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超声波无纺布横切装置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号:CN202310306871.5
专利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帕科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权利人地址: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石港科技产业园
专利发明(设计)人:陈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无纺布横切装置,包括机架体以及设置在其上的分切台体,机架体上设置有输送辊组并用于将无纺布体持续性输送到分切台体上,分切台体内部设有腔体,腔体顶壁上开设有横切口,腔体内部设置有横向驱动机构,且横向驱动机构上设置有主运动块,主运动块上设置有可收纳的主切刀体,且腔体内壁靠近中部侧设置有收纳组件;机架体上设置有吊架体,吊架体下方设置副运动块,且副运动块上设置有可收纳的副切刀体,横向驱动机构上驱动端能够使两侧主切刀体、副切刀体对无纺布体两侧进行同时切割,且主切刀体与副切刀体复位过程中并收纳于对应主运动块、副运动块内。保障无纺布体的持续输送,以提高对无纺布体的裁切效率。
主权利要求:
1.一种超声波无纺布横切装置,包括机架体以及设置在其上的分切台体,所述机架体上设置有输送辊组并用于将无纺布体持续性输送到分切台体上,所述分切台体进料侧设置有超声波焊接机体并用于对无纺布体折边部进行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切台体内部设有腔体,腔体顶壁上开设有用于无纺布体张紧经过的横切口,腔体内部设置有横向驱动机构,且横向驱动机构上设置有主运动块,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包括通过轴承孔转动设置并贯穿于所述腔体内壁两侧的主动丝杠,所述主动丝杠一侧端部设置有传动电机,所述主运动块侧壁上设有和主动丝杠配合连接的主动丝孔,且所述主运动块上设有腔槽体,腔槽体与所述主运动块顶端面和侧壁相连通设置;
主运动块上设置有可收纳的主切刀体,所述腔槽体侧壁端口部沿竖向设置有外推弹簧套杆,外推弹簧套杆上滑动配合套设有升降孔块,升降孔块上可拆卸设置有主切刀体,且所述主切刀体切割端可滑动穿出于腔槽体顶部开口;
且腔体内壁靠近中部侧设置有收纳组件,收纳组件用于将运行至横切口中部侧的主切刀体进行收纳设置;所述收纳组件包括设置于腔体内侧部的至少两个接近传感器,且腔体内部前后面壁上均设有位于接近传感器之间的导轨环槽,所述升降孔块上沿水平纵向转动设置并贯穿有导向轴,导向轴外端滑动配合于导轨环槽内;
所述机架体上设置有吊架体,吊架体下方设置副运动块,且副运动块上设置有可收纳的副切刀体,所述横向驱动机构上驱动端能够使两侧所述主运动块、副运动块之间进行相向或者背向运动,进而使两侧所述主切刀体、副切刀体对无纺布体两侧进行同时切割,且所述主切刀体与副切刀体复位过程中并收纳于对应所述主运动块、副运动块内;
所述导轨环槽分为上下部,当所述导向轴在导轨环槽上部运动时,主切刀体与副切刀体对横切口上方的无纺布体两侧进行同时切割;
当所述导向轴在导轨环槽下部运动时,所述主切刀体、副切刀体均收纳于对应的主运动块和副运动块上;
所述导轨环槽内侧部靠近所述腔体中部侧,且所述导轨环槽内侧上部具有弧形段,所述导向轴在弧形段运动时,主切刀体收纳至主运动块上的腔槽体部,同时所述副切刀体对无纺布体中段进行割断处理,位于内侧的所述接近传感器设置在弧形段侧部,另一侧的接近传感器设置在导轨环槽外侧部,所述导向轴运动至弧形段末尾时,对应位置的所述接近传感器对升降孔块靠近时产生接近信号,并通过外置控制器、倒顺开关对传动电机正反转进行控制;
所述导向轴在导轨环槽下部运动至尾端时,升降孔块上导向轴在外推弹簧套杆作用下推入至导轨环槽上部区域,同时位于另一侧的接近传感器对主运动块侧部靠近时产生接近信号,并通过外置控制器、倒顺开关对传动电机正反转进行控制;
所述腔体内壁位于弧形段下方设置有弧形磁块,当所述导向轴运动至弧形段末尾时,弧形磁块对导向轴产生向下磁吸力,进而使导向轴运动至导轨环槽下部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无纺布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切口上端口外沿两侧均设置有张紧凸斜块,所述无纺布体经过输送辊组传输至张紧凸斜块端进行张紧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无纺布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驱动机构还包括通过轴承孔转动设置的从动丝杠,所述主动丝杠末端与从动丝杠末端之间通过皮带轮组传动连接,所述副运动块上设有与从动丝杠配合连接的从动丝孔,且所述传动电机输出轴端依次带动主动丝杠、从动丝杠转动时,主运动块和副运动块运动方向相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无纺布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运动块底端面具有凹槽设计,且所述副切刀体活动设置在副运动块底端面凹槽部,且凹槽部内部设置有和副切刀体相连接的复位弹簧,且凹槽部内侧环形设置有电磁环套,所述导向轴从弧形段末尾运动至导轨环槽下部时,通过外置控制器驱动电磁环套工作,并使电磁环套和副切刀体磁吸连接,从而使副切刀体收纳至凹槽部,用于后续无纺布体持续性输送。 说明书 : 一种超声波无纺布横切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医用无纺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波无纺布横切装置。背景技术[0002] 在医疗领域中,无纺布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它是一种化学惰性物质,不会被昆虫侵扰,并且可以隔离细菌,因此无纺布在医疗中具有广泛地运用,例如对于无纺布包装袋的生产制备过程来说,首先将无纺布卷安装在放卷机上,将无纺布卷头端通过输送机构依次穿过折边机构、张紧机构后、横切装置配合,折边机构末端设置有超声波焊接机,并用于对折边后的无纺布进行滚动式热熔固定,输送机构持续将无纺布传输到横切装置上的分切台上,由切断机构对分切台上的无纺布进行切断。[0003] 对于无纺布的切断机构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通过分切闸刀,分切闸刀在外置驱动件的作用整体下移,从而对分切台上的无纺布进行整体分切,具有分切效率高的特点,但是无纺布切断口不平整;第二种是通过横向运动的切刀构成,待无纺布位于分切台上方切割点后,位于分切台侧的切刀在水平横向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向右侧运动,进而对无纺布进行裁切,裁切完毕后,切刀复位,准备下一裁切流程,虽然能够克服切断口不平整的问题,但是由于单侧裁切,分切效率较低。[0004] 如公告号为CN213415739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纺布生产中的横切装置,包括第一机架与第二机架,所述第一机架上固定连接有分切工作台,所述第一机架上还设有可转动的第一传导辊与第二传导辊,所述第一传导辊与第二传导辊分别设置在分切工作台的前后两侧位置上,所述分切工作台的正上方设置有活动台,所述第二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活动台进行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活动台上设有切断机构、第一压紧机构以及第二压紧机构,所述弹簧套设在固定套管及伸缩柱上,所述弹簧的上端抵持在活动台上,所述弹簧的下端抵持在压板上;无纺布从第一传导辊到分切工作台再到第二传导辊,在进行横切工作时,驱动机构带动活动台向下移动,第一压紧机构与第二压紧机构上的压板会首先接触到无纺布,压板通过弹簧的作用将无纺布压紧在分切工作台上,这样位于第一压紧机构与第二压紧机构之间的切断机构便可以更加稳定地对无纺布进行横向切断,无纺布也不会在切断过程中产生褶皱,从而使切口平整。[0005] 但是上述方案存在以下不足:如何采用横向运动的切刀方式,对无纺布两侧进行同时切割,并使切刀在复位的过程中,保障无纺布的持续输送,以提高对无纺布的裁切效率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波无纺布横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0008] 一种超声波无纺布横切装置,包括机架体以及设置在其上的分切台体,所述机架体上设置有输送辊组并用于将无纺布体持续性输送到分切台体上,所述分切台体进料侧设置有超声波焊接机体并用于对无纺布体折边部进行固定,所述分切台体内部设有腔体,腔体顶壁上开设有用于无纺布体张紧经过的横切口,腔体内部设置有横向驱动机构,且横向驱动机构上设置有主运动块,主运动块上设置有可收纳的主切刀体,且腔体内壁靠近中部侧设置有收纳组件,收纳组件用于将运行至横切口中部侧的主切刀体进行收纳设置;[0009] 所述机架体上设置有吊架体,吊架体下方设置副运动块,且副运动块上设置有可收纳的副切刀体,所述横向驱动机构上驱动端能够使两侧所述主运动块、副运动块之间进行相向或者背向运动,进而使两侧所述主切刀体、副切刀体对无纺布体两侧进行同时切割,且所述主切刀体与副切刀体复位过程中并收纳于对应所述主运动块、副运动块内。[0010] 优选的,所述横切口上端口外沿两侧均设置有张紧凸斜块,所述无纺布体经过输送辊组传输至张紧凸斜块端进行张紧处理。[0011] 优选的,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包括通过轴承孔转动设置并贯穿于所述腔体内壁两侧的主动丝杠,所述主动丝杠一侧端部设置有传动电机,所述主运动块侧壁上设有和主动丝杠配合连接的主动丝孔,且所述主运动块上设有腔槽体,腔槽体与所述主运动块顶端面和侧壁相连通设置。[0012] 优选的,所述腔槽体侧壁端口部沿竖向设置有外推弹簧套杆,外推弹簧套杆上滑动配合套设有升降孔块,升降孔块上可拆卸设置有主切刀体,且所述主切刀体切割端可滑动穿出于腔槽体顶部开口。[0013] 优选的,所述收纳组件包括设置于腔体内侧部的至少两个接近传感器,且腔体内部前后面壁上均设有位于接近传感器之间的导轨环槽,所述升降孔块上沿水平纵向转动设置并贯穿有导向轴,导向轴外端滑动配合于导轨环槽内。[0014] 优选的,所述导轨环槽分为上下部,当所述导向轴在导轨环槽上部运动时,主切刀体与副切刀体对横切口上方的无纺布体两侧进行同时切割;[0015] 当所述导向轴在导轨环槽下部运动时,所述主切刀体、副切刀体均收纳于对应的主运动块和副运动块上。[0016] 优选的,所述导轨环槽内侧部靠近所述腔体中部侧,且所述导轨环槽内侧上部具有弧形段,所述导向轴在弧形段运动时,主切刀体收纳至主运动块上的腔槽体部,同时所述副切刀体对无纺布体中段进行割断处理,位于内侧的所述接近传感器设置在弧形段侧部,另一侧的接近传感器设置在导轨环槽外侧部,所述导向轴运动至弧形段末尾时,对应位置的所述接近传感器对升降孔块靠近时产生接近信号,并通过外置控制器、倒顺开关对传动电机正反转进行控制;[0017] 所述导向轴在导轨环槽下部运动至尾端时,升降孔块上导向轴在外推弹簧套杆作用下推入至导轨环槽上部区域,同时位于另一侧的接近传感器对主运动块侧部靠近时产生接近信号,并通过外置控制器、倒顺开关对传动电机正反转进行控制。[0018] 优选的,所述腔体内壁位于弧形段下方设置有弧形磁块,当所述导向轴运动至弧形段末尾时,弧形磁块对导向轴产生向下磁吸力,进而使导向轴运动至导轨环槽下部区域。[0019] 优选的,所述横向驱动机构还包括通过轴承孔转动设置的从动丝杠,所述主动丝杠末端与从动丝杠末端之间通过皮带轮组传动连接,所述副运动块上设有与从动丝杠配合连接的从动丝孔,且所述传动电机输出轴端依次带动主动丝杠、从动丝杠转动时,主运动块和副运动块运动方向相反设置。[0020] 优选的,所述副运动块底端面具有凹槽设计,且所述副切刀体活动设置在副运动块底端面凹槽部,且凹槽部内部设置有和副切刀体相连接的复位弹簧,且凹槽部内侧环形设置有电磁环套,所述导向轴从弧形段末尾运动至导轨环槽下部时,通过外置控制器驱动电磁环套工作,并使电磁环套和副切刀体磁吸连接,从而使副切刀体收纳至凹槽部,用于后续无纺布体持续性输送。[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0022] 本发明通过主动丝杠和从动丝杠的配合间接使主切刀体和副切刀体进行相向或者背离运动,在横向驱动机构以及收纳组件的带动下,使主切刀体和副切刀体在不会发生会面碰撞的前提下,对无纺布体进行双向同时切割作业,并使主切刀体、副切刀体在复位的过程中,主切刀体和副切刀体进行收纳,保障无纺布体的持续输送,以提高对无纺布体的裁切效率。附图说明[0023]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0024] 图2为图1的主运动块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0025] 图3为图1的主运动块在弧形段区域时,副运动块位置状态示意图;[0026] 图4为图2的右视状态下的张紧凸斜块区域局部剖视示意图;[0027] 图5为本发明的腔体内部主运动块区域剖切结构示意图;[0028] 图6为图5的主运动块整体结构示意图。[0029] 图中:1、机架体;2、分切台体;3、输送辊组;4、无纺布体;5、超声波焊接机体;6、腔体;7、横切口;8、主运动块;9、主切刀体;10、吊架体;11、副运动块;12、副切刀体;13、张紧凸斜块;14、主动丝杠;15、主动丝孔;16、腔槽体;17、外推弹簧套杆;18、升降孔块;19、接近传感器;20、导轨环槽;21、导向轴;22、弧形磁块;23、从动丝杠;24、皮带轮组;25、从动丝孔;26、复位弹簧;27、电磁环套;101、传动电机;201、弧形段;301、斜缺口。具体实施方式[003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0031]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0032] 实施例一:[0033] 一种超声波无纺布横切装置,包括机架体1以及设置在其上的分切台体2,机架体1上设置有输送辊组3并用于将无纺布体4持续性输送到分切台体2上,输送辊组3由若干个并列平行的输送辊以及抓料夹构成,输送辊驱动端由外置驱动电机控制,输送辊能够对无纺布体4进行张紧以及输送的作用,输送辊用于对无纺布体4卷材自由端后段进行输送,而抓料夹负责对横切后的无纺布体4自由端进行抓取,具体可以参阅苏州拓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适配规格的横切机,现有成熟产品不作赘述,分切台体2进料侧设置有超声波焊接机体5并用于对无纺布体4折边部进行固定,超声波焊接机体5为超声波滚轮式焊接设备,分切台体2内部设有腔体6,腔体6内部顶壁上开设有用于无纺布体4张紧经过的横切口7,横切口7长度大于经过的无纺布体4宽度,腔体6内部设置有横向驱动机构,且横向驱动机构上设置有主运动块8,主运动块8上设置有可收纳的主切刀体9,主切刀体9两侧均为切割端,能够对经过的无纺布体4侧部端口进行分切处理,且腔体6内壁靠近中部侧设置有收纳组件,收纳组件用于将运行至横切口7中部侧的主切刀体9进行收纳设置,具体的为,主切刀体9在横切口7中段时,切割端能够和无纺布体4进行分离;[0034] 机架体1上设置有吊架体10,吊架体10为L形结构,吊架体10下方设置副运动块11,且副运动块11上设置有可收纳的副切刀体12,副切刀体12两侧同样为切割端,横向驱动机构上驱动端能够使两侧主运动块8、副运动块11之间进行相向或者背向运动,进而使两侧主切刀体9、副切刀体12对无纺布体4两侧进行同时切割,在收纳组件的作用下,在主切刀体9为收纳状态时,副切刀体12对无纺布体4中段部位进行切割处理,且主切刀体9与副切刀体12复位过程中并收纳于对应主运动块8、副运动块11内。[0035] 实施例二:[0036]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横切口7上端口外沿两侧均设置有张紧凸斜块13,如图4所示,张紧凸斜块13为截面为直三角形结构,张紧凸斜块13靠近横切口7部位为最高位置点,且最高位置点的设置高于输送辊组3将无纺布体4输送至分切台体2上的高度,无纺布体4经过输送辊组3传输至张紧凸斜块13端进行张紧处理,进而使无纺布体4经过横切口7时,能够被张紧凸斜块13进行顶起张紧。[0037] 实施例三:[0038]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横向驱动机构包括通过轴承孔转动设置并贯穿于腔体6内壁两侧的主动丝杠14,主动丝杠14左侧端部设置有传动电机101,传动电机101为伺服电机,且传动电机101外壳通过螺接方式固定在分切台体2上,主运动块8侧壁上设有和主动丝杠14配合连接的主动丝孔15,且主运动块8上设有腔槽体16,腔槽体16与主运动块8顶端面和侧壁相连通设置,具体的,腔槽体16使主运动块8顶端面和侧壁为敞口设计;[0039] 腔槽体16侧壁端口部沿竖向设置有外推弹簧套杆17,外推弹簧套杆17上滑动配合套设有升降孔块18,升降孔块18上预设有升降孔用于滑动,且外推弹簧套杆17能够对升降孔块18产生向上方向的弹簧复位推力,升降孔块18上通过螺接方式可拆卸设置有主切刀体9,且主切刀体9切割端可滑动穿出于腔槽体16顶部开口,便于后续进行收纳;[0040] 收纳组件包括设置于腔体6内侧部的至少两个接近传感器19,接近传感器19是使用电磁场,光和声音检测物体的存在或不存在的一类传感器,本实施例中的接近传感器19可以选择上述中的任意一种,且腔体6内部前后面壁上均设有位于接近传感器19之间的导轨环槽20,升降孔块18上沿水平纵向转动设置并贯穿有导向轴21,升降孔块18上预设有轴承孔,导向轴21过盈贯穿于轴承孔内圈,导向轴21外端滑动配合于导轨环槽20内,导轨环槽20用于对导向轴21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定,且导轨环槽20为回字形结构,导轨环槽20左侧转角部均设有斜缺口301,便于导向轴21在导轨环槽20左侧上部转角或者上部转角的转向运动。[0041] 实施例四:[0042]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导轨环槽20分为上下部,当导向轴21在导轨环槽20上部运动时,主切刀体9与副切刀体12对横切口7上方的无纺布体4两侧进行同时切割;[0043] 当导向轴21在导轨环槽20下部运动时,主切刀体9、副切刀体12均收纳于对应的主运动块8和副运动块11上;[0044] 导轨环槽20内侧部靠近腔体6中部侧,且导轨环槽20内侧上部具有弧形段201,导向轴21在弧形段201运动时,主切刀体9收纳至主运动块8上的腔槽体16部,同时副切刀体12对无纺布体4中段进行割断处理,位于内侧的接近传感器19设置在弧形段201侧部,另一侧的接近传感器19设置在导轨环槽20外侧部,导向轴21运动至弧形段201末尾时,对应位置的接近传感器19对升降孔块18靠近时产生接近信号,并通过外置控制器、倒顺开关对传动电机101正反转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对主运动块8的运动方向进行调整;[0045] 导向轴21在导轨环槽20下部运动至尾端时,如图1所示,从下部右侧运动到左侧转角部,升降孔块18上导向轴21在外推弹簧套杆17作用下推入至导轨环槽20上部转角部区域,同时位于另一侧的接近传感器19对主运动块8侧部靠近时产生接近信号,并通过外置控制器、倒顺开关对传动电机101正反转进行控制。[0046] 实施例五:[0047] 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腔体6内壁位于弧形段201下方设置有弧形磁块22,当导向轴21运动至弧形段201末尾时,弧形磁块22对导向轴21产生向下磁吸力,进而使导向轴21运动至导轨环槽20下部区域,便于主运动块8进行运动转向;[0048] 横向驱动机构还包括通过轴承孔转动设置的从动丝杠23,从动丝杠23为水平横向设置,主动丝杠14末端与从动丝杠23末端之间通过皮带轮组24传动连接,皮带轮组24包括分别固定套设在主动丝杠14、从动丝杠23上的主皮带轮和副皮带轮构成,主皮带轮和副皮带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根据主切刀体9的运动后的为收纳状态的位置确定主皮带轮、副皮带轮之间的大小规格配比,副运动块11上设有与从动丝杠23配合连接的从动丝孔25,且传动电机101输出轴端依次带动主动丝杠14、从动丝杠23转动时,主运动块8和副运动块11运动方向相反设置;[0049] 副运动块11底端面具有凹槽设计,且副切刀体12活动设置在副运动块11底端面凹槽部,且凹槽部内部设置有和副切刀体12相连接的复位弹簧26,且凹槽部内侧环形设置有电磁环套27,电磁环套27为环状电磁铁,电磁环套27与外置控制器电性连接,导向轴21从弧形段201末尾运动至导轨环槽20下部时,通过外置控制器驱动电磁环套27工作,并使电磁环套27和副切刀体12磁吸连接,从而使将无纺布体4中段切断后的副切刀体12收纳至凹槽部,此后传动电机101输出端反向转动,使主运动块8和副运动块11进行复位,在上述过程中,主切刀体9和副切刀体12均为收纳状态,不会影响无纺布体4输送至横切口7端进行下一次循环分切流程,用于后续无纺布体4持续性输送。[0050] 工作原理如下:输送辊组3将经过超声波焊接机体5对折边部固定的无纺布体4张紧后并输送至分切台体2上的横切口7端进行辅助固定,位于横切口7端的张紧凸斜块13对无纺布体4切割端进行辅助张紧,通过外置控制器对传动电机101输出轴端进行控制,进而依次使主动丝杠14、皮带轮组24和从动丝杠23进行转动,其中主动丝杠14和从动丝杠23转动方向相反设置,进而分别使主运动块8和副运动块11之间运动方向相反设置,同时电磁环套27为断电状态,保障副切刀体12底端伸入至对应位置的横切口7右侧内,而主运动块8在导向轴21的作用下在导轨环槽20上部运动,进而使主切刀体9伸出于横切口7左侧,主切刀体9和副切刀体12的相向运动对横切口7上方的无纺布体4进行两侧同时切割,待导向轴21运动至横切口7中段位置时,弧形段201的设置使导向轴21朝斜下方运动,同时导向轴21通过升降孔块18克服外推弹簧套杆17的弹簧力,使主切刀体9收纳于腔槽体16内部,尤其当升降孔块18运动至弧形段201末尾端时,弧形磁块22能够对升降孔块18产生向下方向的辅助吸力,进而使升降孔块18运动到导轨环槽20下部区域,在上述过程中,副运动块11在从动丝杠23的转动下使副切刀体12对无纺布体4中段进行切断处理,且主切刀体9会收纳于低于副切刀体12运动轨迹下方,主切刀体9和无纺布体4为分离状态,避免主切刀体9和副切刀体12发生碰撞;[0051] 同时位于弧形段201侧的接近传感器19识别到升降孔块18的靠近并产生接近信号,外置控制器接收信号后驱动传动电机101输出轴端反向转动,此时电磁环套27在外置控制器的作用下工作,将副切刀体12收纳于副运动块11上的凹槽部,并使副切刀体12和无纺布体4进行分离,主动丝杠14、从动丝杠23的反向转动时,主运动块8和副运动块11进行复位运动,收纳后的主切刀体9和副切刀体12不会对无纺布体4的持续输送产生影响,输送辊组3内的抓料夹负责对切割后的无纺布体4端口进行夹持向外侧拉动,便于下次无纺布体4的切割作业,待主运动块8运动至导轨环槽20最左侧后,左侧的接近传感器19识别到主运动块8的接近信号,外置控制器接收信号后延迟2秒并驱动传动电机101输出轴端反向转动,在延迟2秒的过程中,升降孔块18在外推弹簧套杆17产生的弹簧力作用下上移,使导向轴21在斜缺口301的引导下由导轨环槽20下部进入到上部,此时主切刀体9伸出于横切口7端口,而电磁环套27同时关闭,使副切刀体12在复位弹簧26作用下渗入至横切口7右侧,重复上述过程,无纺布体4进行双向同时切割作业,并使主切刀体9、副切刀体12在复位的过程中,保障无纺布体4的持续输送,以提高对无纺布体4的裁切效率。[005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专利地区:江苏
专利申请日期:2023-03-27
专利公开日期:2024-09-03
专利公告号:CN116289160B