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分体式间隔棒及加工装置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号:CN202311731058.9
专利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祥金具有限公司
权利人地址: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城北工业新区长松岗工业功能区
专利发明(设计)人:徐子超,徐成美,陈丽娟,李玥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分体式间隔棒及加工装置,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而本发明包括间隔棒主体,间隔棒主体的边缘处可拆卸安装有环状阵列分布的六个线缆连接部,间隔棒主体的表面设有用于拆装线缆连接部的装配机构;装配机构包括若干限位杆,间隔棒主体的边缘处开设有环状阵列分布的六个插接槽,线缆连接部的一端和插接槽的内壁活动插接;本发明中,通过将线缆连接部的端部水平插入插接槽内,并驱动限位杆水平移动,使限位杆水平插入限位孔内,限位杆对线缆连接部的端部进行限位,使线缆连接部固定在间隔棒主体的边缘处,从而方便的实现了线缆连接部的安装,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装配作业的便捷性,同时便于后续作业人员对线缆连接部进行拆卸。
主权利要求:
1.一种分体式间隔棒的加工装置,包括间隔棒主体(1)和加工台(5),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棒主体(1)的边缘处可拆卸安装有环状阵列分布的六个线缆连接部(2),所述间隔棒主体(1)的表面设有用于拆装线缆连接部(2)的装配机构(3);
所述装配机构(3)包括若干限位杆(31),所述间隔棒主体(1)的边缘处开设有环状阵列分布的六个插接槽(32),所述线缆连接部(2)的一端和插接槽(32)的内壁活动插接,所述线缆连接部(2)的一端开设有两个限位孔(33),所述限位杆(31)的一端和限位孔(33)的内壁活动插接,所述插接槽(32)的内壁开设有两个空腔(34),所述空腔(34)的内壁开设有滑槽(35),所述滑槽(35)的内壁滑动安装有滑块(36),所述滑块(36)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移动板(37),所述限位杆(31)远离限位孔(33)的一端和移动板(37)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加工台(5)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侧板(51),两个所述侧板(51)远离加工台(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顶板(52),所述顶板(52)靠近侧板(51)的一面设有设备板(55),所述设备板(55)和顶板(52)之间设有打磨机构(6),所述设备板(55)和顶板(52)之间还设有清扫机构(8);
所述加工台(5)远离侧板(51)的一面固定安装有收集箱(53),所述加工台(5)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排屑槽(54),所述加工台(5)靠近侧板(51)的一面固定安装有环状阵列分布的六个气缸夹具(56);
所述打磨机构(6)包括打磨机本体(61),所述打磨机本体(61)的顶端和设备板(5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板(52)的下表面设有行走杆(62),所述行走杆(6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同步杆(621),所述同步杆(621)远离行走杆(62)的一端和设备板(5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板(52)的下表面开设有六边形槽(63),所述六边形槽(63)的侧壁开设有两个六边形内槽(64),所述行走杆(62)远离同步杆(621)的一端设有两个转动轮(67),一个所述转动轮(67)和一个六边形内槽(64)的内壁活动接触;
所述行走杆(62)远离同步杆(62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两个伸缩杆(65),两个所述转动轮(67)的中部均转动安装有连接套(68),所述伸缩杆(65)的活塞端和连接套(68)的外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65)的外壁均活动套设有伸缩弹簧(66),所述伸缩弹簧(66)的一端和行走杆(62)远离同步杆(62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66)远离行走杆(62)的一端和连接套(68)的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顶板(52)的下表面转动安装有环状阵列分布的六个第一转动杆(69),所述第一转动杆(69)远离顶板(5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轮(7),六个所述传动轮(7)之间传动安装有传动带(71),所述传动带(7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杆(72),所述连接杆(72)远离传动带(71)的一端和行走杆(62)靠近同步杆(62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板(5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73),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动杆(69)的一端和伺服电机(73)的驱动输出端固定连接;
所述清扫机构(8)包括微型风机(81),所述设备板(55)的表面转动安装有L型连杆(82),所述L型连杆(82)的一端和微型风机(8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L型连杆(82)远离微型风机(8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83),所述设备板(55)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转轴(87),所述转轴(87)远离设备板(55)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半边齿轮(86),所述半边齿轮(86)和第一齿轮(83)啮合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间隔棒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34)的内壁转动安装有螺纹杆(39),所述螺纹杆(39)贯穿滑槽(35)并和滑块(36)螺纹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3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蜗轮(4),所述空腔(34)的内壁转动安装有蜗杆(41),所述蜗杆(41)和蜗轮(4)啮合连接,所述蜗杆(4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座(4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间隔棒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边齿轮(8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柄(88),所述固定柄(88)的上表面开设有活动槽(89),所述设备板(55)的表面还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杆(84),所述第二转动杆(84)靠近设备板(5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柄(85),所述转动柄(85)远离第二转动杆(8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杆(9),所述驱动杆(9)远离转动柄(85)的一端和活动槽(89)的一端活动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体式间隔棒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杆(84)远离设备板(5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91),所述顶板(5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环状阵列分布的六个L型固定杆(92),所述L型固定杆(9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六边形齿板(93),所述六边形齿板(93)和第二齿轮(91)啮合连接。 说明书 : 一种分体式间隔棒及加工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体式间隔棒及加工装置。背景技术[0002] 间隔棒是指安装在分裂导线上,固定各分裂导线间的间距,以防止导线互相鞭击、抑制微风振动和次档距振荡的金具,间隔棒一般安装在档距中间,相隔50~60m安装个,二分裂、四分裂、六分裂、八分裂导线的间隔棒,分裂导线安装间隔棒后与无间隔棒的振动振幅比较,二分裂导线减小50%,四分裂导线减小87%‑90%;[0003]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分体式间隔棒以及现有的技术在对分体式间隔棒进行加工时仍存在一些问题:[0004] 1、现有的技术在对分体式间隔棒进行装配时,大多通过螺栓来实现装配,由于在装配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装配工具来完成,从而导致分体式间隔棒的装配较为不便捷;[0005] 2、现有的技术在对分体式间隔棒进行加工时,在分体式间隔棒成型之前,需要对分体式间隔棒的边缘处进行打磨去毛刺,当待加工的分体式间隔棒为六边形形状时,由于形状不规则,在打磨去毛刺加工的过程中,需要操作工人手动对分体式间隔棒进行翻边,使分体式间隔棒的某一边与打磨轮接触,从而导致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边缘处的打磨去毛刺加工非常不便捷,同时,使得打磨去毛刺加工效率低下,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一种分体式间隔棒及加工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发明内容[0006] 为了解决分体式间隔棒的装配不便捷以及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边缘处的打磨去毛刺加工不便捷、打磨去毛刺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间隔棒及加工装置。[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间隔棒,包括间隔棒主体,所述间隔棒主体的边缘处可拆卸安装有环状阵列分布的六个线缆连接部,所述间隔棒主体的表面设有用于拆装线缆连接部的装配机构;[0008] 所述装配机构包括若干限位杆,所述间隔棒主体的边缘处开设有环状阵列分布的六个插接槽,所述线缆连接部的一端和插接槽的内壁活动插接,所述线缆连接部的一端开设有两个限位孔,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和限位孔的内壁活动插接,所述插接槽的内壁开设有两个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移动板,所述限位杆远离限位孔的一端和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0009] 优选地,所述空腔的内壁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滑槽并和滑块螺纹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蜗轮,所述空腔的内壁转动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和蜗轮啮合连接,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座。[0010] 一种分体式间隔棒的加工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远离加工台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靠近侧板的一面设有设备板,所述设备板和顶板之间设有打磨机构,所述设备板和顶板之间还设有清扫机构。[0011] 优选地,所述加工台远离侧板的一面固定安装有收集箱,所述加工台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排屑槽,所述加工台靠近侧板的一面固定安装有环状阵列分布的六个气缸夹具。[0012] 优选地,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打磨机本体,所述打磨机本体的顶端和设备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下表面设有行走杆,所述行走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同步杆,所述同步杆远离行走杆的一端和设备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开设有六边形槽,所述六边形槽的侧壁开设有两个六边形内槽,所述行走杆远离同步杆的一端设有两个转动轮,一个所述转动轮和一个六边形内槽的内壁活动接触。[0013] 优选地,所述行走杆远离同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两个伸缩杆,两个所述转动轮的中部均转动安装有连接套,所述伸缩杆的活塞端和连接套的外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外壁均活动套设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和行走杆远离同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远离行走杆的一端和连接套的外壁固定连接。[0014] 优选地,所述顶板的下表面转动安装有环状阵列分布的六个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顶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轮,六个所述传动轮之间传动安装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传动带的一端和行走杆靠近同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和伺服电机的驱动输出端固定连接。[0015] 优选地,所述清扫机构包括微型风机,所述设备板的表面转动安装有L型连杆,所述L型连杆的一端和微型风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L型连杆远离微型风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设备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设备板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半边齿轮,所述半边齿轮和第一齿轮啮合连接。[0016] 优选地,所述半边齿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柄,所述固定柄的上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设备板的表面还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靠近设备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柄,所述转动柄远离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远离转动柄的一端和活动槽的一端活动接触。[0017]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设备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环状阵列分布的六个L型固定杆,所述L型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六边形齿板,所述六边形齿板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0019] 1、本发明中,通过将线缆连接部的端部水平插入插接槽内,并驱动限位杆水平移动,使限位杆水平插入限位孔内,限位杆对线缆连接部的端部进行限位,使线缆连接部固定在间隔棒主体的边缘处,从而方便的实现了线缆连接部的安装,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装配作业的便捷性,同时便于后续作业人员对线缆连接部进行拆卸;[0020] 2、本发明中,通过驱动行走杆沿着六边形槽行走,行走杆及同步杆通过设备板使打磨机本体同步行走,打磨机本体在六边形行走的过程中对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的边缘处进行打磨去毛刺加工,从而方便的实现了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边缘处的打磨去毛刺加工,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边缘处打磨去毛刺加工的便捷性,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边缘处打磨去毛刺加工的效率;[0021] 3、本发明中,通过驱动微型风机往复摆动,微型风机往复摆动的同时,其作业产生的气流吹走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表面残留的废屑,以及吹走打磨机本体下端部打磨轮上残留的废屑,避免废屑停留在打磨轮以及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的表面而影响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打磨去毛刺的效果。附图说明[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23] 图1为本发明一种分体式间隔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24] 图2为本发明线缆连接部与间隔棒主体的分离示意图。[0025] 图3为本发明图2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0026] 图4为本发明间隔棒主体的剖切结构示意图。[0027] 图5为本发明图4中的B部放大示意图。[0028] 图6为本发明装配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0029] 图7为本发明一种分体式间隔棒的加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30] 图8为本发明打磨机构及清扫机构与顶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0031] 图9为本发明顶板的剖切结构示意图。[0032] 图10为本发明图9中的C部放大示意图。[0033] 图11为本发明打磨机构与清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34] 图12为本发明设备板的剖切结构示意图。[0035] 图13为本发明图12中的D部放大示意图。[0036] 图中:1、间隔棒主体;2、线缆连接部;3、装配机构;31、限位杆;32、插接槽;33、限位孔;34、空腔;35、滑槽;36、滑块;37、移动板;39、螺纹杆;4、蜗轮;41、蜗杆;42、旋转座;5、加工台;51、侧板;52、顶板;53、收集箱;54、排屑槽;55、设备板;56、气缸夹具;6、打磨机构;61、打磨机本体;62、行走杆;621、同步杆;63、六边形槽;64、六边形内槽;65、伸缩杆;66、伸缩弹簧;67、转动轮;68、连接套;69、第一转动杆;7、传动轮;71、传动带;72、连接杆;73、伺服电机;8、清扫机构;81、微型风机;82、L型连杆;83、第一齿轮;84、第二转动杆;85、转动柄;86、半边齿轮;87、转轴;88、固定柄;89、活动槽;9、驱动杆;91、第二齿轮;92、L型固定杆;93、六边形齿板。具体实施方式[003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38] 实施例:如图1‑1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体式间隔棒,包括间隔棒主体1,间隔棒主体1的边缘处可拆卸安装有环状阵列分布的六个线缆连接部2,间隔棒主体1的表面设有用于拆装线缆连接部2的装配机构3;[0039] 装配机构3包括若干限位杆31,间隔棒主体1的边缘处开设有环状阵列分布的六个插接槽32,线缆连接部2的一端和插接槽32的内壁活动插接,线缆连接部2的一端开设有两个限位孔33,限位杆31的一端和限位孔33的内壁活动插接,插接槽32的内壁开设有两个空腔34,空腔34的内壁开设有滑槽35,滑槽35的内壁滑动安装有滑块36,滑块36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移动板37,限位杆31远离限位孔33的一端和移动板37的一侧固定连接。[004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装配机构3,装配机构3便于将线缆连接部2固定在间隔棒主体1的边缘处,从而提高安装线缆连接部2的便捷性,同时便于拆卸,通过设置插接槽32,当线缆连接部2的端部水平插入插接槽32的内部后,通过使滑块36沿着滑槽35的内壁水平滑动,滑块36通过移动板37使限位杆31水平移动,当限位杆31水平插入限位孔33的内部后,限位杆31对线缆连接部2的端部进行限位固定。[0041] 空腔34的内壁转动安装有螺纹杆39,螺纹杆39贯穿滑槽35并和滑块36螺纹转动连接,螺纹杆3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蜗轮4,空腔34的内壁转动安装有蜗杆41,蜗杆41和蜗轮4啮合连接,蜗杆4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座42。[004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钮旋转座42,旋转座42使蜗杆41转动,蜗杆41驱动蜗轮4转动,蜗轮4使螺纹杆39转动,螺纹杆39驱动滑块36沿着滑槽35的内壁水平滑动。[004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分体式间隔棒的加工装置,包括加工台5,加工台5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侧板51,两个侧板51远离加工台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顶板52,顶板52靠近侧板51的一面设有设备板55,设备板55和顶板52之间设有打磨机构6,设备板55和顶板52之间还设有清扫机构8。[004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打磨机构6,打磨机构6对加工台5上表面的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的边缘处进行打磨去毛刺,从而提高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打磨去毛刺的便捷性以及效率,通过设置清扫机构8,清扫机构8对打磨过程中产生的废屑进行清扫,避免废屑堆积而影响打磨作业,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的打磨效果。[0045] 加工台5远离侧板51的一面固定安装有收集箱53,加工台5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排屑槽54,加工台5靠近侧板51的一面固定安装有环状阵列分布的六个气缸夹具56。[004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收集箱53及排屑槽54,打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屑通过排屑槽54掉落在收集箱53内,通过设置气缸夹具56,气缸夹具56由伸缩气缸和夹板组成,当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被放置在加工台5的上表面后,伸缩气缸和夹板自转,同时伸缩气缸可使夹板竖直下降,下降后的夹板与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的上表面接触,并将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压紧在加工台5的上表面,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0047] 打磨机构6包括打磨机本体61,打磨机本体61的顶端和设备板5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顶板52的下表面设有行走杆62,行走杆6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同步杆621,同步杆621远离行走杆62的一端和设备板5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顶板52的下表面开设有六边形槽63,六边形槽63的侧壁开设有两个六边形内槽64,行走杆62远离同步杆621的一端设有两个转动轮67,一个转动轮67和一个六边形内槽64的内壁活动接触。[004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行走杆62沿着六边形槽63的路径行走,两个转动轮67沿着六边形内槽64的内壁同步行走,转动轮67提高行走过程中的行走杆62的稳定性,行走杆62及同步杆621通过设备板55使打磨机本体61同步行走,行走的路径为六边形,打磨机本体61在六边形行走的过程中对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的边缘处进行打磨去毛刺加工。[0049] 行走杆62远离同步杆62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两个伸缩杆65,两个转动轮67的中部均转动安装有连接套68,伸缩杆65的活塞端和连接套68的外壁固定连接,两个伸缩杆65的外壁均活动套设有伸缩弹簧66,伸缩弹簧66的一端和行走杆62远离同步杆621的一端固定连接,伸缩弹簧66远离行走杆62的一端和连接套68的外壁固定连接。[005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伸缩杆65、伸缩弹簧66及连接套68,当转动轮67沿着六边形内槽64的内壁行走时,转动轮67可自转,同时,伸缩杆65及伸缩弹簧66的伸展状态,使转动轮67始终和六边形内槽64的内壁接触,。[0051] 顶板52的下表面转动安装有环状阵列分布的六个第一转动杆69,第一转动杆69远离顶板5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轮7,六个传动轮7之间传动安装有传动带71,传动带7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杆72,连接杆72远离传动带71的一端和行走杆62靠近同步杆621的一端固定连接,顶板5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73,其中一个第一转动杆69的一端和伺服电机73的驱动输出端固定连接。[005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启伺服电机73,伺服电机73的驱动轴使一个第一转动杆69转动,四个第一转动杆69通过四个传动轮7使传动带71传输,传动带71通过连接杆72使行走杆62行走。[0053] 清扫机构8包括微型风机81,设备板55的表面转动安装有L型连杆82,L型连杆82的一端和微型风机81的一侧固定连接,L型连杆82远离微型风机8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83,设备板55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转轴87,转轴87远离设备板55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半边齿轮86,半边齿轮86和第一齿轮83啮合连接。[005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行走杆62通过设备板55使打磨机本体61行走时,微型风机81同步行走,在此过程中,通过驱动半边齿轮86以转轴87的轴心为圆心往复转动时,半边齿轮86驱动第一齿轮83往复转动,第一齿轮83通过L型连杆82使微型风机81以L型连杆82的上端部轴心为圆心进行往复摆动,微型风机81往复摆动的同时,其作业产生的气流吹走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表面残留的废屑,以及吹走打磨机本体61下端部打磨轮上残留的废屑,避免废屑停留在打磨轮以及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的表面而影响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打磨去毛刺的效果。[0055] 半边齿轮8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柄88,固定柄88的上表面开设有活动槽89,设备板55的表面还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杆84,第二转动杆84靠近设备板5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柄85,转动柄85远离第二转动杆8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杆9,驱动杆9远离转动柄85的一端和活动槽89的一端活动接触。[005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第二转动杆84转动,第二转动杆84通过转动柄85使驱动杆9以转动柄85的轴心为圆心进行公转,驱动杆9通过活动槽89及固定柄88使半边齿轮86以转轴87的轴心为圆心进行往复摆动。[0057] 第二转动杆84远离设备板5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91,顶板5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环状阵列分布的六个L型固定杆92,L型固定杆9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六边形齿板93,六边形齿板93和第二齿轮91啮合连接。[005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六边形齿板93及第二齿轮91,当设备板55跟随行走杆62六边形行走时,第二转动杆84及第二齿轮91同步行走,受六边形齿板93的作用,六边形齿板93驱动第二齿轮91转动,第二齿轮91使第二转动杆84转动。[0059] 工作原理:当需要将线缆连接部2安装在间隔棒主体1的边缘处时,工作人员首先将线缆连接部2的端部水平插入插接槽32内,然后分别旋钮相邻的两个旋转座42,两个旋转座42使两个蜗杆41转动,两个蜗杆41使两个蜗轮4转动,两个蜗轮4使两个螺纹杆39转动,两个螺纹杆39转动的同时驱动两个滑块36沿着对应的滑槽35的内壁水平滑动,且相邻的两个滑块36呈相向滑动状态,两个滑块36通过两个移动板37使两个限位杆31相邻移动,直至两个限位杆31水平插入至线缆连接部2端部的两个限位孔33的内部后再停止旋钮两个旋转座42,此时,两个限位杆31对线缆连接部2的端部进行限位,使线缆连接部2固定在间隔棒主体1的边缘处,从而方便的实现了线缆连接部2的安装,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装配作业的便捷性,同时便于后续作业人员对线缆连接部2进行拆卸;[0060] 当需要对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的边缘处进行打磨时,工作人员首先将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放置在加工台5的中心位置处,打磨机本体61底端的打磨轮与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的边缘处接触,然后通过六个气缸夹具56将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压紧在加工台5的上表面;[0061] 随后,工作人员同时开启伺服电机73、打磨机本体61及微型风机81,伺服电机73的驱动轴使对应的一个第一转动杆69转动,同时,四个第一转动杆69通过四个传动轮7使传动带71传输,传动带71通过连接杆72使行走杆62沿着六边形槽63的内壁行走,行走杆62通过两个伸缩杆65、两个伸缩弹簧66及两个连接套68使两个转动轮67沿着对应的六边形内槽64的内壁同步行走,同时,行走杆62及同步杆621通过设备板55使打磨机本体61同步行走,打磨机本体61在六边形行走的过程中对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的边缘处进行打磨去毛刺加工,从而方便的实现了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边缘处的打磨去毛刺加工,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边缘处打磨去毛刺加工的便捷性,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边缘处打磨去毛刺加工的效率;[0062] 与此同时,设备板55使第二转动杆84、第二齿轮91及微型风机81同步行走,受六边形齿板93的作用,六边形齿板93驱动第二齿轮91转动,第二齿轮91使第二转动杆84转动,第二转动杆84通过转动柄85使驱动杆9以转动柄85的轴心为圆心进行公转,驱动杆9通过活动槽89及固定柄88使半边齿轮86以转轴87的轴心为圆心进行往复摆动,半边齿轮86驱动第一齿轮83往复转动,第一齿轮83通过L型连杆82使微型风机81以L型连杆82的上端部轴心为圆心进行往复摆动,微型风机81往复摆动的同时,其作业产生的气流吹走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表面残留的废屑,以及吹走打磨机本体61下端部打磨轮上残留的废屑,避免废屑停留在打磨轮以及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的表面而影响六边形分体式间隔棒打磨去毛刺的效果。[0063]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专利地区:浙江
专利申请日期:2023-12-15
专利公开日期:2024-09-03
专利公告号:CN11776720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