上下正对,那么第二校准绳44上的两处带标色与不带标色的分界线也将上下对齐。此时填充在下外螺母25和下内螺母24之间的六角连接段23,其长度通过转动旋钮32使两侧的伸缩杆28伸长。[0033] 在确定切刀11和凹槽8的相对位置,上绳环14和下绳环33的相对位置之后,也就是完成上述的设置之后,就能够根据实际的切条需要任意调整转动轮7的位置了。因为转动轮7位置的变动,必然带来上绳环14位置的变动,此时上绳环14和下绳环33出现的上下错位能够清晰反映到校准组件34处的第二校准绳44上。因此能够快速跟着调整下绳环33的位置和切刀11、内接头母15的位置。因为调位组件16的实际长度在此前是经过设置的。使得调位组件16、切刀11以及内接头母15紧密接触,即使得切刀11位于凹槽8的正下方。[0034] 采取以调位组件16、校准组件34为主的位置调整系统,还出于铝箔分条装置自身的局限。因为转动轮7和切刀11都设在箱体1内部,而且转动轮7上的凹槽8是不易看见的,所以在位置调整的过程中很难从外部判断凹槽8和切刀11是否对齐。因此通过设置调位组件16来支持校准组件34,通过校准组件34来判断凹槽8和切刀11的位置。同时该校准组件34设在安装座9的左右两侧,如图3所示,使得第二校准绳44巧妙的避开了从矩形入料口2进来的铝箔。[003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0036]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铝箔分条装置,其上绳环14的周围设有上环槽45,下绳环33的周围设有下环槽46,第二校准绳44的两端系成圈并且分别套在上环槽45和下环槽46内。[0037]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绳环14的周围设有上环槽45,第二校准绳44的一端系成圈并且套在上环槽45内,当上绳环14随着上外螺母13转动时,第二校准绳44不会随着转动,其引到校准组件34的方向始终保持在下。同理,在下绳环33的周围设有下环槽46,第二校准绳44的一端系成圈并且套在下环槽46内,当下绳环33随着下外螺母25转动时,第二校准绳44也不会随着转动,其引到校准组件34的方向始终保持在上。[0038]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0039]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铝箔分条装置,其端导轮43的周围设有导向槽47,第二校准绳44的一段嵌入导向槽47内。[0040]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端导轮43的周围设置导向槽47,使得上段杆36和下段杆37之间的第二校准绳44保持平直。更优的,还可以在上内压轮39、上外压轮40、下内压轮41和下外压轮42上设置相同的导向槽。[004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0042]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铝箔分条装置,其安装座9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槽48,安装槽48供轮架35嵌入安装。[0043]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安装座9的左右两侧设置安装槽48,将校准组件34置于安装槽48内。准确的说,如图3所示,校准组件34的大部分位于箱体1外。这就意味着,对切刀11和凹槽8的相对位置的校准,通过校准组件34反映到箱体1外,直观明了。[0044]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8所示。[0045]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铝箔分条装置,其过环19设在滑杆18靠近切刀11的位置。其切刀11包括刀体49和设在刀体49底部的移动环50,环槽20设在移动环50上,滑杆18设在刀体49的两侧,形变杆22设在刀体49的一侧。其形变杆22包括弹性直杆51和设在弹性直杆51端部的U形叉头52,直杆设在刀体49的一侧,U形叉头52抵触第一校准绳21。[0046]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过环19,使得第一校准绳21能够穿过滑杆18。在切刀11底部设置的移动环50,可供第一校准绳21嵌入,该第一校准绳21同时还搭在凹槽8内。因此如果切刀11未与凹槽8上下正对,那么第一校准绳21非垂直,这可以直观的反应在形变杆22上。因为第一校准绳21从上到下所涉及的长度较长,不易观察。而形变杆22产生的形变就相对容易观察。当然以上不发生在对切刀11和转动轮7的位置调整阶段,而发生在设备初次调试阶段。通过以上的调整,确定了切刀11和凹槽8的相对位置。再通过对下外螺母25的调整,确定了下外螺母25和上外螺母13的相对位置。由此就可以匹配调整调位组件16的实际长度。调整调位组件16的实际长度的原理如图5和图6所示,通过转动旋钮32,能够使两侧的两个压板31相向运动,从而接触V形压杆29。需要说明的是,V形压杆29自身就是铰接的两段杆体,其两端还分别铰接有两段伸缩杆28。因此通过两个压板31挤压V形压杆29能够将伸缩杆28从伸缩孔26内挤出,从而改变了调位组件16的实际长度。之所以采取调位组件16,即,采取六角连接段23来填充下内螺母24和下外螺母25。是因为转动轮7和上外螺母13是分体的,在上丝杠6上存在装配的误差。下内螺母24、下外螺母25和切刀11也是分体的,在下丝杠10上存在装配的误差。如果采用一段定制长度的六角连接段23,将难以克服以上的多种装配误差,而采取调位组件16可以达到更准确的技术效果。[0047]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0048]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铝箔分条装置,其箱体1内设有第一传送辊53和第二传送辊54,第一传送辊53位于矩形入料口2处,第二传送辊54位于矩形出料口3处。其第二传送辊54的上方设有第三传送辊55,第三传送辊55设在辊架56上,辊架56通过支撑板57设在箱体1内。其上丝杠6和安装块5固定连接,下丝杠10和安装座9固定连接。[0049]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传送辊53、第二传送辊54、以及第三传送辊55的设置,以及辊架56、支撑板57的设置,都沿用了传统的铝箔分条装置的相同构造。[0050]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专利地区:山东
专利申请日期:2024-07-09
专利公开日期:2024-09-03
专利公告号:CN11845654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