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的运维靠泊装置和运维靠泊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号:CN202410507998.8
专利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权利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5号
专利发明(设计)人:刘博,李刚,刘旭东,张显涛,马凌,罗文平,刘励学,陈杨明,张一帆,邹竟成,付登锋,齐欣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的运维靠泊装置和运维靠泊方法。薄膜式光伏系统包括内浮圈、外浮圈、薄膜和光伏板;运维靠泊装置包括:多个靠泊组件,分别设置于外浮圈的外壁的预设靠泊区域内;每个靠泊组件均包括缓冲物、缆索和多个浮标;缓冲物设置于外浮圈的外壁,缆索的一端穿过缓冲物与外浮圈的外壁连接,每个浮标分别间隔的设置于缆索上;当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需要运维时,控制维修船停靠至靠泊区域,并将与维修船距离最近的缆索与维修船上的绳索收放装置连接;利用收放装置按照预设的速度收紧绳索,直至维修船与相应的缓冲物相互接触。本申请,可以将维修船平稳的停靠至薄膜式光伏的指定位置,操作简便、运维成本低。
主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的运维靠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包括内浮圈(1)、外浮圈(2)、圆形的防水薄膜(3)和光伏板(4),所述外浮圈(2)套设于所述内浮圈(1)的外部,所述薄膜(3)固定于所述内浮圈(1)的内侧,所述光伏板(4)设置于所述薄膜(3)远离海水的一侧;
所述运维靠泊装置包括:多个靠泊组件(5),分别设置于所述外浮圈(2)的外壁的预设靠泊区域内;每个所述靠泊组件(5)均包括缓冲物(51)、缆索(52)和多个浮标(53);所述缓冲物(51)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外浮圈(2)的外壁,所述缆索(52)的一端穿过所述缓冲物(51)与所述外浮圈(2)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浮标(53)分别间隔的设置于所述缆索(52)上;
当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需要运维时,控制维修船(8)按照预设的策略停靠至所述靠泊区域,并将与所述维修船(8)距离最近的缆索(52)与所述维修船(8)上的绳索收放装置(9)连接;利用所述绳索收放装置(9)按照预设的速度收紧所述绳索,直至所述维修船(8)与相应的缓冲物(51)相互接触;
每个所述靠泊组件(5)均包括一个浮子(54),每个所述浮子(54)分别设置于相应缆索(52)远离相应缓冲物(51)的一端;
所述预设靠泊区域和相邻缆索(52)之间的间距均是基于维修船(8)的尺寸确定的;
所述预设靠泊区域大于所述维修船(8)的船长的5倍;
相邻缆索(52)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所述维修船(8)的船长;
所述绳索收放装置(9)为绞车,和/或卷扬机;
所述预设的策略为:
当所述维修船(8)与所述靠泊区域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时,所述维修船(8)按照额定速度向所述靠泊区域行驶;
当所述维修船(8)与所述靠泊区域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小于所述第一距离时,关闭所述维修船(8)的动力系统,依靠自然滑行减速进入所述靠泊区域,直至停止在所述靠泊区域。
2.一种用于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的运维靠泊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维靠泊装置进行靠泊,所述方法包括:将每个所述靠泊组件(5)分别安装于所述外浮圈(2)的外壁的预设靠泊区域内,包括:将每个所述缓冲物(51)分别安装于所述外浮圈(2)的外壁;将每根所述缆索(52)的一端穿过相应的缓冲物(51)并与相应的外浮圈(2)的外壁连接;将每个所述浮标(53)分别间隔的设置于相应的缆索(52)上;
控制维修船(8)按照预设的策略停靠至所述靠泊区域,并将与所述维修船(8)距离最近的缆索(52)与所述维修船(8)上的绳索收放装置(9)连接;
利用所述收放装置按照预设的速度收紧所述绳索,直至所述维修船(8)与相应的缓冲物(51)相互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维靠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靠泊区域和相邻缆索(52)之间的间距均是基于维修船(8)的尺寸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维靠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维修船(8)按照预设的策略停靠至所述靠泊区域,包括:当所述维修船(8)与所述靠泊区域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时,控制所述维修船(8)按照额定速度向所述靠泊区域行驶;
当所述维修船(8)与所述靠泊区域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小于所述第一距离时,关闭所述维修船(8)的动力系统,依靠自然滑行减速进入所述靠泊区域,直至停止在所述靠泊区域。 说明书 : 用于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的运维靠泊装置和运维靠泊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海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的运维靠泊装置和运维靠泊方法。背景技术[0002] 当前,薄膜式光伏装备正成为浮式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在国内外进行了广泛试点应用。但不同于常规钢结构,薄膜式光伏装备由外部浮圈支撑整个结构,由于浮圈长度大、直径小的特点,在外力作用下易产生面内及面外的变形,可视为柔性结构。从运维角度来看,传统刚性浮式结构物常采用顶推的方式进行靠泊,而对于薄膜式光伏装备,若采用此类方法,则浮圈易产生较大变形并进一步损坏其内部薄膜表面的光伏组件。而依靠维修船的精确推进控制进行靠泊,则对船舶推进和操纵的要求过高,大大提高了运维成本。[0003] 因此,目前亟待需要提供一种用于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的运维靠泊装置和运维靠泊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的运维靠泊装置和运维靠泊方法,可以将维修船平稳的停靠至薄膜式光伏的指定位置,操作简便、运维成本低。[0005] 第一方面,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的运维靠泊装置,所述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包括内浮圈、外浮圈、圆形的防水薄膜和光伏板,所述外浮圈套设于所述内浮圈的外部,所述薄膜固定于所述内浮圈的内侧,所述光伏板设置于所述薄膜远离海水的一侧;[0006] 所述运维靠泊装置包括:多个靠泊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外浮圈的外壁的预设靠泊区域内;每个所述靠泊组件均包括缓冲物、缆索和多个浮标;所述缓冲物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外浮圈的外壁,所述缆索的一端穿过所述缓冲物与所述外浮圈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浮标分别间隔的设置于所述缆索上;[0007] 当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需要运维时,控制维修船按照预设的策略停靠至所述靠泊区域,并将与所述维修船距离最近的缆索与所述维修船上的绳索收放装置连接;利用所述收放装置按照预设的速度收紧所述绳索,直至所述维修船与相应的缓冲物相互接触。[0008] 第二方面,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的运维靠泊方法,利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运维靠泊装置进行靠泊,所述方法包括:[0009] 将每个所述靠泊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外浮圈的外壁的预设靠泊区域内,包括:将每个所述缓冲物分别安装于所述外浮圈的外壁;将每根所述缆索的一端穿过相应的缓冲物并与相应的外浮圈的外壁连接;将每个所述浮标分别间隔的设置于相应的缆索上;[0010] 控制维修船按照预设的策略停靠至所述靠泊区域,并将与所述维修船距离最近的缆索与所述维修船上的绳索收放装置连接;[0011] 利用所述收放装置按照预设的速度收紧所述绳索,直至所述维修船与相应的缓冲物相互接触。[001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的运维靠泊装置和运维靠泊方法。通过设置多个浮标,可以为缆索提供足够浮力,使缆索漂浮在海面上,利于维修船发现和取用缆索。当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需要运维时,控制维修船停靠至靠泊区域,然后将距离该维修船最近的缆索与维修船上的绳索收放装置连接,通过慢慢收紧绳索将维修船收至外浮圈旁。最后通过设置缓冲物,可以降低维修船对外浮圈的冲撞力。由此可见,本申请通过绳索收放装置、浮标和缓冲物等简单形式即可以实现靠泊目标,无需对薄膜光伏进行大幅度改动,安全且成本较低。附图说明[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4]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运维靠泊装置的俯视图;[0015]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运维靠泊装置的侧视图;[0016]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维修船以额定速度驶向靠泊区域的示意图;[0017]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维修船向靠泊区域自然滑行的示意图;[0018]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维修船静止于靠泊区域的示意图;[0019]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维修船上的绳索收放装置与其中一根缆索连接后的示意图;[0020]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使用绳索收放装置收缩缆索靠近外浮圈的示意图;[0021]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维修船与缓冲物接触后的示意图;[0022]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的排水装置的俯视图;[0023]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排水组件的主视图;[0024]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排水组件的俯视图;[0025]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排水组件的排水示意图;[0026]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排水组件的防进水示意图;[0027] 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排水组件的防进水示意图;[0028] 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的系泊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9] 图16为图15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0030] 图17为图15中B处的局部示意图。[0031] 附图标记:[0032] 1‑内浮圈;[0033] 2‑外浮圈;[0034] 21‑凹槽;22‑法兰;[0035] 3‑薄膜;[0036] 4‑光伏板;[0037] 5‑靠泊组件;[0038] 51‑缓冲物;52‑缆索;53‑浮标;54‑浮子;[0039] 6‑排水组件;[0040] 61‑矩形侧壁;62‑第一挡板;63‑第二挡板;[0041] 7‑系泊装置;[0042] 71‑滑块;[0043] 711‑第一支杆;712‑第二支杆;713‑第三支杆;714‑圆球;[0044] 72‑缆绳;[0045] 73‑浮筒组件;[0046] 731‑浮板;732‑连接杆;733‑配重球;734‑连接环;[0047] 74‑锚链;[0048] 8‑维修船;[0049] 9‑绳索收放装置。具体实施方式[0050]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51]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的运维靠泊装置,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包括内浮圈1、外浮圈2、圆形的防水薄膜3和光伏板4,外浮圈2套设于内浮圈1的外部,薄膜3固定于内浮圈1的内侧,光伏板4设置于薄膜3远离海水的一侧;[0052] 运维靠泊装置包括:多个靠泊组件5,分别设置于外浮圈2的外壁的预设靠泊区域内;每个靠泊组件5均包括缓冲物51、缆索52和多个浮标53;缓冲物51可拆卸的设置于外浮圈2的外壁,缆索52的一端穿过缓冲物51与外浮圈2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每个浮标53分别间隔的设置于缆索52上;[0053] 当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需要运维时,控制维修船8按照预设的策略停靠至靠泊区域,并将与维修船8距离最近的缆索52与维修船8上的绳索收放装置9连接;利用绳索收放装置9按照预设的速度收紧绳索,直至维修船8与相应的缓冲物51相互接触。[0054]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浮标53,可以为缆索52提供足够浮力,使缆索52漂浮在海面上,利于维修船8发现和取用缆索52。当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需要运维时,控制维修船8停靠至靠泊区域,然后将距离该维修船8最近的缆索52与维修船8上的绳索收放装置9连接,通过慢慢收紧绳索将维修船8收至外浮圈2旁。最后通过设置缓冲物51,可以降低维修船8对外浮圈2的冲撞力。由此可见,该实施例通过绳索收放装置9、浮标53和缓冲物51等简单形式即可以实现靠泊目标,无需对薄膜3光伏进行大幅度改动,安全且成本较低。[0055]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靠泊区域,即缆索52的布置方向为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所在地区的主要浪流方向。此外,缓冲物51可以采用橡胶材料,用于减缓靠泊过程中的撞击。此外,绳索收放装置9可以是绞车或卷扬机等。[0056] 另外,外浮圈2和内浮圈1之间可以使用如图16所示的L型支撑结构进行固定,也可以采用绳子等进行固定,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0057] 还需要说明的是,缓冲物51和缆索52可拆卸的连接于外浮圈2的外壁上,如此,当光伏系统需要维修时,则将缓冲物51和缆索52与外浮圈2进行连接,当光伏系统正常运行时,则将缓冲物51和缆索52与外浮圈2分离,避免影响光伏系统的正常工作。[005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靠泊组件5均包括一个浮子54,每个浮子54分别设置于相应缆索52远离相应缓冲物51的一端。浮子54可以产生足够的漫漂力使整个缆索52在松弛状态下充分延展。[005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预设靠泊区域和相邻缆索52之间的间距均是基于维修船8的尺寸确定的。[0060] 在该实施例中,预设靠泊区域为第一根缆索52与最后一根缆索52之间的区域,该区域大小与维修船8尺度相关。其中,预设靠泊区域大于维修船8的船长的5倍,以保证靠泊容错率。另外,相邻缆索52之间的间距不小于维修船8的船长,以保证船上人员无需其他设备即可捕捉最近的一根缆索52进行靠泊。[006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预设的策略为:[0062] 当维修船8与靠泊区域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时,维修船8按照额定速度向靠泊区域行驶;[0063] 当维修船8与靠泊区域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小于第一距离时,关闭维修船8的动力系统,依靠自然滑行减速进入靠泊区域,直至停止在靠泊区域。[0064] 为了进一步描述该靠泊装置的工作原理,发明人给出了某维修船8通过该靠泊装置进行靠泊的整个过程。首先,如图3所示,在船艏配备绳索收放装置9的维修船8以额定速度驶向靠泊区域,靠泊区域的缆索52数量及朝向由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如图4所示,临近靠泊区域后,关闭维修船8的动力系统,靠自然滑行减速进入靠泊区域;随后,如图5所示,维修船8逐步静止于靠泊区域内;如图6所示,选择就近的一根飘浮缆索52并将其固定至维修船8首部;如图7所示,在船艏绳索收放装置9的作用下,收缩缆索52使维修船8缓慢向外浮圈2靠近;如图8所示,最后维修船8与缓冲物51接触,在绳索收放装置9的拉力作用下稳定停靠在外浮圈2旁,完成整个靠泊过程。[0065]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的运维靠泊方法,利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运维靠泊装置进行靠泊,方法包括:[0066] 将每个靠泊组件5分别安装于外浮圈2的外壁的预设靠泊区域内,包括:将每个缓冲物51分别安装于外浮圈2的外壁;将每根缆索52的一端穿过相应的缓冲物51并与相应的外浮圈2的外壁连接;将每个浮标53分别间隔的设置于相应的缆索52上;[0067] 控制维修船8按照预设的策略停靠至靠泊区域,并将与维修船8距离最近的缆索52与维修船8上的绳索收放装置9连接;[0068] 利用收放装置按照预设的速度收紧绳索,直至维修船8与相应的缓冲物51相互接触。[006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预设靠泊区域和相邻缆索52之间的间距均是基于维修船8的尺寸确定的。[007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维修船8按照预设的策略停靠至靠泊区域,包括:[0071] 当维修船8与靠泊区域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时,控制维修船8按照额定速度向靠泊区域行驶;[0072] 当维修船8与靠泊区域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小于第一距离时,关闭维修船8的动力系统,依靠自然滑行减速进入靠泊区域,直至停止在靠泊区域。[0073]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的运维靠泊方法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的运维靠泊装置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因此二者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进行赘述。[0074] 需要说明的是,开放海域的环境恶劣,常伴随大风大浪,薄膜式光伏的U形结构特点,使得其易面临越浪和积水的风险。过量积水增加的重量甚至将导致浮圈与薄膜连接失效,发生薄膜整体沉底的事故。目前,解决薄膜式光伏积水问题的主要方法是配备大量小型抽水机,该方法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实现日常积水清理。然而,在极端恶劣海况中,抽水机功率有限,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难以保证,采用此机械手段仍然使薄膜易面临过量积水的风险。[0075] 为了解决上述排水问题,如图9~11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还包括多个沿薄膜3的周向间隔布置的排水组件6;每个排水组件6均包括预设高度的矩形侧壁61和第一挡板62;侧壁的一端与薄膜3连接,且矩形侧壁61与薄膜3连接处围成的矩形端面穿过薄膜3与海水连通;第一挡板62的一端与矩形侧壁61中的一个内壁面连接,另一端向下倾斜且与矩形侧壁61的内壁面之间具有供海水流通的间隙。[0076]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通过设置顶部开口的矩形侧壁61,当薄膜3上的积水高度高于矩形侧壁61的高度时,可以通过该矩形侧壁61形成的通道排出。如图13所示,通过设置向下倾斜的第一挡板62,当薄膜式光伏系统处于波浪中时,波面抬升将受到第一挡板62的阻碍进而返回海水中,避免海水返流至薄膜3上,保证薄膜3和光伏板4的安全。[007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排水组件6还包括第二挡板63;第二挡板63的一端与第一挡板62连接的壁面的对侧壁面连接,另一端向下倾斜且与矩形侧壁61的内壁面之间具有供海水流通的间隙;[0078] 第二挡板63的安装高度高于第一挡板62的安装高度,且第一挡板62和第二挡板63之间具有供海水流通的间隙。[0079]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通过设置第二挡板63,当少量海水从第一挡板62与矩形侧壁61之间的空隙处上升至第二挡板63时,会受到第二挡板63的阻碍作用而反射至第一挡板62的表面并流回至大海,从而进一步避免海水返流至薄膜3上,保证薄膜3和光伏板4的安全。[008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排水组件6均沿薄膜3的周向等间隔布置。排水组件6的数量至少为2个,优选8个。当然,用户也可以根据薄膜3的实际尺寸自主确定排水组件6的个数。此外,矩形侧壁61优选长方体形侧壁。[008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矩形侧壁61的预设高度、第一挡板62和第二挡板63之间的间隙、第一挡板62与矩形侧壁61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挡板63与矩形侧壁61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均是基于薄膜3与内浮圈1之间的连接刚度以及海洋环境确定的。[0082] 可以理解的是,当海洋环境恶劣,积水较多时,或当薄膜3与内浮圈1之间的连接刚度较差时,需要加快排水速度,此时,矩形侧壁61的高度可以较低,各个间隙可以稍大,以加快排水。反之,则增大矩形侧壁61的高度、减小各个间隙。本申请不对矩形侧壁61的高度、第一挡板62和第二挡板63向下倾斜的角度做具体限定。[008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水组件6和薄膜3为一体化制造,薄膜3为柔性橡胶材料,排水组件6为硬化橡胶材料。[0084]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排水装置主要用于应急排水,当液面低于矩形侧壁61的避免高度时,由正常机械排水方式,如使用抽水机进行排水,机械排水属于常用排水方式,本申请不再赘述。[0085] 此外,为了简化图纸,图1和图9仅示出了内浮圈1,而未表示外浮圈2的相关特征,与外浮圈2相关的特征请参照图16和图17。[0086] 另外,为保证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的稳定工作,实际工作中还需要考虑漂浮式结构的系泊问题。然而,现有系泊装置通过多组系泊缆成组系泊于一个大型的系泊缆‑浮标框架之中,在海浪的冲击作用下,由于各系泊点受力不均匀,会导致受较大系泊力的一侧发生薄膜上浪和面内变形,影响发电效率。[0087] 为了解决上述系泊问题,如图15~17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还包括系泊装置,所外浮圈2的外侧开设有通长的环形凹槽21;[0088] 系泊装置7包括:滑块71、缆绳72、浮筒组件73和多根锚链74;[0089] 滑块71的第一端可移动地设置于与环形凹槽21内,第二端与缆绳72的一端连接;[0090] 浮筒组件73包括预设尺寸的浮板731、连接杆732和配重球733;连接杆732的一端与浮板731的底面连接、另一端与配重球733连接;缆绳72的另一端与浮板731的侧壁连接;每根锚链74的一端分别与配重球733的侧壁连接,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海床上;[0091] 当海浪推动外浮圈2运动时,浮板731为缆绳72提供水平拉力,并保证滑块71沿环形凹槽21滑动。[0092]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预设尺寸的大水线面浮板731体积大,密度小,与大质量配重球733通过一长连接杆732相连,当浮板731由于水平拉力产生纵摇或横摇时,将快速产生回复力矩,恢复浮板731的正浮状态,保证浮板731发生垂荡运动时缆绳72连接点的垂向位置尽量保持于水线面附近,进而保证缆绳72仅产生水平拉力,防止外浮圈2和薄膜3结构单侧入水。其次,当海浪推动外浮圈2运动时,缆绳72通过滑块71沿环形凹槽21自由滑动,几乎不提供周向力,减小外浮圈2周向运动载荷。此外,本申请采用单连接点的设计方式,可以避免多连接点导致的外浮圈2和薄膜3的面内变形。[0093] 需要说明的是,浮板731和缆绳72均优选密度小的材料,其中,浮板731的预设尺寸是基于海上薄膜式光伏系统所在位置的海洋环境确定的,当海洋环境较恶劣时,需要较大的浮板731以提供更大的浮力;当海洋环境较好时,可以略降低浮板731的尺寸。同理,配重球733的重量和尺寸也根据海洋环境确定,本申请不对浮板731和配重球733的相关参数做具体限定。[009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浮筒组件73还包括连接环734,连接环734的内径小于配重球733的直径,连接环734套设于浮板731和配重球733之间的连接杆732上。每根锚链74的一端分别与连接环734的侧壁连接,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海床上。[0095]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连接环734,连接环734可沿配重球733的表面在一定范围内滑动,当外浮圈2结构带动浮板731运动时,连接环734不会将浮板731转动运动引起的角位移传递于海底系泊的锚链74,不会给海底系泊的锚链74带来额外的不需要的转动方向恢复力,保证光伏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009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滑块71包括第一支杆711、第二支杆712和第三支杆713,三个支杆的第一端相互连接,第一支杆711和第三支杆713对称的分布于第二支杆712的两侧;三个支杆的第二端分别设置于环形凹槽21内,三个支杆的第一端与缆绳72远离浮板731的一端连接。[0097]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具有三个支杆的滑块71,可以保证连接处的稳定性,防止晃动和脱轨。[009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形凹槽21的横截面为优弧;第一支杆711和第三支杆713设置于环形凹槽21内的一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圆球714,圆球714的直径与优弧的直径相匹配。[0099]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环形凹槽21设置为优弧,且第一支杆711和第三支杆713的滑动端均连接一个圆球714,可以使滑块71的滑动更加顺畅,避免对环形凹槽21和滑块71的磨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0100]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支杆712设置于环形凹槽21内的一端也可以连接一个圆球714,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010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浮圈2的材料为弹性材料,外浮圈2的周向设置有一处截断接口,接口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具有缺口的法兰22,缺口的位置与凹槽21的位置重合;[0102] 通过打开法兰22,以将圆球714从接口放置于凹槽21内;通过紧固法兰22,将截断接口进行连接。[0103] 在该实施例中,为方便制造安装,外浮圈2上设计有供滑块71安装入轨的截断接口。在安装时利用外浮圈2的柔性使得两接口错开,方便连接滑块71入轨,待连接滑块71入轨后通过螺丝螺母紧固。当然,当需要检修或跟换滑块71时,拧开螺丝螺母,利用外浮圈2的柔性使得两接口错开即可取出滑块71。[010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因素。[0105]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专利地区:北京
专利申请日期:2024-04-25
专利公开日期:2024-09-03
专利公告号:CN11827019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