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数据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申请号:CN202410586229.1
专利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奇迅新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权利人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科技园社区科苑路15号科兴科学园A栋A2-601
专利发明(设计)人:王春龙,杨波,杨丰,胡微微
专利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数据管理方法,包括:通过在接收到宽表构建指令时,输出业务需求配置界面;基于所述业务需求配置界面接收到的业务需求配置动作,确定或者获取需求数据;根据所述需求数据,提取关键字段和参数字段;根据所述关键字段和所述参数字段,确定编程语言代码段;将所述关键字段和所述参数字段作为参数传递给所述编程语言代码段,并执行所述编程语言代码段,生成目标宽表。使得不懂代码编写技术的用户,也可以通过输入业务需求,获得自动化生成的宽表,实现了降低宽表构建的技术门槛的有益效果。
主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接收到宽表构建指令时,输出业务需求配置界面;
基于所述业务需求配置界面接收到的业务需求配置动作,确定或者获取需求数据;
根据所述需求数据包括的数据源和数据范围,获取待处理的原始数据,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经过处理后的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字段提取,以及根据数据的使用场景和数据结构,识别并提取出所述原始数据中关键字段和参数字段;
根据所述关键字段和所述参数字段的类型和对应的业务场景,确定对应功能的编程语言代码段;
将所述关键字段和所述参数字段作为参数传递给所述编程语言代码段,并执行所述编程语言代码段,生成目标宽表;
输出目标宽表编辑界面,并基于所述宽表配置界面接收用户的权限配置动作;
基于所述权限配置动作,确定或者获取权限配置信息,并通过解析所述权限配置信息确定各角色的权限范围,所述权限范围包括数据访问范围、数据操作类型和数据访问级别,所述数据访问范围包括数据的时间范围、地域范围、业务对象范围,所述数据访问范围用于使用户访问特定地区、特定时间段或特定业务类型的数据;
根据各角色的所述权限范围,确定各角色对应的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
检测现有技术栈,并确定与所述现有技术栈兼容的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
评估所述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和所述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的显示效果;
在所述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的显示效果优于所述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的显示效果时;
评估所述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和所述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的计算开销;
在所述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的计算开销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的计算开销时,确定所述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为待调用的可视化实现工具;
在所述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的计算开销大于所述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的计算开销时,确定所述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为待调用的可视化实现工具,所述可视化实现工具包括视图创建工具、前端工具和中间件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权限范围,确定有权访问的字段,并通过所述视图创建工具,创建包含所述有权访问的字段的视图,所述视图用以使用户访问有权限查看的数据;
通过所述中间件根据所述权限范围和所述视图,创建并提供各角色对应的数据访问界面,以使用户根据需求查询和分析数据,并避免底层数据的直接暴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中间件根据所述权限范围和所述视图,创建并提供各角色对应的数据访问界面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数据访问请求时,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角色信息;
获取所述角色信息关联的数据访问目标界面;
输出所述数据访问目标界面至所述用户,以提供数据访问服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所述数据访问目标界面至所述用户,以提供数据访问服务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基于所述数据访问目标界面接收所述用户的数据操作指令;
通过解析所述数据操作指令,判断所述数据操作指令是否超出所述用户的权限范围;
在所述数据操作指令超出所述用户的权限范围时,返回错误信息,并提示所述用户权限不足。
4.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步骤。
5.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步骤。 说明书 : 数据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领域[0001]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管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背景技术[0002] 大宽表是一种用于存储大量数据的数据库表结构,它通过将多个只包含一个主题的数据的窄表合并成一个包含多个主题的数据的宽表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0003] 在大宽表的构建上,通常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在收集了各部门的业务需求之后,使用数据库语言,如SQL,和数据处理工具,如ETL工具,来进行针对性地设计和构建。[0004] 因此,大宽表的构建对代码编写技术具有一定的门槛要求。[0005]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发明内容[0006]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大宽表的构建对代码编写技术具有一定的门槛要求的技术问题。[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一种数据管理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0008] 在接收到宽表构建指令时,输出业务需求配置界面;[0009] 基于所述业务需求配置界面接收到的业务需求配置动作,确定或者获取需求数据;[0010] 根据所述需求数据,提取关键字段和参数字段;[0011] 根据所述关键字段和所述参数字段,确定编程语言代码段;[0012] 将所述关键字段和所述参数字段作为参数传递给所述编程语言代码段,并执行所述编程语言代码段,生成目标宽表。[0013]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关键字段和所述参数字段作为参数传递给所述编程语言代码段,并执行所述编程语言代码段,生成目标宽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0014] 输出目标宽表编辑界面,并基于所述宽表配置界面接收用户的权限配置动作;[0015] 基于所述权限配置动作,确定或者获取权限配置信息,并通过解析所述权限配置信息确定各角色的权限范围,所述权限范围包括数据访问范围、数据操作类型和数据访问级别;[0016] 根据各角色的所述权限范围,在所述目标宽表中实施权限控制。[0017]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各角色的所述权限范围,在所述目标宽表中实施权限控制的步骤,包括:[0018] 根据各角色的所述权限范围,确定各角色对应的可视化实现工具,所述可视化实现工具包括视图创建工具、前端工具和中间件中的至少一种;[0019] 基于各角色的所述权限范围和所述目标宽表,调用所述可视化实现工具,创建各角色对应的数据访问界面。[002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各角色的所述权限范围,确定各角色对应的可视化实现工具的步骤,包括:[0021] 根据各角色的所述权限范围,确定各角色对应的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0022] 检测现有技术栈,并确定与所述现有技术栈兼容的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0023] 评估所述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和所述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的显示效果;[0024] 根据所述显示效果确定待调用的可视化实现工具。[0025]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显示效果确定待调用的可视化实现工具的步骤,还包括:[0026] 在所述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的显示效果优于所述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的显示效果时;[0027] 评估所述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和所述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的计算开销;[0028] 在所述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的计算开销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的计算开销时,确定所述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为待调用的可视化实现工具;[0029] 在所述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的计算开销大于所述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的计算开销时,确定所述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为待调用的可视化实现工具。[003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各角色的所述权限范围和所述目标宽表,调用所述可视化实现工具,创建各角色对应的数据访问界面的步骤之后,还包括:[0031] 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数据访问请求时,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角色信息;[0032] 获取所述角色信息关联的数据访问目标界面;[0033] 输出所述数据访问目标界面至所述用户,以提供数据访问服务。[0034]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所述数据访问目标界面至所述用户,以提供数据访问服务的步骤之后,还包括:[0035] 基于所述数据访问目标界面接收所述用户的数据操作指令;[0036] 通过解析所述数据操作指令,判断所述数据查询指令是否超出所述用户的权限范围;[0037] 在所述数据查询指令超出所述用户的权限范围时,返回错误信息,并提示用所述用户权限不足。[0038]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数据管理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步骤。[0039]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步骤。[0040] 本申请提出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0041] 由于本申请通过在接收到宽表构建指令时,输出业务需求配置界面;基于所述业务需求配置界面接收到的业务需求配置动作,确定或者获取需求数据;根据所述需求数据,提取关键字段和参数字段;根据所述关键字段和所述参数字段,确定编程语言代码段;将所述关键字段和所述参数字段作为参数传递给所述编程语言代码段,并执行所述编程语言代码段,生成目标宽表。使得不懂代码编写技术的用户,也可以通过输入业务需求,获得自动化生成的宽表,实现了降低宽表构建的技术门槛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0042]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004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44] 图1为本申请数据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流程示意图;[0045] 图2为本申请数据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需求数据配置界面图;[0046] 图3为本申请数据管理方法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流程示意图;[0047] 图4为本申请数据管理方法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流程示意图;[0048]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管理方法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0049] 本申请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0050]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0051]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0052]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在接收到宽表构建指令时,输出业务需求配置界面;基于所述业务需求配置界面接收到的业务需求配置动作,确定或者获取需求数据;根据所述需求数据,提取关键字段和参数字段;根据所述关键字段和所述参数字段,确定编程语言代码段;将所述关键字段和所述参数字段作为参数传递给所述编程语言代码段,并执行所述编程语言代码段,生成目标宽表。[0053] 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表述,以下以识别数据管理系统为执行主体进行阐述。[0054] 由于现有技术在大宽表的构建上,通常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在收集了各部门的业务需求之后,使用数据库语言如SQL,和数据处理工具如ETL工具,来进行针对性地设计和构建。使得大宽表的构建对代码编写技术具有一定的门槛要求。本申请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使不懂代码编写技术的用户,也可以通过在数据管理系统上通过输入业务需求,获得自动化生成的宽表,实现了降低宽表构建的技术门槛的有益效果。[0055] 数据管理系统将宽表构建过程抽象为业务需求配置界面和编程语言代码段映射,实现了将用户输入的业务需求转化为自动化生成的宽表,从而降低了宽表构建的技术门槛。[0056]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数据管理系统,也可以是一种具有数据处理、网络通信以及程序运行功能的计算服务设备,例如平板电脑、个人电脑、手机等,或者是一种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数据管理设备等,本实施例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定。以下以数据管理系统为执行主体为例,对本实施例及下述各实施例进行说明。[0057]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数据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0058] 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管理方法包括步骤S10 S50:~[0059] 步骤S10,在接收到宽表构建指令时,输出业务需求配置界面;[0060] 需要说明的是,宽表构建指令是指启动宽表构建过程的命令或请求。在现有技术中,宽表构建通常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使用数据库语言,如SQL和数据处理工具,如ETL工具来完成。而在本申请中,宽表构建指令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操作指令,如点击一个按钮、发送一个消息或执行一个命令行指令等。[0061] 另外地,需要说明的是,业务需求配置界面是一个用于接收用户输入业务需求的图形界面。在这个界面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和设置相关选项,例如数据源、数据类型、数据处理方式等。[0062] 可以理解的是,数据管理系统在接收到宽表构建指令时,触发宽表构建流程,并通过输出业务需求配置界面,直接获取非技术用户的业务需求相较于非技术人员将业务需求转达给技术人员,再由技术人员手动创建宽表的现有技术,不仅降低了宽表创建的技术门槛,还大大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工作效率。[0063] 步骤S20,基于所述业务需求配置界面接收到的业务需求配置动作,确定或者获取需求数据;[0064] 需要说明的是,业务需求配置动作是指用户在业务需求配置界面上进行的一系列操作,这些操作用于将业务需求输入或者上传至数据管理系统。需求数据是从业务需求配置界面中获取的一组信息,用于描述用户的具体业务需求。为了根据需求数据制定大宽表,它可包含数据来源、数据类型、数据的使用场景和数据处理方式等。其中,数据类型,包括结构化数据,如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如XML、JSON格式的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图片、视频等。不同数据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数据导入方法。数据来源,包括内部业务系统数据库、外部数据源,如网站公开数据、第三方数据提供商以及手动输入的数据。不同数据来源的数据可能需要通过不同的数据抽取、数据同步等技术手段进行导入。数据处理方式,如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加密等。在数据导入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以满足大宽表的数据治理策略和业务需求。[0065] 可以理解的是,业务需求配置动作旨在简化和抽象复杂的编程操作,使得非技术用户也能轻松地完成宽表构建的需求设定。在实际应用中,业务需求配置动作可用于选择具体的需求数据上传方式,并通过点击按钮、拖拽字段、填写文本框等多种形式完成需求数据的输入。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数据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需求数据配置界面示意图。[0066] 在第一种可行的数据上传实施方式中,数据管理系统支持文件选择上传,用户可以通过点击“选择文件”按钮,从本地文件系统中选择需求数据文件进行上传。数据管理系统通过读取用户选择的文件内容来获取需求数据。[0067] 在第二种可行的数据上传实施方式中,数据管理系统支持拖拽上传,用户可以直接将需求数据文件从本地文件系统拖拽到上传区域,数据管理系统通过读取用户拖拽的文件内容来获取需求数据。[0068] 在第三种可行的数据上传实施方式中,数据管理系统支持链接分享上传,用户可以将需求数据文件上传到云端存储服务,获取文件链接,并将链接分享到上传区域,实现文件上传。数据管理系统通过访问用户分享的链接,下载需求数据文件并读取内容来获取需求数据。[0069] 在第四种可行的数据上传实施方式中,数据管理系统支持扫描上传,如果需求数据文件是纸质版,用户可以通过扫描设备将纸质文件转化为数字文件,并上传到需求数据配置界面。数据管理系统通过读取扫描设备获取的数字文件内容来获取需求数据。[0070] 在第五种可行的数据上传实施方式中,数据管理系统支持复制粘贴上传,如果需求数据文件内容已经存在于剪贴板中,用户可以直接复制粘贴内容到上传区域,实现文件上传。数据管理系统通过读取被写入的内容来获取需求数据。[0071] 步骤S30,根据所述需求数据,提取关键字段和参数字段;[0072] 需要说明的是,关键字段是用于唯一标识数据记录的字段,如订单ID、客户ID等。参数字段则是用于筛选、排序或计算的字段,如产品类别、销售额、日期等。[0073] 根据所述需求数据包括的数据源和数据范围,获取待处理的原始数据,其中,数据源可能包括数据库、文件、应用程序接口等;数据范围可能涉及特定时间段、地区、部门等;根据所述需求数据中包括的数据处理方式,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聚合等操作。对经过处理后的原始数据进行字段提取,并根据数据的使用场景如数据分析、报表展示、数据挖掘等,以及数据结构,识别并提取出所述原始数据中关键字段和参数字段。[0074] 步骤S40,根据所述关键字段和所述参数字段,确定编程语言代码段;[0075] 根据关键字段和参数字段的类型、名称、长度、精度等信息,可以用来确定宽表的结构,如表名、字段名、数据类型、索引等。同时,根据关键字段和参数字段的类型和对应的业务场景,可以确定需要用到的编程语言代码段,对应数据插入、数据更新、数据删除等功能。[0076] 步骤S50,将所述关键字段和所述参数字段作为参数传递给所述编程语言代码段,并执行所述编程语言代码段,生成目标宽表。[0077] 关键字段和参数字段可以看作是构建宽表过程中的输入和配置信息,通过变量或者列表的形式将关键字段和参数字段传递给代码段,然后在代码段中使用这些参数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宽表生成操作。[0078] 例如,如果关键字段是一个整数类型的字段,可以将其作为整数变量传递给代码段;如果参数字段是一个字符串类型的字段,可以将其作为字符串列表传递给代码段。在代码段中,可以使用这些参数进行数据查询、数据转换、数据验证等操作,最终生成目标宽表。[0079] 可以理解是,在传递参数时需要确保参数的类型和格式与代码段的期望输入相匹配,否则可能会导致代码段执行失败或者数据处理错误。因此,在传递参数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类型转换和格式处理。[0080] 综上可知,本实施例通过数据管理系统将宽表构建过程抽象为业务需求配置界面和编程语言代码段映射,使不懂代码编写技术的用户,也可以通过在数据管理系统上通过输入业务需求,获得自动化生成的宽表,实现了将用户输入的业务需求转化为自动化生成的宽表,从而降低了宽表构建的技术门槛。[0081] 基于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在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可以参考上文介绍,后续不再赘述。在此基础上,请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数据管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步骤S50之后,所述数据管理方法还包括步骤S51 S53:~[0082] 步骤S51,输出目标宽表编辑界面,并基于所述宽表配置界面接收用户的权限配置动作;[0083] 在检测到目标宽表生成之后,数据管理系统将输出一个目标宽表编辑界面,使用户能够在此界面上进行权限配置。宽表配置界面可能包括各种控件,如文本框、下拉列表、复选框等,以便用户输入或选择所需的权限配置信息。用户在该界面上进行操作,例如设置角色、分配权限等,这些操作被称为权限配置动作。[0084] 步骤S52,基于所述权限配置动作,确定或者获取权限配置信息,并通过解析所述权限配置信息确定各角色的权限范围,所述权限范围包括数据访问范围、数据操作类型和数据访问级别;[0085] 具体的权限配置信息的上传和获取实施方式参照步骤S20中需求数据的上传和获取,本实施例再次不做过多赘述。数据管理系统通过解析权限配置信息来确定各角色的权限范围。权限范围可能包括数据访问范围,包括数据的时间范围、地域范围、业务对象范围等,例如,某些用户可能只能访问特定地区、特定时间段或特定业务类型的数据。通过设置数据范围,可以确保用户只能访问与其业务相关且被授权的数据。还包括数据操作类型,如读取、修改、删除等。以及数据访问级别如普通用户、管理员等。[0086] 示例性地,有一宽表,包含以下字段:用户ID(user_id)、姓名(name)、性别(gender)、年龄(age)、职务(position)、部门(department)、电话号码(phone_number)和电子邮箱(email)。我们有以下三个角色:普通员工(employee)、部门主管(manager)和管理员(admin)。[0087] 普通员工(employee):普通员工只能查询和修改自己的信息,不能查看或修改其他同事的信息。因此,对于普通员工,我们可以在宽表上设置权限,使其只能访问和修改与自己user_id相同的记录。[0088] 部门主管(manager):部门主管可以查看和修改其所在部门员工的信息,但不能查看或修改其他部门的数据。为此,我们可以在宽表上为部门主管设置权限,使其能够访问和修改与自己department相同的记录。[0089] 管理员(admin):管理员具有最高的权限,可以访问和修改宽表中的所有数据。因此,对于管理员,我们可以在宽表上授予其全部权限。[0090]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施上述权限控制后,各个角色的用户只能在授权范围内访问和修改宽表中的数据。这种复杂的权限设置既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又满足了不同角色用户的实际需求。[0091]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根据业务场景和需求进行更复杂的权限设置,并不能对本申请造成限制。[0092] 步骤S53,根据各角色的所述权限范围,在所述目标宽表中实施权限控制。[0093] 需要了解的是,权限控制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为不同用户或角色提供定制化的数据访问界面来实现。可以方便业务部门根据自己的需求查询和分析数据,同时也可以避免直接暴露底层数据,保障数据安全。[0094] 在第一种权限控制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不同用户或角色的权限范围创建相应的视图,使用户只能访问他们有权限查看的数据。例如,对于普通员工,可以创建一个只包含其有权访问的字段的视图;对于管理员,可以创建一个包含所有字段的视图。这样,用户在查询数据时,实际上是在查询这些视图,而非直接访问大宽表。通过宽表+视图,可以解决敏感数据或待保护数据的问题。还可以通过角色细分json中的属性内容,解决某个字段存储为json格式的数据的权限访问问题,如某个字段的json内容为{"a":"收入","b":"支出"},如只允许某个角色查看a字段,那么可以添加个字段对原存储json字段解析出a属性。[0095] 在第二种权限控制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用户或角色的不同权限,在前端界面中动态显示可访问的数据字段。例如,可以通过JavaScript(基于对象和事件驱动的客户端脚本语言)、HTML(HypertextMarkupLanguage,超文本链接标示语言)和CSS(CascadingStyleSheet,层叠样式表单)等技术实现动态渲染表格列,仅显示用户有权限查看的字段。这样,用户在前端界面看到的字段就是他们有权限访问的字段。[0096] 在第三种权限控制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开发一个中间件系统,负责处理用户的数据请求。该中间件系统会根据用户的身份和权限,对大宽表中的数据进行筛选和处理,然后将符合权限要求的数据返回给用户。这样,用户在请求数据时,实际上是在请求中间件系统,而非直接访问大宽表。[0097]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结合使用多种方式,以实现更高效、安全和易用的数据访问权限控制。例如,可以使用创建视图的方式来限制数据访问范围,同时通过修改前端界面或使用中间件来提供定制化的数据访问界面。[0098]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通过提供一个数据访问的抽象层,使得业务部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查询和分析数据,同时也可以避免直接暴露底层数据,保障数据安全。[0099] 基于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在本申请第三种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可以参考上文介绍,后续不再赘述。在此基础上,步骤S53还包括步骤S54 S55:~[0100] S54,根据各角色的所述权限范围,确定各角色对应的可视化实现工具,所述可视化实现工具包括视图创建工具、前端工具和中间件中的至少一种;[0101] 在第一种可行的确定可视化实现工具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各角色的权限范围来选择适合的视图创建工具、前端工具和中间件等可视化实现工具。例如,对于管理员角色,可能需要使用功能更强大的视图创建工具和中间件,以便实现更复杂的数据可视化和交互功能;而对于普通用户角色,可能只需要使用简单的前端工具来展示数据即可。[0102] 在第二种可行的确定可视化实现工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53可以包括:[0103] 步骤A11,根据各角色的所述权限范围,确定各角色对应的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0104]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步骤S54,本实施例在此不错过多赘述。[0105] 步骤A12,检测现有技术栈,并确定与所述现有技术栈兼容的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0106] 需要了解的是,技术栈,包括使用的编程语言、框架、库等。[0107] 根据现有技术栈,确定与所述现有技术栈兼容的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例如,如果数据管理系统已经使用了某个前端框架,可以优先考虑修改前端界面。如果数据管理系统已经使用了某种中间件产品,可以优先考虑使用中间件。[0108] 步骤A13,评估所述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和所述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的显示效果;[0109] 通过比较两种工具的视图组件、样式设计、数据处理和交互功能等方面的差异,以确定哪种工具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0110] 步骤A14,根据所述显示效果确定待调用的可视化实现工具。[0111] 在一种确定待调用的可视化实现工具的实施方式中,选择显示效果更好的可视化实现工具作为待调用的可视化实现工具。[0112] 在另一种确定待调用的可视化实现工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A14包括:[0113] 步骤B11,在所述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的显示效果优于所述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的显示效果时;[0114] 步骤B12,评估所述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和所述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的计算开销;[0115] 步骤B13,在所述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的计算开销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的计算开销时,确定所述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为待调用的可视化实现工具;[0116] 如果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的显示效果优于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但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的计算开销小于等于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的计算开销,那么可以确定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为待调用的可视化实现工具。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可以在保证显示效果的同时,提供更好的性能表现。[0117] 步骤B14,在所述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的计算开销大于所述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的计算开销时,确定所述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为待调用的可视化实现工具。[0118] 但是,如果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的计算开销大于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的计算开销,那么应该确定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为待调用的可视化实现工具。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可视化实现工具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表现,而第二可视化实现工具的显示效果优势不足以弥补其性能劣势。[0119] S55,基于各角色的所述权限范围和所述目标宽表,调用所述可视化实现工具,创建各角色对应的数据访问界面。[0120] 在确定了各角色对应的可视化实现工具之后,可以基于各角色的权限范围和目标宽表来调用相应的可视化实现工具,创建各角色对应的数据访问界面。具体来说,可以根据各角色的权限范围来确定数据访问界面的展示内容和操作功能,然后使用相应的可视化实现工具来创建界面。例如,可以使用视图创建工具来创建数据表格、图表等视图组件,使用前端工具来实现界面的布局和样式设计,使用中间件来实现数据的过滤、排序、分页等功能。[0121]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通过根据各角色的权限范围来确定对应的可视化实现工具,可以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计算开销。通过评估不同筛选逻辑确定得到备选可视化实现工具的显示效果和计算开销,可以在数据可视化的效果和计算开销之间获得最佳的平衡。[0122] 基于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在本申请第四种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可以参考上文介绍,后续不再赘述。在此基础上,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数据管理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步骤S55之后,还包括步骤S56 S58:~[0123] 步骤S56,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数据访问请求时,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角色信息;[0124] 在用户登录系统时,会输入其用户名和密码等登录信息。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数据访问请求时,系统可以通过比对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来验证用户的登录信息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根据用户的登录信息与其角色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对应的角色信息,例如在数据库中存储了用户的用户名、密码和角色等信息,系统可以通过查询数据库来获取用户的角色信息。[0125] 步骤S57,获取所述角色信息关联的数据访问目标界面;[0126] 获取所述角色信息关联的数据访问目标界面,所述数据访问目标界面的生成方式参照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过多赘述。[0127] 步骤S58,输出所述数据访问目标界面至所述用户,以提供数据访问服务。[0128] 在一种可行的提供数据访问服务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58之后还包括步骤S59~S61:[0129] 步骤S59,基于所述数据访问目标界面接收所述用户的数据操作指令;[0130] 通过数据访问目标界面来接收用户的数据操作指令,以实现对数据的操作和管理。[0131] 步骤S60,通过解析所述数据操作指令,判断所述数据查询指令是否超出所述用户的权限范围;[0132] 在解析用户的数据操作指令时,需要判断指令是否符合用户的权限范围,以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和操作其授权范围内的数据;[0133] 步骤S61,在所述数据查询指令超出所述用户的权限范围时,返回错误信息,并提示用所述用户权限不足。[0134] 在第一种可行的查询失败的实施方式中,如果用户试图访问没有权限查看的字段,查询可能会直接失败,返回错误信息。例如,数据库系统可能会抛出一个权限不足的异常,提示用户没有足够的权限访问指定的字段。[0135] 在第二种可行的查询失败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数据查询指令超出所述用户的权限范围时,数据管理系统自动隐藏或用其他值(如NULL或占位符)替换用户无权限查看的字段。这样用户仍然可以查询到其他有权限访问的字段的数据,但无法看到敏感信息。[0136] 在第三种可行的查询失败的实施方式中,当用户尝试访问无权限字段时,系统可能会提示用户申请相应的权限。用户可以通过提交申请或请求管理员审批来获取访问权限。[0137]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通过确定用户对应的角色信息,并将其与角色信息关联的数据访问目标界面进行匹配,可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数据,从而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0138] 通过输出数据访问目标界面至用户,并基于该界面接收用户的数据操作指令,可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数据访问服务,提高用户体验。[0139] 通过解析用户的数据操作指令,判断数据查询指令是否超出用户的权限范围,可以实现对数据的精细化管理,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和操作其授权范围内的数据。[0140] 通过对用户的角色信息和数据访问目标界面进行解耦,可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方便后续进行功能扩展和优化。[014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仅用于理解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x数据管理方法的限定,基于此技术构思进行更多形式的简单变换,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0142]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管理设备,数据管理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数据管理方法。[0143] 下面参考图5,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管理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AD(PortableApplicationDescription:平板电脑)、PMP(PortableMediaPlayer: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5示出的数据管理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0144] 如图5所示,数据管理设备可以包括处理装置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10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1003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1004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1004中,还存储有数据管理设备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1001、ROM1002以及RAM1004通过总线1005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006也连接至总线。通常,以下系统可以连接至I/O接口1006: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图像传感器、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1007;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LiquidCrystalDisplay)、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1008;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1003;以及通信装置1009。通信装置1009可以允许数据管理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中示出了具有各种系统的数据管理设备,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系统。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系统。[0145]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1003被安装,或者从ROM10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10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0146]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管理设备,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管理方法,能解决数据管理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管理设备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且该数据管理设备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上一实施例方法公开的特征相同,在此不做赘述。[0147] 应当理解,本申请公开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0148]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0149]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存储在其上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即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0150] 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U盘,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系统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地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CD‑ReadOnlyMemory)、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系统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RadioFrequency: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0151]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数据管理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数据管理设备中。[0152]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数据管理设备执行时,使得数据管理设备:数据管理。[0153]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或广域网(WAN:WideAreaNetwork)—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0154]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0155]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0156] 本申请提供的可读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用于执行上述数据管理方法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即计算机程序),能够解决数据管理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0157]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技术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专利地区:广东
专利申请日期:2024-05-13
专利公开日期:2024-09-03
专利公告号:CN11817076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