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一体式氢氧机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号:CN202410178896.6
专利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安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权利人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锦绣兰庭小区9号楼1-2001
专利发明(设计)人:李龙辉,李娟,李艳敏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一体式氢氧机,椭圆框架内可拆卸安装有管道组用于开启左排气口和右排气口,椭圆框架的一侧设有椭圆槽口贯穿氢氧机箱表面,氢氧机箱内壁固定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的一侧设有金属块固定在氢氧机箱内壁,滑杆上滑动安装有复位组穿过椭圆槽口作用在管道组下方,左排气口和右排气口内安装有导气管在氢氧机箱内壁,通过管道组进行排气,管道组的推动转换能够快速进行切换集中出气和单独排气,操作简便,且管道组采用可拆卸安装在椭圆框架上,能够方便进行更换管道组,实现零件便捷更换,降低维修成本。
主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一体式氢氧机,包括氢氧机箱(1)、左排气口(11)和右排气口(12),所述氢氧机箱(1)表面对称分布有左排气口(11)和右排气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排气口(11)和右排气口(12)一端都设有椭圆框架(13)固定在氢氧机箱(1)表面;
所述椭圆框架(13)内可拆卸安装有管道组(2)用于开启左排气口(11)和右排气口(12),所述椭圆框架(13)的一侧设有椭圆槽口(14)贯穿氢氧机箱(1)表面,所述氢氧机箱(1)内壁固定有两个固定块(35),所述两个固定块(35)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36),所述滑杆(36)的一侧设有金属块(37)固定在氢氧机箱(1)内壁,所述滑杆(36)上滑动安装有复位组(3),所述复位组(3)穿过椭圆槽口(14)作用在管道组(2)下方,所述左排气口(11)和右排气口(12)内安装有导气管(4),所述导气管(4)在氢氧机箱(1)内壁;
管道组(2)包含圆形接头(21)、拐角管道(22)和三通管道(23),所述三通管道(23)的两端转动连接有拐角管道(22),所述圆形接头(21)吻合安装在椭圆框架(13)内,所述圆形接头(21)的一端设有连接端头(24),所述拐角管道(2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端头(24)内,所述拐角管道(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三通管道(23)一侧,所述三通管道(23)的外侧设有出气管(25)一个或两个,所述圆形接头(21)的外围设有贴合盘(211);
复位组(3)包含顶升杆(31)和滑块(32),所述滑块(32)滑动安装在滑杆(36)外围,所述滑块(32)的一侧固定有侧连杆(33),所述侧连杆(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附块(34),所述吸附块(34)磁力吸附在金属块(37)上,所述滑杆(36)上套设有复位弹簧(39),所述复位弹簧(39)作用在滑块(32)下方,所述滑块(32)的一侧固定有顶升杆(31),所述顶升杆(31)穿过椭圆槽口(14)作用在拐角管道(22)下方,所述顶升杆(31)和侧连杆(33)直角分布在滑块(32)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一体式氢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块(34)吸附在金属块(37)上磁力大于复位弹簧(39)作用在滑块(32)上的推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一体式氢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杆(31)的一端固定有拐角柱(38)向上凸起,所述三通管道(23)为可拉伸的塑料软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一体式氢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4)的内部设有中空柱(41),所述中空柱(4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磁力板(44),所述中空柱(41)的底部固定有弹簧槽(43),所述弹簧槽(43)内固定连接牵引弹簧(45),其中牵引弹簧(45)另一端固定在磁力板(44)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一体式氢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柱(41)和导气管(4)之间形成气体通道,所述中空柱(41)外围等距分布有贯穿槽(46),所述弹簧槽(43)的外侧设有通孔(42)贯穿中空柱(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一体式氢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接头(21)的内部固定有内置磁块(212),所述内置磁块(212)与磁力板(44)同性相斥,所述内置磁块(212)与磁力板(44)产生相互的推力大于牵引弹簧(45)对磁力板(44)的推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一体式氢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框架(13)的两侧对称有辅助块(5)固定在氢氧机箱(1)表面,所述辅助块(5)内滑动安装有T形块(51),所述T形块(51)一侧固定有压板(52)作用在贴合盘(211)表面,所述T形块(51)的上方固定有把手(5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一体式氢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盘(211)为磁力材料构成,椭圆框架(13)为金属材料,其中贴合盘(211)磁力吸附在椭圆框架(13)表面。 说明书 : 一种新型一体式氢氧机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氢氧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一体式氢氧机。背景技术[0002] 现有的一体式氢氧机,往往都有两个排气口,而单独吸氧,需要通过堵头堵住另一个排气口,堵头个头小频繁使用容易掉落,且来回切换也很是繁琐,缺少自动封堵和便捷切换排气的功能。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一体式氢氧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自动封堵和切换排气问题。[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0005] 一种新型一体式氢氧机,包括氢氧机箱、左排气口和右排气口,所述氢氧机箱表面对称分布有左排气口和右排气口,所述左排气口和右排气口一端都设有椭圆框架固定在氢氧机箱表面;[0006] 所述椭圆框架内可拆卸安装有管道组用于开启左排气口和右排气口,所述椭圆框架的一侧设有椭圆槽口贯穿氢氧机箱表面,所述氢氧机箱内壁固定有两个固定块,所述两个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侧设有金属块固定在氢氧机箱内壁,所述滑杆上滑动安装有复位组穿过椭圆槽口作用在管道组下方,所述左排气口和右排气口内安装有导气管在氢氧机箱内壁。[0007] 优选的,管道组包含圆形接头、拐角管道和三通管道,所述三通管道的两端转动连接有拐角管道,所述圆形接头吻合安装在椭圆框架内,所述圆形接头的一端设有连接端头,所述拐角管道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端头内,所述拐角管道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三通管道一侧,所述三通管道的外侧设有出气管一个或两个,所述圆形接头的外围设有贴合盘。拐角管道转动连接在连接端头内,使得拐角管道能够在连接端头内转动,图所示:当两端的圆形接头脱离左排气口和右排气口表面,两个拐角管道保持平行,即双人吸气模式,图所示:当一个圆形接头同心配合在右排气口上,另一个圆形接头脱离左排气口,就会使得拐角管道发生角度变化,即实现单人吸气模式,三通管道的两端转动连接拐角管道,当旋转三通管道时用于改变出气管的角度,出气管用于连接吸氧用的氧气面罩,左排气口和右排气口排出的气体会进入管道组内部,集中通过出气管排出,圆形接头、拐角管道和三通管道的连接方式能够方便进行更换任意配件,简便实现零件的可更换,降低维修成本。[0008] 优选的,复位组包含顶升杆和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滑杆外围,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有侧连杆,所述侧连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附块,所述吸附块磁力吸附在金属块上,所述滑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作用在滑块下方,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有顶升杆,所述顶升杆穿过椭圆槽口作用在拐角管道下方,所述顶升杆和侧连杆直角分布在滑块外围。[0009] 进一步的当需要将管道组贴合在左排气口或右排气口表面时,向上拉动顶升杆,顶升杆的上移会同步带动管道组进行上升,顶升杆上移过程中,吸附块脱离金属块表面,复位弹簧会产生推力迫使滑块向上移动,即顶升杆会持续带动管道组上移,直至管道组贴合在左排气口或右排气口表面,复位组用于稳定管道组贴合在左排气口或右排气口表面。[0010] 优选的,所述吸附块吸附在金属块上磁力大于复位弹簧作用在滑块上的推力。[0011] 进一步的吸附块吸附在金属块上磁力大于复位弹簧作用在滑块上的推力,当吸附块吸附在金属块表面,不会因为复位弹簧产生的推力使得滑块向上移动,从而很好的用于稳定复位组作用在管道组上。[0012] 优选的,所述顶升杆的一端固定有拐角柱向上凸起,所述三通管道为可拉伸的塑料软管。[0013] 进一步的向上凸起的顶升杆用于限制加固拐角管道安装在连接端头内的位置,三通管道采用塑料软管的设置可配合拐角管道的角度变化产生微量形变,从而不会妨碍单人吸气模式的切换。[0014] 优选的,所述导气管的内部设有中空柱,所述中空柱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磁力板,所述中空柱的底部固定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固定连接牵引弹簧,其中牵引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磁力板下方。[0015] 优选的,所述中空柱和导气管之间形成气体通道,所述中空柱外围等距分布有贯穿槽,所述弹簧槽的外侧设有通孔贯穿中空柱。[0016] 上述中,进一步的通过导气管与氢气机发生的氧气出口连接,氢气机产生的氧气进入导气管内,磁力板的初始位置处于贯穿槽的上方,此时导气管处于密封状态,不可排气,当磁力板向下移动时,经过贯穿槽,此时中空柱和导气管之间形成气体通道与中空柱保持连通,即可发生排气,通过贯穿槽和通孔的分布能够利于气体快速进入中空柱内部,实现气体排放目的。[0017] 优选的,所述圆形接头的内部固定有内置磁块,所述内置磁块与磁力板同性相斥,所述内置磁块与磁力板产生相互的推力大于牵引弹簧对磁力板的推力。[0018] 进一步的圆形接头接触在左排气口或右排气口上,内置磁块与磁力板同性相斥,使得磁力板自动向下移动,经过贯穿槽,此时中空柱和导气管之间形成气体通道与中空柱保持连通,即可发生排气,当圆形接头脱离左排气口或右排气口上,内置磁块与磁力板失去相互作用的磁力,即磁力板在牵引弹簧的作用下回到贯穿槽的上方实现自动堵塞导气管,该种方式,在管道组接触在左排气口或右排气口上,才能实现吸氧的目的,不需要通过堵塞封堵在左排气口或右排气口上,值得注意的是:单人吸气模式:即为左排气口或右排气口只能有一个出气,双人吸气模式:即为左排气口和右排气口同时排气,提高出气量;双人吸气模式需要在出气管上连接分支吸氧管道,只需要改变接头即可,或者更换三通管道,改变出气管的数量。[0019] 优选的,所述椭圆框架的两侧对称有辅助块固定在氢氧机箱表面,所述辅助块内滑动安装有T形块,所述T形块一侧固定有压板作用在贴合盘表面,所述T形块的上方固定有把手。[0020] 进一步的通过把手能够受力拉动T形块从辅助块内取出,方便进行更换管道组,压板作用在贴合盘表面能够用于稳定管道组在椭圆框架内。[0021] 优选的,所述贴合盘为磁力材料构成,椭圆框架为金属材料,其中贴合盘磁力吸附在椭圆框架表面。[0022] 进一步的贴合盘磁力吸附在椭圆框架表面搭配压板,能够进一步将管道组稳定在椭圆框架内,提高安装适配度。[0023]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0024] 1、通过管道组进行排气,管道组的推动转换能够快速进行切换集中出气和单独排气,操作简便,且管道组采用可拆卸安装在椭圆框架上,能够方便进行更换管道组,实现零件便捷更换,降低维修成本;[0025] 2、复位组对管道组的限位,提供向上的推力使得管道组稳定贴合在左排气口和右排气口上。[0026] 3、在管道组接触在左排气口或右排气口上,内置磁块与磁力板同性相斥,使得磁力板自动向下移动,经过贯穿槽,此时中空柱和导气管之间形成气体通道与中空柱保持连通,即可发生排气,内置磁块与磁力板失去相互作用的磁力,即磁力板在牵引弹簧的作用下回到贯穿槽的上方实现自动堵塞导气管,不需要通过堵头来频繁的堵住排气口,简化操作。附图说明[002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28]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0029]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图;[0030] 图3为本发明的管道组拆分图;[0031] 图4为本发明的氢氧机箱内部图;[0032] 图5为本发明的管道组和复位组的配合示意图;[0033] 图6为本发明的排气模式切换局部图;[0034] 图7为本发明的导气管示意图;[0035] 图8为本发明的导气管内部示意图;[0036] 图9为本发明的配合示意图;[0037] 图10为本发明的A处放大图。[0038] 其中:1、氢氧机箱;11、左排气口;12、右排气口;13、椭圆框架;14、椭圆槽口;[0039] 2、管道组;21、圆形接头;22、拐角管道;23、三通管道;24、连接端头;25、出气管;211、贴合盘;212、内置磁块;[0040] 3、复位组;31、顶升杆;32、滑块;33、侧连杆;34、吸附块;35、固定块;36、滑杆;37、金属块;38、拐角柱;39、复位弹簧;[0041] 4、导气管;41、中空柱;42、通孔;43、弹簧槽;44、磁力板;45、牵引弹簧;46、贯穿槽;[0042] 5、辅助块;51、T形块;52、压板;53、把手。具体实施方式[004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44] 参阅图1‑图10,一种新型一体式氢氧机,包括氢氧机箱1、左排气口11和右排气口12,氢氧机箱1表面对称分布有左排气口11和右排气口12,左排气口11和右排气口12一端都设有椭圆框架13固定在氢氧机箱1表面;[0045] 椭圆框架13内可拆卸安装有管道组2用于开启左排气口11和右排气口12,椭圆框架13的一侧设有椭圆槽口14贯穿氢氧机箱1表面,氢氧机箱1内壁固定有两个固定块35,两个固定块35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36,滑杆36的一侧设有金属块37固定在氢氧机箱1内壁,滑杆36上滑动安装有复位组3穿过椭圆槽口14作用在管道组2下方,左排气口11和右排气口12内安装有导气管4在氢氧机箱1内壁。[0046] 其中,通过管道组2进行集中出气或单独排气,实现单人吸气或双人同步吸气,将管道组2推向左排气口11或右排气口12,使得左排气口11或右排气口12排出的气体进入到管道组2内,通过管道组2进行排气,管道组2的推动转换能够快速进行切换集中出气和单独排气,操作简便,且管道组2采用可拆卸安装在椭圆框架13上,能够方便进行更换管道组2,实现零件便捷更换,复位组3对管道组2的限位,提供向上的推力使得管道组2稳定贴合在左排气口11和右排气口12上。[0047] 参阅图2‑图6,管道组2包含圆形接头21、拐角管道22和三通管道23,三通管道23的两端转动连接有拐角管道22,圆形接头21吻合安装在椭圆框架13内,圆形接头21的一端设有连接端头24,拐角管道2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端头24内,拐角管道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三通管道23一侧,三通管道23的外侧设有出气管25一个或两个,圆形接头21的外围设有贴合盘211。[0048] 上述方案中,拐角管道22转动连接在连接端头24内,使得拐角管道22能够在连接端头24内转动,图2所示:当两端的圆形接头21脱离左排气口11和右排气口12表面,两个拐角管道22保持平行,即双人吸气模式,图6所示:当一个圆形接头21同心配合在右排气口12上,另一个圆形接头21脱离左排气口11,就会使得拐角管道22发生角度变化,即实现单人吸气模式,三通管道23的两端转动连接拐角管道22,当旋转三通管道23时用于改变出气管25的角度,出气管25用于连接吸氧用的氧气面罩,左排气口11和右排气口12排出的气体会进入管道组2内部,集中通过出气管25排出,圆形接头21、拐角管道22和三通管道23的连接方式能够方便进行更换任意配件,简便实现零件的可更换,降低维修成本。[0049] 参阅图4和图5,复位组3包含顶升杆31和滑块32,滑块32滑动安装在滑杆36外围,滑块32的一侧固定有侧连杆33,侧连杆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附块34,吸附块34磁力吸附在金属块37上,所述滑杆36上套设有复位弹簧39,所述作用在滑块32下方,所述滑块32的一侧固定有顶升杆31,所述顶升杆31穿过椭圆槽口14作用在拐角管道22下方,所述顶升杆31和侧连杆33直角分布在滑块32外围。[0050] 上述方案中,进一步的当需要将管道组2贴合在左排气口11或右排气口12表面时,向上拉动顶升杆31,顶升杆31的上移会同步带动管道组2进行上升,顶升杆31上移过程中,吸附块34脱离金属块37表面,复位弹簧39会产生推力迫使滑块32向上移动,即顶升杆31会持续带动管道组2上移,直至管道组2贴合在左排气口11或右排气口12表面,复位组3用于稳定管道组2贴合在左排气口11或右排气口12表面。[0051] 参阅图4,吸附块34吸附在金属块37上磁力大于复位弹簧39作用在滑块32上的推力。[0052] 上述方案中,进一步的吸附块34吸附在金属块37上磁力大于复位弹簧39作用在滑块32上的推力,当吸附块34吸附在金属块37表面,不会因为复位弹簧39产生的推力使得滑块32向上移动,从而很好的用于稳定复位组3作用在管道组2上。[0053] 参阅图5,顶升杆31的一端固定有拐角柱38向上凸起,三通管道23为可拉伸的塑料软管。[0054] 上述方案中,进一步的向上凸起的顶升杆31用于限制加固拐角管道22安装在连接端头24内的位置,三通管道23采用塑料软管的设置可配合拐角管道22的角度变化产生微量形变,从而不会妨碍单人吸气模式的切换。[0055] 参阅图4‑图8,导气管4的内部设有中空柱41,中空柱4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磁力板44,中空柱41的底部固定有弹簧槽43,弹簧槽43内固定连接牵引弹簧45,其中牵引弹簧45另一端固定在磁力板44下方。中空柱41和导气管4之间形成气体通道,中空柱41外围等距分布有贯穿槽46,弹簧槽43的外侧设有通孔42贯穿中空柱41。[0056] 上述方案中,进一步的通过导气管4与氢气机发生的氧气出口连接,氢气机产生的氧气进入导气管4内,磁力板44的初始位置处于贯穿槽46的上方,此时导气管4处于密封状态,不可排气,当磁力板44向下移动时,经过贯穿槽46,此时中空柱41和导气管4之间形成气体通道与中空柱41保持连通,即可发生排气,通过贯穿槽46和通孔42的分布能够利于气体快速进入中空柱41内部,实现气体排放目的。[0057] 参阅图7‑图9,圆形接头21的内部固定有内置磁块212,内置磁块212与磁力板44同性相斥,内置磁块212与磁力板44产生相互的推力大于牵引弹簧45对磁力板44的推力。[0058] 上述方案中,进一步的圆形接头21接触在左排气口11或右排气口12上,内置磁块212与磁力板44同性相斥,使得磁力板44自动向下移动,经过贯穿槽46,此时中空柱41和导气管4之间形成气体通道与中空柱41保持连通,即可发生排气,当圆形接头21脱离左排气口11或右排气口12上,内置磁块212与磁力板44失去相互作用的磁力,即磁力板44在牵引弹簧45的作用下回到贯穿槽46的上方实现自动堵塞导气管4,该种方式,在管道组2接触在左排气口11或右排气口12上,才能实现吸氧的目的,不需要通过堵塞封堵在左排气口11或右排气口12上,值得注意的是:单人吸气模式:即为左排气口11或右排气口12只能有一个出气,双人吸气模式:即为左排气口11和右排气口12同时排气,提高出气量;双人吸气模式需要在出气管25上连接分支吸氧管道,只需要改变接头即可,或者更换三通管道23,改变出气管25的数量。[0059] 参阅图1和图10,椭圆框架13的两侧对称有辅助块5固定在氢氧机箱1表面,辅助块5内滑动安装有T形块51,T形块51一侧固定有压板52作用在贴合盘211表面,T形块51的上方固定有把手53。[0060] 上述方案中,进一步的通过把手53能够受力拉动T形块51从辅助块5内取出,方便进行更换管道组2,压板52作用在贴合盘211表面能够用于稳定管道组2在椭圆框架13内。[0061] 参阅图1‑图10,贴合盘211为磁力材料构成,椭圆框架13为金属材料,其中贴合盘211磁力吸附在椭圆框架13表面。[0062] 上述方案中,进一步的贴合盘211磁力吸附在椭圆框架13表面搭配压板52,能够进一步将管道组2稳定在椭圆框架13内,提高安装适配度。[0063] 工作原理:[0064] 单人吸气模式和双人吸气模式的切换:图2所示:当两端的圆形接头21脱离左排气口11和右排气口12表面,两个拐角管道22保持平行,即双人吸气模式,图6所示:当一个圆形接头21同心配合在右排气口12上,另一个圆形接头21脱离左排气口11,就会使得拐角管道22发生角度变化,即实现单人吸气模式;[0065] 管道组2的调节过程:向上拉动顶升杆31,顶升杆31的上移会同步带动管道组2进行上升,顶升杆31上移过程中,吸附块34脱离金属块37表面,复位弹簧39会产生推力迫使滑块32向上移动,即顶升杆31会持续带动管道组2上移,直至管道组2贴合在左排气口11或右排气口12表面。[0066] 左排气口11或右排气口12的通断过程:圆形接头21接触在左排气口11或右排气口12上,内置磁块212与磁力板44同性相斥,使得磁力板44自动向下移动,经过贯穿槽46,此时中空柱41和导气管4之间形成气体通道与中空柱41保持连通,即可发生排气,当圆形接头21脱离左排气口11或右排气口12上,内置磁块212与磁力板44失去相互作用的磁力,即磁力板44在牵引弹簧45的作用下回到贯穿槽46的上方实现自动堵塞导气管4。[0067]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专利地区:山东
专利申请日期:2024-02-17
专利公开日期:2024-09-03
专利公告号:CN11802211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