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左右滑动选省市

一种物料自动升降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发明专利

更新时间:2025-07-01
一种物料自动升降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类型:发明专利;
地区:广东-深圳;
源自:深圳高价值专利检索信息库;

专利名称:一种物料自动升降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号:CN202410639987.5

专利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地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权利人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西丽社区打石一路深圳国际创新谷六栋A座2501

专利发明(设计)人:汪艳,黄兢祥,徐辉,李彩花,谢永芳,田泽钦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物料自动升降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沉淀箱、循环过滤机构、进水机构、出水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沉淀箱开设有用于对污水承载的沉淀腔;所述循环过滤机构固定安装在沉淀腔内且与沉淀腔的内底壁间隔设置,所述循环过滤机构呈底部开口的箱状结构,用于对沉淀腔内的污水进行二次过滤后沉淀物排入沉淀腔;所述出水机构的输入端与循环过滤机构连接且没入污水中,用于将循环过滤机构流出的过滤水输送至消毒单元。该物料自动升降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减少清理沉淀物的麻烦,使污水处理装置可以持续的工作,无需停机清理,提高使用时的效率。

主权利要求:
1.一种物料自动升降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箱(1)、循环过滤机构、进水机构、出水机构和输送机构;
所述沉淀箱(1)开设有用于对污水承载的沉淀腔(2);
所述循环过滤机构固定安装在沉淀腔(2)内且与沉淀腔(2)的内底壁间隔设置,所述循环过滤机构呈底部开口的箱状结构,用于对沉淀腔(2)内的污水进行二次过滤后沉淀物排入沉淀腔(2);
所述出水机构的输入端与循环过滤机构连接且没入污水中,用于将循环过滤机构流出的过滤水输送至消毒单元;
所述进水机构的输出端位于沉淀腔(2)内,且所述进水机构的输出端与沉淀腔(2)的内底壁间隔设置,用于将污水源的污水输送至沉淀腔(2)内;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收集箱(3)、第一传送辊(4)、第二传送辊(5)、变向件、传送带(6)和驱动件,所述收集箱(3)固定连接在沉淀箱(1)的一端,所述第一传送辊(4)转动连接在沉淀腔(2)远离收集箱(3)的一端,所述第二传送辊(5)与收集箱(3)转动连接且位于第一传送辊(4)的上方,所述传送带(6)的一端套设在第一传送辊(4)的外表面,所述传送带(6)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传送辊(5)的外表面,所述变向件设置在沉淀腔(2)的内侧壁且至少部分与传送带(6)的表面接触,所述变向件用于对传送带(6)的角度进行调节,所述驱动件固定安装在沉淀箱(1)的外表面,所述传送带(6)套设在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传送带(6)运转,所述传送带(6)的表面设置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用于对污泥进行收集;
所述循环过滤机构包括进水管(7)、循环箱(8)、沉淀盒(9)和过滤件,所述进水管(7)的进水端没入污水中,所述进水管(7)的另一端与循环箱(8)固定连接,所述循环箱(8)开设有缓冲腔(10),所述缓冲腔(10)与进水管(7)相通,所述沉淀盒(9)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循环箱(8)底部且与缓冲腔(10)相通,所述沉淀盒(9)的另一端通过开设的排泥口与沉淀腔(2)相通,所述过滤件固定安装在循环箱(8)内且位于缓冲腔(10)上方;
所述沉淀盒(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位于沉淀盒(9)上开设的排泥口的一侧,所述挡板(15)沿第一方向呈倾斜设置,所述挡板(15)沿第二方向的投影覆盖沉淀盒(9)上开设的排泥口;
还包括防堵机构,所述防堵机构包括回转辊(16)和多个叶片(17),多个所述叶片(17)均匀分布在回转辊(16)的表面且沿逆时针方向倾斜,所述回转辊(16)转动连接在沉淀腔(2)内,且位于沉淀盒(9)开设的排泥口远离挡板(15)的一侧;
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22)和主动辊(23),所述驱动电机(22)固定连接在沉淀箱(1)的侧面且位于第二传送辊(5)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贯穿沉淀箱(1)与主动辊(23)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23)的外表面与传送带(6)相互啮合;
所述变向件包括第一变向轮(24)、第二变向轮(25)和第三变向轮(26),所述第一变向轮(2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沉淀腔(2)的内侧壁且位于传送带(6)上方,所述第一变向轮(24)外表面与传送带(6)接触连接,所述第二变向轮(25)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沉淀腔(2)的内侧壁且位于第一变向轮(24)的下方,所述传送带(6)套设在第二变向轮(25)的外表面,所述第三变向轮(26)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沉淀腔(2)的内侧壁且位于传送带(6)的下方,所述第三变向轮(26)的外表面与传送带(6)的表面接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自动升降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平机构,所述推平机构包括回转盘(11)、传动杆(12)、摆动杆(13)和推平板(14),所述回转盘(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传送辊(5)穿出收集箱(3)的端面,所述传动杆(12)的一端与回转盘(1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且呈偏心设置,所述传动杆(12)的另一端与摆动杆(13)转动连接,所述推平板(14)转动连接在收集箱(3)内,且位于第二传送辊(5)的下方,所述摆动杆(13)的端部与推平板(14)穿出收集箱(3)的端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自动升降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机构,与沉淀腔(2)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且套设在传送带(6)内的动力齿轮(18),所述动力齿轮(18)的一端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19),所述传动齿轮(19)固定连接在回转辊(16)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自动升降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曝气机构,所述曝气机构包括有分流管(20)和气源管(21),所述分流管(20)固定安装在沉淀腔(2)的内底壁,所述分流管(20)的输入端与气源管(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沉淀箱(1)的上表面通过开设的孔与气源管(2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自动升降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盒包括盒体(27)和过滤网(28),所述盒体(27)呈一端开口的壳状结构,所述过滤网(28)设置在盒体(27)远离开口的一端,所述盒体(27)设置在传送带(6)的表面。 说明书 : 一种物料自动升降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料自动升降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背景技术[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和与生活污水类似的各种工业有机污水也越来越多;宾馆、饭店、疗养院、医院、学校、商场、居住小区、村镇、船坞码头、车站、机场、工厂、矿山、旅游点、风景区等都会产生生活污水或者生活污水类似的各种工业有机污水,这类污水未经处理排放将造成自然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的加剧,生活污水不易集中处理,且大多数居民用户、村屯农户的生活污水都不经过处理或者只经过化粪池简单处理就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对生活污水和与生活污水类似的各种工业有机污水的处理成为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是当前环境保护必须尽快解决的重要问题。[0003] 目前的一些污水处理设备是埋在地下的,所以当使用时间较长后,需要对设备内的沉淀物进行清理,在清理的过程中需要停止污水的输送,同时将设备顶端的盖板打开后,需要人工进入清理或通过吸取污垢的机器对沉淀物进行吸取,较为耗费人力的同时需要停止设备的运行,影响持续使用时的效率。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料自动升降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减少清理沉淀物的麻烦,使污水处理装置可以持续的工作,无需停机清理,提高使用时的效率。[0005]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0006] 设计一种物料自动升降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沉淀箱、循环过滤机构、进水机构、出水机构和输送机构;[0007] 所述沉淀箱开设有用于对污水承载的沉淀腔;[0008] 所述循环过滤机构固定安装在沉淀腔内且与沉淀腔的内底壁间隔设置,所述循环过滤机构呈底部开口的箱状结构,用于对沉淀腔内的污水进行二次过滤后沉淀物排入沉淀腔;[0009] 所述出水机构的输入端与循环过滤机构连接且没入污水中,用于将循环过滤机构流出的过滤水输送至消毒单元;[0010] 所述进水机构的输出端位于沉淀腔内,且所述进水机构的输出端与沉淀腔的内底壁间隔设置,用于将污水源的污水输送至沉淀腔内;[0011]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收集箱、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变向件、传送带和驱动件,所述收集箱固定连接在沉淀箱的一端,所述第一传送辊转动连接在沉淀腔远离收集箱的一端,所述第二传送辊与收集箱转动连接且位于第一传送辊的上方,所述传送带的一端套设在第一传送辊的外表面,所述传送带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传送辊的外表面,所述变向件设置在沉淀腔的内侧壁且至少部分与传送带的表面接触,所述变向件用于对传送带的角度进行调节,所述驱动件固定安装在沉淀箱的外表面,所述传送带套设在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传送带运转,所述传送带的表面设置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用于对污泥进行收集。[0012] 可选的,所述循环过滤机构包括进水管、循环箱、沉淀盒和过滤件,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没入污水中,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循环箱固定连接,所述循环箱开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与进水管相通,所述沉淀盒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循环箱底部且与缓冲腔相通,所述沉淀盒的另一端通过开设的排泥口与沉淀腔相通,所述过滤件固定安装在循环箱内且位于缓冲腔上方。[0013] 可选的,还包括推平机构,所述推平机构包括回转盘、传动杆、摆动杆和推平板,所述回转盘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传送辊穿出收集箱的端面,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回转盘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且呈偏心设置,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摆动杆转动连接,所述推平板转动连接在收集箱内,且位于第二传送辊的下方,所述摆动杆的端部与推平板穿出收集箱的端面固定连接。[0014] 可选的,所述沉淀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沉淀盒上开设的排泥口的一侧,所述挡板沿第一方向呈倾斜设置,所述挡板沿第二方向的投影覆盖沉淀盒上开设的排泥口。[0015] 可选的,还包括防堵机构,所述防堵机构包括回转辊和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均匀分布在回转辊的表面且沿逆时针方向倾斜,所述回转辊转动连接在沉淀腔内,且位于沉淀盒开设的排泥口远离挡板的一侧。[0016] 可选的,还包括传动机构,与沉淀腔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且套设在传送带内的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的一端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固定连接在回转辊的表面。[0017] 可选的,还包括曝气机构,所述曝气机构包括有分流管和气源管,所述分流管固定安装在沉淀腔的内底壁,所述分流管的输入端与气源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沉淀箱的上表面通过开设的孔与气源管连接。[0018] 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和主动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沉淀箱的侧面且位于第二传送辊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沉淀箱与主动辊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的外表面与传送带相互啮合。[0019] 可选的,所述变向件包括第一变向轮、第二变向轮和第三变向轮,所述第一变向轮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沉淀腔的内侧壁且位于传送带上方,所述第一变向轮外表面与传送带接触连接,所述第二变向轮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沉淀腔的内侧壁且位于第一变向轮的下方,所述传送带套设在第二变向轮的外表面,所述第三变向轮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沉淀腔的内侧壁且位于传送带的下方,所述第三变向轮的外表面与传送带的表面接触连接。[0020] 可选的,所述过滤盒包括盒体和过滤网,所述盒体呈一端开口的壳状结构,所述过滤网设置在盒体远离开口的一端,所述盒体设置在传送带的表面。[002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料自动升降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0022] 该物料自动升降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通过沉淀腔与循环过滤机构的作用,可以对污水起到循环沉淀的作用,配合驱动件驱动传送带运转,可以对沉淀腔内的沉淀物持续进行打捞输送,输送至收集箱内,实现对沉淀腔内的沉淀物的清理,可以配合沉淀腔和循环过滤机构实现自动循环过滤,无需停止输入污水进沉淀腔便可对沉淀物进行清理,减少对沉淀物打捞的麻烦,提高使用时的效率,并且能够对沉淀物的集中在收集箱内,方便进一步进行污泥处理,减少废物的处理成本。附图说明[0023] 图1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二物料自动升降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0024] 图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二物料自动升降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5] 图3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一物料自动升降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0026] 图中:1、沉淀箱;2、沉淀腔;3、收集箱;4、第一传送辊;5、第二传送辊;6、传送带;7、进水管;8、循环箱;9、沉淀盒;10、缓冲腔;11、回转盘;12、传动杆;13、摆动杆;14、推平板;15、挡板;16、回转辊;17、叶片;18、动力齿轮;19、传动齿轮;20、分流管;21、气源管;22、驱动电机;23、主动辊;24、第一变向轮;25、第二变向轮;26、第三变向轮;27、盒体;28、过滤网;29、注水管;30、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002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28] 实施例一[0029] 请参阅图3,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物料自动升降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沉淀箱1、循环过滤机构、进水机构、出水机构和输送机构;[0030] 沉淀箱1开设有用于对污水承载的沉淀腔2;[0031] 循环过滤机构固定安装在沉淀腔2内且与沉淀腔2的内底壁间隔设置,循环过滤机构呈底部开口的箱状结构,用于对沉淀腔2内的污水进行二次过滤后沉淀物排入沉淀腔2;[0032] 出水机构的输入端与循环过滤机构连接且没入污水中,用于将循环过滤机构流出的过滤水输送至消毒单元;[0033] 进水机构的输出端位于沉淀腔2内,且进水机构的输出端与沉淀腔2的内底壁间隔设置,用于将污水源的污水输送至沉淀腔2内;[0034] 输送机构包括收集箱3、第一传送辊4、第二传送辊5、变向件、传送带6和驱动件,收集箱3固定连接在沉淀箱1的一端,第一传送辊4转动连接在沉淀腔2远离收集箱3的一端,第二传送辊5与收集箱3转动连接且位于第一传送辊4的上方,传送带6的一端套设在第一传送辊4的外表面,传送带6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传送辊5的外表面,变向件设置在沉淀腔2的内侧壁且至少部分与传送带6的表面接触,变向件用于对传送带6的角度进行调节,驱动件固定安装在沉淀箱1的外表面,传送带6套设在驱动件的输出端,驱动件用于驱动传送带6运转,传送带6的表面设置有过滤盒,过滤盒用于对污泥进行收集;[0035] 通过沉淀腔2的作用,用于对污水进行承载沉淀,使污泥沉淀,通过输送机构的设置,可以将污泥持续向收集箱3输送的同时可以对沉淀腔2内的污水起到一个辅助搅拌的作用,可以提高污水与反应剂之间的混合效率,使污水与反应剂混合的更加充分,通过第一传送辊4与第二传送辊5和传送带6之间的连接,可以对传送带6起到支撑的作用,传送带6与第一传送辊4和第二传送辊5的接触面开设有凹槽,第一传送辊4和第二传送辊5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凹槽配合的凸块,通过凹槽与凸块之间的配合,可以保证传送带6的稳定移动,通过过滤盒的作用,可以将污水辅助过滤的同时还可以将沉淀的污泥输送至收集箱3内收集起来,可以持续的对沉淀腔2内的污泥进行处理,减少后续需要停止设备的运转对沉淀的污泥进行吸取或打捞,可以配合设备持续运转,在不停止设备运转的同时还可以对污泥进行收集;[0036] 通过变向件的作用,目的配合传送带6辅助变向,配合沉淀箱1对传送带6行走的角度进行辅助调整,变向件的设置对传送带6上的过滤盒避让,并不完全覆盖传送带6的表面,仅与传送带6的两侧接触;[0037] 传送带6为硬质传送带6,变向件仅仅接触传送带6的两侧便可以调整传送带6的行径;[0038] 通过驱动件的设置,可以对传送带6进行驱动运转。[0039]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循环过滤机构包括进水管7、循环箱8、沉淀盒9和过滤件,进水管7的进水端没入污水中,进水管7的另一端与循环箱8固定连接,循环箱8开设有缓冲腔10,缓冲腔10与进水管7相通,沉淀盒9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循环箱8底部且与缓冲腔10相通,沉淀盒9的另一端通过开设的排泥口与沉淀腔2相通,过滤件固定安装在循环箱8内且位于缓冲腔10上方;[0040] 通过进水管7的作用,可以将沉淀腔2内的污水漫入循环箱8内,通过沉淀盒9的作用,用于对缓冲腔10内的污水沉淀下的沉淀物进行收集后通过排泥口排出,通过过滤件的作用,可以对缓冲腔10内的上升的液体进行过滤,使沉淀物落入缓冲腔10内后进入沉淀盒9内,然后通过排泥口落入沉淀腔2内,再随着过滤盒将沉淀物输送至收集箱3内,漏出过滤网28的沉淀物可与沉淀腔2内的污水在此漫入进水管7的进水端进入缓冲腔10内沉淀,沉淀腔2内的沉淀物可有部分随着过滤盒输送至收集箱3,通过过滤件的设置,可以对缓冲腔10内上升的污水起到过滤的作用,使上清液通过出水机构排出至下一处理单元;[0041] 过滤件为现有公知技术,在此仅为引用,在此不做过多赘述,可以为设置有吸附物的箱体。[0042]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推平机构,推平机构包括回转盘11、传动杆12、摆动杆13和推平板14,回转盘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传送辊5穿出收集箱3的端面,传动杆12的一端与回转盘1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且呈偏心设置,传动杆12的另一端与摆动杆13转动连接,推平板14转动连接在收集箱3内,且位于第二传送辊5的下方,摆动杆13的端部与推平板14穿出收集箱3的端面固定连接,通过回转盘11与传动杆12之间的连接,回转盘11回转的过程中,可以使传动杆12产生摆动,通过传动杆12与摆动杆13以及推平板14之间的连接,可以辅助推平板14做往复摆动运动,通过推平板14的作用,可以对收集箱3内的污泥起到避免堆积的作用,并不是对污泥推平,而是将通过摆动使堆积的污泥分开,避免因为过滤盒输送污泥使污泥在收集箱3内堆积,也避免沉淀物污泥粘度较高而堆积高度过高,影响过滤盒排出收集的沉淀物污泥;[0043] 通过回转盘11与第二传送辊5之间的连接,第二传送辊5在对传送带6起到支撑的同时,可以带动回转盘11进行运转,减少动力源的使用。[0044]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沉淀盒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5,挡板15位于沉淀盒9上开设的排泥口的一侧,挡板15沿第一方向呈倾斜设置,挡板15沿第二方向的投影覆盖沉淀盒9上开设的排泥口;[0045] 通过挡板15的作用,可以避免水流对沉淀盒9的排泥口排出沉淀物的影响,避免水流由排泥口进入沉淀盒9内。[0046]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防堵机构,防堵机构包括回转辊16和多个叶片17,多个叶片17均匀分布在回转辊16的表面且沿逆时针方向倾斜,回转辊16转动连接在沉淀腔2内,且位于沉淀盒9开设的排泥口远离挡板15的一侧,通过回转辊16与叶片17之间的连接,可以辅助排泥口与挡板15之间的出口处形成涡旋,可以辅助对排泥口的污泥起到辅助吸附的作用,辅助排泥口排出污泥,避免污泥粘度较高而附着在排泥口或挡板15上形成堵塞,影响污泥的下落。[0047]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传动机构,与沉淀腔2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且套设在传送带6内的动力齿轮18,动力齿轮18的一端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19,传动齿轮19固定连接在回转辊16的表面;[0048] 通过动力齿轮18与传送带6之间的连接,传送带6可以带动动力齿轮18回转,通过动力齿轮18伸出传送带6的一端与传动齿轮19之间的连接,可以带动传动齿轮19沿传送带6行走方向的相反方向回转,通过传动齿轮19与回转辊16之间的连接,可以使回转辊16沿着传送带6相反方向回转,从而形成吸附的涡旋,而不会形成将水流挤入排泥口的涡旋。[0049]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曝气机构,曝气机构包括有分流管20和气源管21,分流管20固定安装在沉淀腔2的内底壁,分流管20的输入端与气源管21的输出端连接,沉淀箱1的上表面通过开设的孔与气源管21连接;[0050] 通过分流管20上开设的气孔,可以将气源管21输送的气体排出,曝气为现有公知技术,目的在于促进污水中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的氧化分解,支持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从而提高水质;[0051] 气源管21的一端与分流管20的输入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气源,气源为现有公知技术,在此仅为引用,不做过多赘述。[0052]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22和主动辊23,驱动电机22固定连接在沉淀箱1的侧面且位于第二传送辊5的一侧,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贯穿沉淀箱1与主动辊23固定连接,主动辊23的外表面与传送带6相互啮合;[0053] 通过驱动电机22的作用,可以驱动主动辊23回转,通过主动辊23与传送带6之间的连接,可以驱动传送带6进行运转,通过传送带6与第二传送辊5之间的连接,传送带6可以带动第二传送辊5进行回转。[0054]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变向件包括第一变向轮24、第二变向轮25和第三变向轮26,第一变向轮2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沉淀腔2的内侧壁且位于传送带6上方,第一变向轮24外表面与传送带6接触连接,第二变向轮25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沉淀腔2的内侧壁且位于第一变向轮24的下方,传送带6套设在第二变向轮25的外表面,第三变向轮26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沉淀腔2的内侧壁且位于传送带6的下方,第三变向轮26的外表面与传送带6的表面接触连接。[0055]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过滤盒包括盒体27和过滤网28,盒体27呈一端开口的壳状结构,过滤网28设置在盒体27远离开口的一端,盒体27设置在传送带6的表面。[0056] 进水机构为注水管29,一端连接污水源,另一端贯穿沉淀箱1位于沉淀腔2内,出水机构为出水管30,一端与循环箱8连接,为了将通过过滤件的上清液排出,出水管30水平方向低于污水水位。[0057] 实施例二[0058] 请参阅图1至图2,上述实施例中,过滤盒可以替换为阻隔板,此时传送带6的表面开设有漏液口,阻隔板将污泥进行阻拦,污水通过漏液口流出,使污泥留置后至第二传送辊5处将污泥倾倒至收集箱3内。[0059]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006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专利地区:广东

专利申请日期:2024-05-22

专利公开日期:2024-09-03

专利公告号:CN118217679B


以上信息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方更正!
该专利所有权非本平台所有,我方无法提供专利权所有者联系方式,请勿联系我方。
电话咨询
到底部
搜本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